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编号:214082
黄星垣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1979年11月,受卫生部中医司的委托,由他主持在重庆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草拟编撰《实用中医内科学》的编写大纲,商定由他担任常务主编,经过6年的协作努力,这本包括120个常见中医内科病证,共11章,近200万字的中医内科专著,终于在1985年出版问世。这部专著由于广征博采,芟除芜杂,体例新颖,论述精要,内容丰富,受到好评和赞誉,1989年获全国优秀科学技术出版图书一等奖。

    1980年以来,由他负责的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研究,由于把继承传统经验和更新中医的急救手段结合起来,把临床治疗验证、改进剂型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且重点抓了①深入开题调查;②提出合理设计;③组织技术协作;④进行药物剂改;⑤开展治疗验证;⑥采用中医综合急救;⑦制订中医急救常规;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⑨培训技术队伍;⑩邀请专家评议等10项改革措施,因而工作进展较快,为深化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研究,提供了经验。1983年11月,卫生部中医司以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为现场,召开了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会议,交流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同年在重庆建立了全国中医急症培训中心,由他担任主任,先后开办培训班15期,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批中医急症科技人才。
, http://www.100md.com
    探索改进给药途径和更新急救手段 以提高中医急症疗效 黄星垣自60年代初期,刚踏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岗位之际,通过中医对肿病低血糖昏迷和败血症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中医不仅能治好慢性病,而且对急症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潜力。不过这种潜力,尚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掘和开发。因为中医治疗急症的剂型比较单调,应急手段比较落后,处理急症多系临证之时,评脉处方,诊后才煎煮汤药服用的程序,因而不能适应今日城市医院成批日夜收治急症群体病例的需要。况且急救处理,全凭医生各自的经验,缺乏统一的诊治常规和急救规范,急救病种范围受限,疗效不稳,尤其对汤水难进的重危急症,更感棘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从1965年起曾立题上报,筹措开展此项研究,后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断,1978年才重新开始这项研究。

    为了使中医急症治疗研究能更有效地深入开展起来,他们深入总结了过去研究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分析过去有效的病种和具体方药,邀请院外专家评议咨询,最后吸取了过去治疗病种选得过多过难的教训,缩短战线,集中精力,主攻中医温病的高热、厥脱、救阴保津“三关”。由于温病急症的病情危急,变化迅速,若无统一的辨证治疗规范,没有可靠而及时的急救处理手段和有效制剂,要使研究取得进展,是很难设想的。
, 百拇医药
    他们设计的研究方案认为,更新中医的急救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急救有效方药的剂型改进和投药途径改进密切相关,但这两种改进,必须以中医的理法方药为依据,以现代先进科技为手段,以现代医学的检查诊断作参考。在具体步骤上,首先通过临床治疗筛选有效方剂,再按照现代工艺技术程序试制新制剂,取得安全有效的实验结果后,在临床上进行验证治疗观察,同时进行相应的药效学和药理学探讨。这种改进研究主要是围绕温病“三关”的急救,因此投药途径则以静脉给药为主,将抗高热的“清气解毒针”,抗休克的“参麦针”,救阴保津的中药大输液“增液针”的研制为重点。治疗验证结果提示,“清气解毒针”抗感染性高热的疗效,据191例治疗对照统计,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者为67.8%,对照组为62.0%;“参麦针”抗休克的疗效,据131例统计,48小时内休克完全纠正率为91.6%,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大输液“增液针”对纠正阴液失调的疗效,据324例对照比较,较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液有更明显的抗炎和解热作用。这表明对中药急救方药进行以上“双改”,是更新中医急救手段的有效途径,确能明显提高中医急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而且便于推广。与此同进,他们从1981年起还制订出“高热”、“休克”、“昏迷”、“抽搐”、“喘促”、“出血”、“心痛”、“中毒”等8种常见急症中医诊治常规,在临床试用,有的还被收入《实用中医内科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急症试用证治常规。
, 百拇医药
    在中医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培育新一代中医急症科技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内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集中于编撰出水平较高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第一版中医学院教材问世,未能达到这一要求,于是1963年第二版审定会就明确提出,每门修订的教材均要重新撰写一篇具有系统学术理论性论述的总论,各论的体例内容,也应创新和改进。黄星垣分担执笔撰写的内科总论,改变过去习惯于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四诊八纲等基础概论,作为内科总论的主体框架,更新成题为《常见脏腑、气血、痰湿病证概述》的内科总论,由于这篇总论既能体现内科常见病证辨证论治的规律,又能反映中医内科学的学术特点和研究进展,因此这本内科教材至今虽已修订5版,但其总论的主体框架和学术内容,基本上保留了下来。在那次教材审订会上,他执笔撰写的另一篇中医各家学说总论,首次从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各家学说的概述,各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各家学说对祖国医学的影响等4个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精要地归纳反映了历代各医药学家的学术成就,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