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编号:214086
方药中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中医能治病,治好病,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中医学有无理论?有无理论体系?这却是一个见仁见智、议论纷纷的问题。从50年代起,方药中曾多次著文论述中医具有其理论与治疗体系,力主中医工作和中医学的发展应遵循中医固有理论体系。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一直缺乏明确的表述。为此,他发表了《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一文,首次全面、系统、明确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恒动观;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气化论;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认识是藏象论;中医学对病因和发病的认识是正邪论;中医学对病机的认识是求属论;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持色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说理工具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体系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即中医理论产生于古人对气候、物候、病候的实际观测和经验总结。这8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

    中医气化学说源于《内经》,主要见述于《素问》“七篇大论”,历来被视为中医学中的“天书”。由于其文字艰深,义理深奥,且广泛涉及天文、气象、地理、历算、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以致长期以来学者多畏而却步,少有问津者。在研究方法上,又往往局限在运气推算的干支格局与实际气候的验证符合情况来评是非、论存废。从50年代起,方药中结合《内经》教学开始研究气化学说,并发表多篇论文。1984年,写成《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一书。在这部80多万字的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长期搁置的中医气化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所在。书中总结了中医气化学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气化学说所揭示的自然气候存在着的自稳调节规律和“人与天地相应”思想乃是气化学说的核心和精华;认为气化学说阐述了中医学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总结了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人与自然服从同一规律,即“人与天地相应”。在此基础上,气化学说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生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模式,从而居于中医药学理论基础的地位,并形成了中医理论的特色。在研究思路方面,他突破了以运气格局评价运气学说价值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方面,突破了中医文献研究的一般注释方法,采用新的方法和体例,对原文无删节、无避疑,逐句讲解、逐段述评、逐篇小结,总体论述。对疑难、有争议的问题,在分析比较历代名注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新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同时,理论联系实际,阐发了气化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该书是唐代王冰补注“运气七篇”以来的第一个全文讲解本。该项研究受到国内20多位著名中医专家的高度赞誉,1989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 百拇医药
    善起沉疴深究辨证论治 自从医之日起,方药中即遵师嘱,沉潜于方药之中,一直从事中医内科的诊治和研究工作。

    40年代,在嘉陵江畔,他以救治霍乱、天花起步。50年代,初入中医研究院大门,即以治疗大叶性肺炎、肝硬化腹水取得成功。60年代,在西北高原救治浮肿干瘦病,在山东治疗血丝虫病。70年代,为了研究治疗布氏杆菌病,他到过山西、甘肃和新疆。80年代,他承担起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总结他多年来对“慢性肾衰”这一疑难危重症的诊治经验。

    方药中长于治疗肝病、肾病,创制了不少有效方药。但是,他从不夸大药物的功效。他认为,治疗所以奏效,关键还在于充分重视并善于因势利导来保护、扶持和恢复人体固有的自稳调节能力,惓惓以正气为怀。这也正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这一优势,提高中医疗效,他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提出了中医辨证论治规范化的新模式。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和特色。但是,对号入座。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科研的设计、中医人才的质量和中医疗效的提高,迫切需要对辨证论治进行规范化。为此,他在融会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70年代在《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一书中,提出并论证了“辨证论治七步”,以后又在《中医杂志》上发表论文,简化为“辨证论治五步”的新模式。这五步是:①定位,即按脏腑经络定病位;②定性,即从阴阳、表里、虚实、气血、风、火、湿、燥、寒、毒等14个方面定病性;③必先五胜,即找出何脏腑、何性质的病理生理变化居主导地位,区别标本先后;④治病求本,即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法、方、药;⑤治未病,即根据五脏一体、亢害承制理论辨析疾病转归,并通过调节未病脏腑来协助治疗已病脏腑。这一设计,经过10余年的临床验证,证明这一模式不但能较充分地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而且具有简而不匮,易用难忘的特点。在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中,他提出的“定位”、“定性”等内容,已为广大中医所接受,产生了广泛影响。另一项研究,即探索西医辨病与中医辨病辨证结合的中医证治新模式。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一些疑难病症,确有一定疗效。但是对这些病症如何总结中医的证治规律,并形成符合中医自身特点、又便于指导临床的证治模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医发展中不容回避、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方药中通过对慢性肾衰、肝炎、肝硬化腹水等西医病症的诊治研究,提出了“诊治体系”这一新的证治模式。在“体系”中,系统总结中医对该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包括病位、病性、综合分析以及常见兼挟证、合并证、危重证等)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相应系列治疗方药。作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他所提出的“方药中对慢性肾衰的诊治体系”,经过院内外107例的住院病例验证,不但疗效居国内领先,而且确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突破了多年来辨证分型的通常模式。在探索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新证治模式方面,具有创新特点。目前,这一研究已通过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并获得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奖。,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