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亮
杨国亮 (1899~ )
杨国亮,皮肤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皮肤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6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毕生精力集中于中国皮肤病学科的建设。他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不仅创建了日门诊量高达2000多人次的华山医院皮肤科和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而且为中国培养了一代皮肤病医教研的骨干人才。他不但有高尚的医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且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不愧为年轻一代的楷模和师表。
杨国亮,祖籍四川邛崃县。1899年6月26日出生于一个濒临破落的耕读人家,其父曾办过私塾,对他一贯要求严格。他5岁时便开始读书,6岁能熟读四书五经,并开始作文。中学时代他以天资聪慧,好学深思闻名于全校。1927年10月,他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前身)。1932年毕业后留校并一直在该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当时,国内皮肤科专业人员寥寥无几,图书资料缺乏,医疗设备落后,为了适应教学需要,1934年他就编写了学校第一本皮肤病学教科书。在临床工作中,他脚踏实地,认真查看每一病例的皮肤情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后又结合自己的临床教学经验,于1940年自编了一本英文教科书Dermatokogy(《皮肤病学》)。在此期间他还完成论文10篇,先后在美国、瑞典、德国和瑞士发表7篇。那时国难当头,生活极其艰苦,抗战期间学校也内迁到重庆。杨国亮始终任劳任怨,坚守岗位。1941年晋升为副教授,3年后又晋升为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学校派遣赴美深造。在美国2年期间,他考察了美国的皮肤科设置和建设经验,还刻苦学习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皮肤病理学、医学霉菌学,学成回国时带回了不少珍贵的病理切片和菌种。回国后,看到他所在的皮肤科只有三四位医生以及一无医疗设备、二无资料、三无病床的情景,立志为创建中国的皮肤病学奋斗终生。数十年来他努力将上海第一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的皮肤科建设成中国第一流的皮肤病学学术中心和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基地之一。在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
, http://www.100md.com
杨国亮除了出色完成皮肤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并担任了大量社会工作:1956年以来历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皮肤科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1980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历年来他参加了不少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如1954年参加了波兰皮肤病学术会议;1957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了第11届全苏皮肤病学会;1982年参加了日本召开的第16届国际皮肤病学会。1979年5月美国皮肤病研究学会推选杨国亮为名誉会员,这是该学会吸收的唯一一名中国会员。
1952年他受聘担任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特约编委。1956年起任Chinese Medicak Journak(《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第一副总编辑。他所写的文章和由他修改审核的文稿总计不下4000万字,字字句句都经他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后才定稿。
他严守纪律,专心工作。他当医生50余年,从不迟到早退。他生活简朴,并一再告诫自己的子女业务上要努力,要自力更生。他工作上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在科学研究中,他最反对那种敷衍塞责,不懂装懂,浮夸虚假的作风。
, 百拇医药
他艰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他认为日常的医疗工作就是一种研究工作,是一个医生首先应练好的基本功。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病史,随时总结经验教训,长期随访病情。几十年来,他从不脱离临床实践,70多岁时还坚持每周参加一次门诊和查一次病房,直到80多岁,还经常到病房检查和指导工作。1985年退休后每天仍坚持早上6时起床,晚上11时就寝,坚持为青年医师修改论文,为研究生作辅导,并毅然承担和组织编写200余万字的大型皮肤科参考书的任务。他主编的《皮肤病学》于1992年出版。
杨国亮对中国的皮肤科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他不愧为中国当代卓越的皮肤病学家、医学教育家和中国现代皮肤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1998年6月,上海医界庆贺杨国亮百年华诞。
学术研究 杨国亮是在中国发现并报道隐球菌病、孢子丝菌病、锑剂皮炎的第一人。他创用了对白癜风、冻疮、表皮霉菌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疤痕疙瘩等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他研究并开发了音频电疗机的临床新用途。早在1937年他就提出应用免疫学原理来诊断和治疗性病,1940年提出了足癣和丹毒、象皮病发病的关系,这些均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他还为梅毒、麻风、雅司、疥疮等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在中国的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核黄素缺乏病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对该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对药物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首先提出“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的诊断,从而使国内医学界对这种极度凶险的病症有了新的认识。他发起和领导了上海地区稻农皮炎的防治研究,一次又一次地亲临现场调查。在阐明了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农村情况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研究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医药科技大奖。他70岁时还参加了上海市赴赣、滇、黔知识青年皮炎防治队。时值夏季,他天天与其他防治队员一起在赣南地区翻山越岭,有时一天要走五六十里山路。他们终于摸清了这种皮炎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些措施。他与其他研究机构协作进行的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皮肤的研究,弄清楚了古尸皮肤的结构成分的变化性质、发生时间及其机制,写成了一篇国际上难得的文献报告。
创建中国第一流的皮肤病学学术中心和训练皮肤科骨干人才的基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