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临床医学专家
编号:214129
金显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2日 中国公众科技网
金显宅

     金显宅 (1904~1990)

    金显宅,肿瘤外科专家。出生于朝鲜。对乳腺癌、骨纤维肉瘤、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多有研究。在多种癌瘤根治术术式方面作出贡献。主持统一了乳腺癌的国内分类法,创建了中国肿瘤学会和抗癌协会。培养了大批肿瘤外科人才。

    金显宅1904年3月7日出生于朝鲜汉城。1916年毕业于汉城私立攻玉小学。父亲是中药店老板。1919年3月,在汉城私立培才中学初中三年级读书时,参加了要求朝鲜独立的罢工、罢课、罢市的爱国运动。为避免日军的残酷镇压,其父将他装在背篓中,偷越鸭绿江桥,进入中国国境,投奔在张家口开办“十全医院“的大哥金显国处。在大哥的关怀下,他加紧学习汉语和英语。

    1920年他考入沪江大学附中,1923年高中毕业,因其学业成绩优良,被保送沪江大学医预科。在医预科因成绩优异,常获校方颁发的奖学金。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了朝鲜青年在中国谋求朝鲜独立的组织。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因为他是沪江大学第一批考入协和的学生,该校授与他100元的奖学金。他在协和读书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每年100元的奖学金。1927年获得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学位。1931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加入中国籍。
, 百拇医药
    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后,任协和医院住院医师3年。1933年协和医院成立了肿瘤科,由J.W.斯皮斯(JohnW.Spies)任科主任。1934年外科主任劳克斯(Harokd Loucks)医师动员他担任肿瘤科主治医师,他欣然同意。

    1933年12月25日与津沽纺织业巨头的长女吴佩球结婚。吴家反对这门亲事,吴佩球断然出走,断绝了与父母的来往。结婚那天只有金显宅的大哥一家和他们的朋友们参加祝贺,在婚礼将近结束时,吴佩球的母亲赶来出席。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金显宅动身乘船赴美留学。先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纪念医院跟病理专家尤文(Ewing)博士学习肿瘤病理一年,1938年又去芝加哥肿瘤研究所进修肿瘤临床,尤以肿瘤外科和放射治疗为重点。曾利用晚间参加了一期“如何写作科学论文”的学习班,掌握了书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1939年3月~9月间,访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丹麦、瑞典、瑞士和意大利,考察各国的肿瘤医院或癌症中心的诊疗工作。1939年10月回到北平,任协和医学院外科副教授和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
, 百拇医药
    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医院被迫关闭。他遂与卞万年、卞学鉴、王志宜、方先之、关颂凯和林景奎诸医师同赴天津,合资开办一所“恩光医院”,他负责外科和瘤科的工作。

    日本投降后,他在天津行医,经济收入日丰。1945年11月应老师柯特乐(Max Cutker)之邀去芝加哥进修,在芝加哥大学比林氏附属医院进修肿瘤外科,并兼任芝加哥肿瘤研究所的研究员。

    1947年2月回国,仍在天津恩光医院开业。业务极忙,除给中国人治病外,在津的外国人也都找他看病,所以,收入极好,他就将多余的钱尽量购买各种股票。1948年他一度决意南迁,最后听从朱宪彝的劝告,留在天津。

    1949年他除私人开业之外,还担任河北医学院(后迁往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外科教授、天津市总医院(后更名为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市第四医院(后更名为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的外科顾问医师。1949年11月中纺医院(后更名为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最后改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正式开业,他被聘为外科顾问医师。
, 百拇医药
    1951年夏,金显宅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

    1951年冬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开办的马大夫纪念医院(MacKenzie Memoriak Hospitak)被中国政府接管,改名为天津市人民医院。该院于1952年成立瘤科,金显宅被聘为顾问医师。自1952年1月开始,他正式担任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同时又在恩光医院行医。

    1954年,金显宅受卫生部委托,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办全国高级肿瘤医师进修班,培训主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为期一年。这种进修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办,至1990年已开办了23期。

    1956年,恩光医院停业。金显宅辞去第一中心医院外科主任之职,专任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人民医院肿瘤科问世以来,在人民群众中逐步树立起威信,于是来信问病者日众。他对人民来信极为重视,每次都亲自看信,然后向其秘书口述回答,秘书回信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存档或置人病案中。凡是他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负责解决,若信来自外地,他无法亲自诊治,也一定代为介绍,务求就地处理。对于人民来信,他从不积压。20世纪90年代天津市肿瘤医院(即原天津市人民医院)的病床数已扩展到600张,但仍是以肿瘤外科为重点的癌瘤中心。

    1963年他创办中国第一份肿瘤学杂志《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并任主编。“文革”中杂志停刊,1978年复刊,1984年改名为《肿瘤临床》,1986年又一次改名为《中国肿瘤临床》。1987年,他任名誉主编。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迫害,劳动近2年。

    1972年,天津市建立了肿瘤研究室,金显宅任主任。1977年研究室扩充为天津市肿瘤研究所,他任副所长。1980年他任天津市人民医院院长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1983年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