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寿淇
从心血管病临床到预防 1974年陶寿淇从上海医学院调到北京工作。1980年至1983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和阜外医院院长,同时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合作中心主任,并自1981年起由卫生部指定为中美医药卫生科技协作在心血管病领域中的中方联络人,重点开展流行学合作研究。流行学对他是一个新的领域,但他看到中国疾病模式的变化,心血管病流行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已日趋重要,因此,积极地承担起这方面的合作研究任务。
心血管病流行学在中国起步较晚。陶寿淇作为这方面的带头人,与其他科研工作者一起较快地掌握了心血管病流行学科研的基本规律,认真地学习汲取外国专家的经验,使中国的调查研究方法很快达到国际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所得结果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他常亲自动手写进展报告和来往信件,认真修改这方面的学术论文。经过他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学研究成果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中美心血管病流行学合作研究项目在类似项目中受到好评,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之一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1989年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赞扬,被认为是工作做得较好的合作中心。这期间,陶寿淇曾多次出席这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代表协作研究组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研究成果,参加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的讨论。1986年他被选为国际心脏病学会流行病与预防学部理事会理事。他还曾应邀作过《世界范围的冠心病与死亡趋势及其可能的缘故:远东经验》(1986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十届世界心脏病学会)、《中国的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1988年,美国心肺血管研究所召开的冠心病死亡趋势及其决定因素国际讨论会)。《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的防治》(1989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心脏病预防学会议)等专题报告。他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资料,提出虽然在中国冠心病近30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但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欧、美、澳等西方国家为低,中国人群血总胆固醇均值近年来虽较前有所提高,但比西方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中国冠心病低发的主要因素,与中国人民长期饮食习惯有关;中国人群血压水平较高的地区与西方人群相近,吸烟率也较高,因此,将血清总胆固醇保持一个较低水平是人群中冠心病低发的关键因素。中国国内高血压地区差别(北高南低)大于城乡差别,而冠心病及血胆固醇水平则是城乡差别(城高乡低)大于南北差别。随着经济发展,如果膳食西方化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会上升,而高血压的增多并非生活富裕或西方化的结果。这些论点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出了重点,也以中国心血管病的特点为国际冠心病流行学及预防提供了论据。陶寿淇以一个临床专家的身份提倡和宣传预防为主,在国内促进研究协作,为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百拇医药
(作者:周北凡)
简历 1918年3月31日 生于上海。
1934—1940年 就读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
1941—1945年 任上海医学院教学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47—1948年 在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心内科进修。
1948—1957年 任上海中山医院主治医师,上海医学院讲师、副教授。
1958—1974年 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兼内科、心内科主任。
1974—1983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心内科主任、副院长。
, http://www.100md.com
主要论著 1 陶寿淇,吴茂娥,陆卫平.六百八十七例霍乱症之临床检讨.中华医学杂志.1948,34:265.
2 陶寿淇,汪师贞.用酒石酸锑钾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过程中之心脏变化.中华医学杂志,1952,38:661.
3 陶寿淇.循环系统.见:林兆耆,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2.
4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研组陶寿淇,等.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心率紊乱.全国心脏血管疾病会议学术报告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5 诸俊仁,陶寿淇.缺钾所致之严重心率紊乱及其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62,10:575.
6 陶寿淇.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章节.见:董承琅,陶寿淇,主编.实用心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62,1978.第2版.
, http://www.100md.com
7 陶寿淇,等:中国南北城乡中年男女人群的定时夜尿钠钾与血压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66,14:4.
8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内科(陶寿淇,廖履坦,等).不用血管收缩药治疗16例肺炎休克的体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资料汇编.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66-05.
9 陶寿淇,等: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肺炎休克中的应用.上海医学,1981,4:10.
10 陶寿淇,廖履坦,诸俊仁.缺钾所致反复短阵多形性室性多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中华内科杂志,1981,20:655.
主要参考文献 〔1〕心脏内科专家陶寿淇.见:陈敏章,贺建国,主编.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百拇医药
心血管病流行学在中国起步较晚。陶寿淇作为这方面的带头人,与其他科研工作者一起较快地掌握了心血管病流行学科研的基本规律,认真地学习汲取外国专家的经验,使中国的调查研究方法很快达到国际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所得结果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他常亲自动手写进展报告和来往信件,认真修改这方面的学术论文。经过他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学研究成果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中美心血管病流行学合作研究项目在类似项目中受到好评,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之一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1989年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赞扬,被认为是工作做得较好的合作中心。这期间,陶寿淇曾多次出席这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代表协作研究组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研究成果,参加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的讨论。1986年他被选为国际心脏病学会流行病与预防学部理事会理事。他还曾应邀作过《世界范围的冠心病与死亡趋势及其可能的缘故:远东经验》(1986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十届世界心脏病学会)、《中国的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1988年,美国心肺血管研究所召开的冠心病死亡趋势及其决定因素国际讨论会)。《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的防治》(1989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心脏病预防学会议)等专题报告。他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资料,提出虽然在中国冠心病近30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但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欧、美、澳等西方国家为低,中国人群血总胆固醇均值近年来虽较前有所提高,但比西方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中国冠心病低发的主要因素,与中国人民长期饮食习惯有关;中国人群血压水平较高的地区与西方人群相近,吸烟率也较高,因此,将血清总胆固醇保持一个较低水平是人群中冠心病低发的关键因素。中国国内高血压地区差别(北高南低)大于城乡差别,而冠心病及血胆固醇水平则是城乡差别(城高乡低)大于南北差别。随着经济发展,如果膳食西方化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会上升,而高血压的增多并非生活富裕或西方化的结果。这些论点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出了重点,也以中国心血管病的特点为国际冠心病流行学及预防提供了论据。陶寿淇以一个临床专家的身份提倡和宣传预防为主,在国内促进研究协作,为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百拇医药
(作者:周北凡)
简历 1918年3月31日 生于上海。
1934—1940年 就读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
1941—1945年 任上海医学院教学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47—1948年 在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心内科进修。
1948—1957年 任上海中山医院主治医师,上海医学院讲师、副教授。
1958—1974年 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兼内科、心内科主任。
1974—1983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心内科主任、副院长。
, http://www.100md.com
主要论著 1 陶寿淇,吴茂娥,陆卫平.六百八十七例霍乱症之临床检讨.中华医学杂志.1948,34:265.
2 陶寿淇,汪师贞.用酒石酸锑钾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过程中之心脏变化.中华医学杂志,1952,38:661.
3 陶寿淇.循环系统.见:林兆耆,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2.
4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研组陶寿淇,等.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心率紊乱.全国心脏血管疾病会议学术报告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5 诸俊仁,陶寿淇.缺钾所致之严重心率紊乱及其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62,10:575.
6 陶寿淇.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章节.见:董承琅,陶寿淇,主编.实用心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62,1978.第2版.
, http://www.100md.com
7 陶寿淇,等:中国南北城乡中年男女人群的定时夜尿钠钾与血压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66,14:4.
8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内科(陶寿淇,廖履坦,等).不用血管收缩药治疗16例肺炎休克的体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资料汇编.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66-05.
9 陶寿淇,等: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肺炎休克中的应用.上海医学,1981,4:10.
10 陶寿淇,廖履坦,诸俊仁.缺钾所致反复短阵多形性室性多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中华内科杂志,1981,20:655.
主要参考文献 〔1〕心脏内科专家陶寿淇.见:陈敏章,贺建国,主编.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