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更替与旧病复发
老刘患风湿性心脏病和哮喘病十多年了,但在夏季里,老刘的生活、工作与常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每当秋去冬来,他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咳嗽不停,特别是每当有强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之日,身穿棉衣,围着取暖的火炉,他也冷得簌簌发抖,脸色发青,气喘不停。好在他是一位天气预报员,本地的天气变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也因天制宜,在天气变化前采取防病措施(如多穿衣服,去医院就诊等)。虽然病情也有些波动,但一直相安无事,生活质量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发生在老刘身上的这种疾病现象,医疗气象学上称之为气象病或季节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以及部分皮肤疾病患者等,对季节变化或异常气候特别敏感,症状往往出现在天气变化之前,所以,人们常称这些病患者为“气象预报员”。对此,老刘最有体会,尤其在季节更替时,他戏称自己的病情变化也是制作天气预报的指标。
, 百拇医药
研究表明,季节病的发病率、发作期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在季节交替时最易发生。如冠心病、脑出血的发作以冬春季节多见,夏季很少;支气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时节发作;慢性肾炎、溃疡病多发于11月至翌年3月;幼年型糖尿病7~8月发病率最低,而11月则显著增高;据观察,58%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在3天前预感天气的变化,尤其对寒潮的入侵更为敏感。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俗谚“菜花黄,痴子忙”,说的也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季节转换时节,精神病容易发作。
为何季节交替时容易旧病复发,这当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影响有关。就以深秋为例,由于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便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湿度也变化较大。即使是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度以上,即所谓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如支气管炎、冠心病等。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例如,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必须加大,而体内各控制系统对初春或深秋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合好。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容易发病,精神病、眩晕症、胆石症等病都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
正因为季节变化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如果能掌握好这些疾病的季节性发病规律,对及早预防是十分有利的。目前,国内许多气象台在编发天气预报时,大多都开展了这种和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预报内容,被称之为“健康预报服务”,以此提醒患者注意防病。
当然,预防旧病复发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消除病灶,做到“无病可发”。对那些很难根治的慢性病也要积极治疗,以减轻病症;同时还要保持科学的起居饮食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季节变换时降低旧病复发的几率。, http://www.100md.com(霍寿喜)
发生在老刘身上的这种疾病现象,医疗气象学上称之为气象病或季节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以及部分皮肤疾病患者等,对季节变化或异常气候特别敏感,症状往往出现在天气变化之前,所以,人们常称这些病患者为“气象预报员”。对此,老刘最有体会,尤其在季节更替时,他戏称自己的病情变化也是制作天气预报的指标。
, 百拇医药
研究表明,季节病的发病率、发作期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倾向,在季节交替时最易发生。如冠心病、脑出血的发作以冬春季节多见,夏季很少;支气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时节发作;慢性肾炎、溃疡病多发于11月至翌年3月;幼年型糖尿病7~8月发病率最低,而11月则显著增高;据观察,58%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在3天前预感天气的变化,尤其对寒潮的入侵更为敏感。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俗谚“菜花黄,痴子忙”,说的也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季节转换时节,精神病容易发作。
为何季节交替时容易旧病复发,这当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影响有关。就以深秋为例,由于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便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湿度也变化较大。即使是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4~5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度以上,即所谓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如支气管炎、冠心病等。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例如,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静脉中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必须加大,而体内各控制系统对初春或深秋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合好。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容易发病,精神病、眩晕症、胆石症等病都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
正因为季节变化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如果能掌握好这些疾病的季节性发病规律,对及早预防是十分有利的。目前,国内许多气象台在编发天气预报时,大多都开展了这种和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预报内容,被称之为“健康预报服务”,以此提醒患者注意防病。
当然,预防旧病复发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消除病灶,做到“无病可发”。对那些很难根治的慢性病也要积极治疗,以减轻病症;同时还要保持科学的起居饮食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季节变换时降低旧病复发的几率。, http://www.100md.com(霍寿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