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胜于治疗
基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哪些人可能患某一种癌症,而这项技术同时也可以归纳出各种癌症之间具有何种关联性。某些癌症已经确定受某些基因所控制和影响,而像淋巴癌﹝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控制基因表现,又同时受到所使用的治疗方法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结合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了解哪些基因跟哪些癌症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了解哪些治疗方式可以人为地改变这些基因作用的机制,从此癌症就不再是绝症的代名词。
目前要强调的是研究者尚未能掌握所有癌症与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因为这些「致癌基因」的作用模式不尽相同,需要有更多临床上的研究来帮助理清疑点。
DCBCL淋巴癌患者的下场通常有两种:50%的患者在一两年内就死亡,而另外50%的患者则可以在接受化疗后还维持很长时间的寿命。为了拯救任何一个可能治愈的病人,于是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必须忍受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且不舒服的化学放射疗法,患者即使因为接受化疗而确实延长寿命,却要带着化疗所产生的后遗症痛苦地度过往后的日子。而如果我们可以透过基因筛选的方式来分辨出哪一些患者接受化疗才有比较好的成效,甚至可以找出哪些药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整个癌症的疗程就可以截然不同,病人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的治疗方式,可以好好地去规划自己生命的句点。
研究者相信这类的「致癌基因」研究不限癌症的种类,每一种癌症疗法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强调这才是最适合、最「乐观主义」的一种新兴疗法。
【牛顿编译】
原始文章 Nature website,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