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中药药市 > 综合
编号:221508
新加坡中医药市场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47期
     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近15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英国殖民地,居民主要是外来移民,因此社会运行架构主要采取西方模式。医药界也不例外,均以西医为主。由于中医一直是本地华人以自愿的方式自行购买,自行服用,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对中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予以正式承认,更谈不到重视,中医在医学界的地位也无从谈起,同当地西医药没有可比性。中医师也是在民间自行行医或在三家主要慈善中医院供职。近年来,随着世界中成药市场迅猛增长,许多新加坡人开始逐渐认识中医中药,中医师公会也经常组织或参加东南亚区域的中医学术会议。据有关粗略统计,新加坡每年中医求诊人数达到100万人次,每天12%的门诊病人是选择看中医。为加强管理和运作,新加坡政府1997年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专司中医药有关事务。

    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后已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对中成药进口采取注册登记制度,未经注册登记的中成药一律不得进口及新加坡市场销售,违者予以罚款或坐牢处罚。该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如下:①登记制度采取三个阶段实施,即:1999年9月1日起对片剂和胶囊剂中成药;2000年9月1日起对液体剂中成药;2001年9月1日起对所有中成药(包括丸剂、散剂、冲剂、软膏等)实施。②经营中成药(进口商、批发商、制造商、分装商)须获得卫生部颁发的营业执照。③用于在新加坡市场销售的中成药,其内外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明的项目包括:药品商标、名称、有效期、成分和份量、批号、生产商名称及地址、进口商和批发商名称及地址、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分装商名称及地址、药品禁忌症、副作用、服食法。④药上说明不得出现“对癌症、糖尿病等19种难以根治病种有效”的字样。⑤须向卫生部呈报中成药的微生物和重金属(砷、铜、铅、汞)含量未超过标准和不含有西药成分的书面报告。
, http://www.100md.com
    据新加坡贸发局统计,1999年新加坡中药进口约1.7亿美元(新加坡中成药进口税号未单列,该数字只是根据部分数字来源相加粗算而成,实际数字估计会更小)。主要品种包括:中成药、人参类、中药材、鸡精、肉精、中药酒等,占药品进口总额的35%,占新加坡药品消费市场的比例不到10%。其中,来自中国的中药进口额约3,900万美元,我国仍是新加坡中药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自我国中药进口具体分类,中成药约800万美元,人参类约187万美元,中药材约1,721万美元,鸡精约934万美元,肉精约42万美元,中药酒约255万美元。从1995年到1999年新加坡中药进口情况看,其进口态势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起伏不大。

    中成药服用方便,受到华人和部分马来人的喜爱;

    参类价格较为昂贵,为高消费阶层人士广为食用并成为馈赠佳品;中草药一般用于中医院和中药厂家加工配制,持中医师开具的药方在中药房拿药,还要煎煮,消费者感觉不便。
, 百拇医药
    目前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属下民办综合性中医院共有三家,属慈善性机构,收费较为便宜,求珍者一般为老年华人和经济收入较差以及西医已无法诊治的病人(如一些癌症、高血压患者)。另外私人中医诊所500余家,私立综合性中医院两家,收费较贵。一般消费者消费中药主要用于治疗伤风感冒、风湿,也用于清热解暑和滋补等用途。据调查,近年来滋补性中药颇受欢迎。

    新加坡中药的销售方式主要由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

    所属40多家会员将进口中药批发给五间综合中医院和中药公会500多家的中药店进行销售。许多药店还专门聘请中医师或中医药剂师,指导消费者购买中药。新加坡中医界认为,新政府实施中成药注册管理有助于中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新加坡中药市场的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加坡以西药为主的医疗体制今后不会有较大改变;

    二是新加坡卫生部管理中药所采取的标准均以西药标准为基本依据,难免会造成许多中药被拒之门外(如在中国已经用了几千年的黄连,新加坡绝对禁止进口);三是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和年轻一代对中药认识不足;四是新加坡英语为行政语言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对解读中药的中文涵义感到困难。, http://www.100md.com(外经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