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萆薢 Mianbixie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药材有萆薢、粉萆薢、绵萆薢、白萆薢、红萆薢等名称,其中主要分两大类,一为粉萆薢,另一类为绵萆薢。商品绵萆薢主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和福州薯蓣的根茎。
[历史]
萆薢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都有收载,据记载和附图,主要为薯蓣和百合科葜属的多种植物作为萆薢入药,但未见有绵萆薢之称,只是近代才在商品上出现了粉萆薢和绵萆薢等名称。
[原植物]
1、绵萆薢 别名:大萆薢(福建、湖南),萆薢(湖南、 广西)。
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薯蓣科 Dioscore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地疏林或灌丛中。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内。
2、福州薯蓣 别名:萆薢、绵萆薢(福建),小萆薢、三脚灵(湖南)。
Dioscorea fulschauensis Uline──薯蓣科Dioscore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灌丛和林缘,沟谷边或路旁。
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及湖南等省。
[采制]
秋季采收质量较好。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须根,去净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及产销]
绵萆薢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 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销全国各地。湖南也产。
福州薯蓣Rhizoma Dioscoreae futschauensis主产于福建、浙江;多与绵萆薢同用。个别地区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绵萆薢根茎含薯蓣皂苷(Dioscin)、 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 而后者的含量高于前者。 另外含原薯蓣皂甙( Protodioscin)及原纤细薯蓣皂甙(Protogr-acillin,即Kikubasaponin),和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 (Methyl protogracillin)。 皂甙水解后,主要得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含量0.22~0.38%及微量甾醇类物质。( 结构式见粉萆薢)。
福州薯蓣根茎含薯蓣皂甙元0.3~0.5%,含量虽低, 但较易提纯,如能综合利用,也可进行工业试产。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以片大、色灰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1、绵萆薢根茎(直径1cm) 横切面:外层为数列木栓化细胞,皮层中有粘液细胞,长100~140μm,直径100μm,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中散有外韧型维管束。皮层和中住的薄壁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 细胞中含淀粉粒,圆形或卵圆形,长径17~23μm , 短径14~17μm,脐点点状。
2、福州薯蓣根茎(直径1.4cm)横切面:与绵萆薢相似, 但木栓细胞下方的皮层细胞木质化,有壁孔。淀粉长径40~58μm, 短径17~27μm,脐点横裂缝状。
理化鉴别
化学鉴别、薄层层析方法见穿龙薯蓣,薄层层析图谱见粉萆薢项下。
[性味及功效]
味苦、甘、性平。祛风利湿。主治白浊、湿痹、腰膝痹痛、湿热疮毒。用量10~25g。, 百拇医药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