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Tiannanxing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虎掌、东北南星等的块茎。
[历史]
《神农本草经》只载虎掌,而无天南星之名,《本草拾遗》载:"天南星生安山谷。叶似荷,独茎,用根"。此似为今之天南星Arsaema erubescens。《证类本草》引《图经》载:"天南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今生处处有之,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高一尺以来,叶似蒟蒻,两枝相抱(指叶片趾状分裂),五月开花似蛇头(即指佛焰苞和肉穗花序顶端的附属器),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二月八月采根",并附植物图,图文所指应为异叶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而《本草纲目》把天南星并在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之下,并云:"南星即本经虎掌也"。但虎掌这种药物早在《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以后的本草也有收载。虎掌与南星在古代原是二种不同的药物。从《本草纲目》开始,中药天南星的记载已包括3种不同的植物。《植物名实图考》也以虎掌作为天南星,云:"天南星即虎掌",从所附4种天南星图,可以看出南星药物的采用已相当混乱,并指出"昔人皆以南星、蒻头,往往误采",图中的天南星(二)、(三)即属误采之蒻头,是为蘑芋属( Amorphophallus)植物,则天南星(一)和天南星(四)与前本草相吻合,即天南星和异叶天南星。
根据上述本草的考证,可以看出,古代药用天南星即有2种,以后又有虎掌作为天南星使用,近代更是扩大到天南星属的多种植物作为天南星使用。
[原植物]
1. 天南星 别名:山苞米(河北、河南、湖北),虎掌(河北、河南、陕西),白南星(湖北、四川),独脚莲(湖北、江西、陕西),一把伞(云南、广西、江西),蛇包谷(江西、湖南、湖北、甘肃、云南),打蛇棒(福建、江西),老蛇包谷(贵州)。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A. consanguineum Schott; A. fratenum Schott; A. erubescens var. consanguineum Engl.)--天南星科Ar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林下、灌丛阴湿地或荒地、草坡中。
除东北、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2. 异叶天南星 别名:独脚莲(江苏、江西、陕西),白南星、狗爪南星、母子半夏、狗爪半夏、虎掌南星、虎掌(浙江、湖南、贵州),蛇包谷(浙江、湖南),土南星(福建、江西),南星(江苏、湖北、四川),天老星、小包米(辽宁)。
A. heterophyllum Blume (A. ambiguum Engl.;A. thunbergii auct. non Blume;A. kwangtungense Merr.;A. stenospathum Hand.-Mazz.)--天南星科Ar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林下、灌丛中阴湿地。
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3. 虎掌 别名:掌叶半夏(通称),狗爪半夏(四川、云南),天南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虎掌南星(四川),麻芋果(贵州),大三步跳(湖南),南星(四川)。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天南星科Ar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林下、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4. 东北南星 别名:山苞米、天南星、大头参(东北),大药狗丹(河北),南星(河北、宁夏),大天落星(山东)。
A. amurense Maxim.--天南星科Ar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林下、沟边阴湿地。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区。
变种齿叶东北南星 A. amurense Maxim. var. serratum Nakai也作天南星使用,与正种不同点在于小叶片边缘具锯齿。生境分布与正种同。
[采制]
一般多在秋季采挖,挖出块茎,去掉茎苗及须根,刮去外皮或用筐撞去外皮,个大者切片,晒干或烘干,常晒至半干时用硫磺熏一次,则色白易干。
[药材及产销]
天南星 Rhizoma erubescentis主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此外,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西、河北等省区也产,除自产自销外,也销外省市。异叶天南星 Rhizoma Arisaemae heterophylli 产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多与天南星一起收购,自产自销或销外省。
虎掌 Rhizoma Pinelliae pedatisectae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除自产自销外,也销上海等地。
东北南星 Rhizoma Arisemae amurensis主产东北、山东、河北等地,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从天南星(A. ringens Schott)块茎中提取得氨基酸:鸟氨酸(Ornithine)、瓜氨酸(Gitrull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亮氨酸(Leucine)。本所对不同种的10种天南星及虎掌块茎薄层层析检查,可能含不同量的β-谷甾醇-D-葡萄糖甙,水解后在图谱上有3,4-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及D-葡萄糖的斑点,另定性检查这几种天南星及虎掌还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的斑点,并有氨基酸定性反应。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天南星 淀粉粒极多。单粒大多呈圆球形,稀椭圆形或半球形,直径2~20μm,脐点呈圆点状、裂缝状、"十"字状、"人"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脐点明显。螺纹、环纹导管直径2~20μm。草酸钙针晶束及针晶束随处可见,草酸钙针晶长34~52μm
[点击上图放大] |
异叶天南星 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18μm,脐点圆点状、星状、裂缝状、三叉状,复粒甚多,由2~10分粒组成,脐点多不明显。草酸钙针晶长13~64~86μm。
虎掌 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椭圆形或盔帽形,直径3~13~21μm,长至26μm ,脐点圆点状、裂缝状、星状或"人"字状,复粒极多,由2~10多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长13~64~96μm。
东北南星 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椭圆形,直径2~26μm,脐点三叉状、"人"字状、"十"字状或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10多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长20~60μm。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2g ,加温水20 ml浸泡4小时后,滤过。滤液蒸发至浓缩后点样,按圆形滤纸层析法,以甲醇展开,喷以0.2%茚三酮醇溶液,在80℃烘干10分钟。现蓝紫色斑点。(氨基酸反应)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1g,以乙醇10 ml浸泡24小时,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挥去乙醇,加0.5N盐酸水解,再加乙醚用力振摇,静置后取乙醚层,浓缩点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铺板后在120℃活化2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甲酸(9.2:0.6:0.2),展距20 cm。显色剂:2%间苯三酚乙醇液+浓硫酸(1:1)。
[点击上图放大] |
[性味及功效]
味苦、辛,性温,有毒。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一般炮制后用,用量3~9 g。生用外治痈肿,适量研末敷患处。注意: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急性毒性:作者对天南星、虎掌、东北南星、螃蟹七的50%醇提物加水浸物制剂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301.0,41±0.2,46±1.7,48±1.8,16.5±2.0。(g/kg)抗惊厥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本品水浸剂3 g/kg,可明显对抗士的宁、五甲烯四氮唑及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电休克的发作。我所对五种天南星50%醇提物加水浸物制剂,进行了抗士的宁惊厥实验,经统计处理均有明显作用,其抗惊厥强度的次序为东北南星和虎掌>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螃蟹七。据报导,小鼠肌注破伤风外毒素造成实验性破伤风模型,在皮下注射天南星流浸膏0.32~0.8g生药/只/日,有推迟动物死亡的效果。祛痰作用:我所用小鼠酚红排泄法进行实验,初步结果表明天南星水剂及虎掌水剂(20 g/kg口服)有祛痰作用。给药组自呼吸道排出酚红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0%及170%。[附注]
除上述4种植物外,尚有天南星属(Arisaema L.)多种植物的块茎在不同省区也作天南星使用。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点击上图放大] |
此外还有全缘灯莲A. sikokianum Franch. et. Sav.在湖北、湖南等地作天南星使用;七叶灯台莲 A. sikokianum Franch. et. Sav.var. henryanum (Engl.)H. Li ,在湖北、湖南也作天南星使用;云台南星A.du-bois-reymondiae Engl.别名虎掌、虎掌天南星(江苏),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个别地区作天南星入药;黄苞南星A. flavum (Forsk.)Schott,别名:达果(西藏),在西藏作天南星入药;川中南星A. wilsonii Engl.在四川个别地区作天南星入药;多裂南星 A. multisectum Engl. 在产地个别地区作天南星入药;短柄南星A. brevipes Engl. 在陕西也作天南星使用;黑南星 A. rhombiforme Buchet,在四川作天南星入药。
以上20种植物检索表:1. 佛焰苞管上部张开,肉穗花序与佛焰苞分离,花着生于肉穗花序的周围;雌雄异株,稀同株。 2. 叶片掌状3裂。 3. 附属器上部长鞭状,下垂或稀近直立,下部粗,基部扩大呈盘状,具柄,药室马蹄形或新 月形开裂。 4. 叶柄和花序梗具弯刺,附属器近直立,长约6.5cm(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 ………………………………………………………………………1. 刺柄南星 A. asperatum 4. 叶柄和花序梗平滑或具疣突,附属器至喉外"之"字形上升或下垂,稀近直立 5. 附属器近直立,长6~8cm,基部环状扩大,并具圆齿(四川) ……………………………… ………… …………………………………… …………2. 黑南星A. rhombiforme 5. 附属器下垂或"之"字上升,基部不扩大为环状。 6. 叶中裂片长15~25cm,宽18~28cm,附属器基部扩大为圆锥状,直径1.2cm,长20cm, 至喉部外弯或下垂(四川、云南) ………… …………………3. 川中南星A. wilsonii 6. 叶中裂片较小,长8~11cm,宽8~12cm,附属器骤然扩大,直径5~10mm,至喉部外 "之"字形上升,稀下垂(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4. 象南星A. elephas 3. 附属器圆锥形或棒状,近直立或稍下弯,药室顶孔开裂,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 7. 叶中裂片无柄或近无柄,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佛焰苞檐部盔状或非盔状,下垂, 附属器圆锥状,近直立或稍下弯;基部渐狭成柄状,非截形;药室顶孔开裂为圆形或长圆形 8. 佛焰苞檐部下弯呈盔状;附属器长3.5cm,基部直径约4mm,下弯或近直立,柱头盘状(广西、 四川、贵州、云南) ………………………………………………5. 象头花 A. franchetianum 8. 佛焰苞檐部呈盔状;附属器粗壮,长4.5 ~5.5cm,基部直径7~8 mm,直立,柱头画笔状 (湖北、甘肃、 四川 )…………………………………………………6. 螃蟹七 A. fargesii 7. 叶中裂片具1.5 cm以上的柄,长圆形或椭圆形,稀卵圆形;佛焰苞檐部非盔状;附属器棒状, 直立,基部近截平,具柄;药室裂孔为椭圆形或长圆形(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 湖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 7. 花南星 A. lobatum 2. 叶片趾状、掌状或辐射状分裂 9. 叶片趾状或掌状分裂。 10. 叶1片;附属器上部延长呈之字形上升或不超出佛焰苞。 11. 叶裂片倒披针形,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佛焰苞檐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附属器 伸出喉外呈之字形上升,肉穗花序两性或雄花异株………8. 异叶天南星 A. heterophyllum 11. 叶裂片线状披针形;佛焰苞檐部卵形,先端钝,附属器不超出佛焰苞,花序单性(湖南、陕西、 四川)………………………………………………………………………9. 多裂南星 A. multisectum 10. 叶2或1片;附属器短缩,通常棒状,直立或稍弯。 12. 叶片趾状分裂;佛焰苞很小,管部卵圆形,檐部长圆状卵形,稍下弯;附属器极短,椭圆状 (四川、云南、西藏) ………………………………………………… 9. 黄苞南星 A.flavum 12. 叶片指状分裂或小有趾状分裂,佛焰苞大,管部漏斗状或圆柱形;附属器棒状或圆柱形。 13. 附属器无柄,长圆柱形,略呈棒状、基部具中性花(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湖南、陕西、广东) ………………………………………10. 云台南星 A. du-bois-reymondiae 13. 附属器明显具柄,棒状,基部截形,无中性花。 14. 叶裂片多数,趾状分裂,附属器细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 ……………………… ……………………12. 朝鲜南星 A. angustatum var. peninsulae 14. 叶裂片5,偶为3或7。 15. 叶2片;附属器长2.2~2.7 cm,直径0.5~1cm,下部较粗,先端钝,有时呈球状。 16. 叶裂片5。 17. 叶裂片全缘(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 ……………………………………………………………… 13. 全缘灯台莲A. sikokianum 17. 叶裂片具锯齿(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 四川、贵州)……………………………………14. 灯台莲A. sikokianum var. serratum 16. 叶裂片7 (湖北、湖南、广东) …………15.七叶灯台莲A. sikikianum var. henryanum 15. 叶1片,附属器棒状,长2.5~3.5 cm,基部直径4~5mm,先端钝圆,直径2mm。 18. 叶裂片全缘…………………………………………………………16.东北南星 A. amurense 18. 叶裂片具锯齿………………………………17. 齿叶东北南星A. amurense var. serratum 9. 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多数;附属器棒状;药室顶孔开裂。 19. 叶柄比叶片长,叶裂片幼株时少至3~4片,多年生者可达20片,长8~20 cm,宽0.5~4 cm …………………………………………………………………………………18. 天南星A. erubescens 19. 叶柄短于叶片,叶裂片13,长达30 cm以上,宽6~7cm(陕西、四川)…19.短柄南星 A. brevipes1. 佛焰苞管部闭合,肉穗花序下部雌花部分贴生于佛焰苞管部内侧,单侧着花,雌雄同株,果期佛焰苞 宿存………………………………………………………………………20. 虎掌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天南星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