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Taizhishen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历史]
太子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谓:"大补元气,虽甚细如参条,短紧坚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本草纲目拾遗》引《百草镜》云:"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乃苏州参行从参包中拣出短小者名此以售客,味甘苦,功同辽参"。由于《本草从新》所述简略,难以断定是何品种,而《本草纲目拾遗》所记载的太子参实为五加科人参的小形象。现代所用太子参为参类的新品种,俗称孩儿参,是指块根很小而言。
[原植物]
孩儿参 别名:太子参(江西、陕西),童参、四叶参、四叶菜(山东),米参(湖北)。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 [P. rhaphanorhiza(Hemsl.) Pax; Krascheninnikovia heterophylla Miq.; K. Rhaphanorhiza (Hemsl.) Kryl.]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山坡林下和岩石缝中。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等省。
[采制]
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
[药材及产销]
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 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皂甙、果糖及淀粉(35.10%)。经预试含氨基酸。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根(直径4mm)横切面:木栓层为4~6列类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韧皮部窄,射线较宽。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占根的绝大部分,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点击上图放大] |
理化鉴别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0.1g,加70%乙醇4ml,温浸半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0.5ml点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展开剂:氯仿-甲醇-17%氢氧化铵(4:4:2),展距10cm。显色剂:茚三酮丙酮试液,喷雾后加热3分钟,有三个以紫红色斑点。
[性味及功效]
味甘、苦,性平。有益气、健脾、生津功能。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心悸口干。用量6~12g。, http://www.100md.com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