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松 Gansong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系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根及根茎。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其后列入《海南本草》和《开宝本草》。《证类本草》载:"图经曰;今蜀州郡(今贵州、四川)及辽州(今山西昔阳县)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本草纲目》载:"产于川西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其味甘,故名。"“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现市售商品甘松,大都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理县一带。综上所述,古时所用甘松香与现今所用甘松一致。
1. 甘松 别名:甘松香。
, 百拇医药
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败酱科 Valerianaceae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茎短,下面有主根,靠根处有少数细线状棕色叶基纤维,有强烈松脂气味。基生叶较少而疏生,通常每丛6~9叶,叶片窄线状倒披针形或倒长披针形,长6~20cm,宽1.4~1cm。先端钝圆,中部以下渐窄略呈叶柄状,基部稍扩展成鞘,全缘,叶主脉平行三出。花茎高25~35cm,有叶2~4对,披针形,通常上部两对叶较短小,花生于花茎顶端,由数束小聚伞花序组成,多呈紧密圆头状,花序下有2片长卵形总苞;花粉红色,基部有小苞片2,甚小;花萼5齿,齿极小;花冠筒状,基部有偏突,上部稍宽展,先端有5裂片,略不等大;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等长。瘦果倒卵形,长约3mm,近无毛,顶端有细小宿萼。花期8月。
, http://www.100md.com
生长于海拔3500~4500m高山地的草原河边。
分布于甘肃、青海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等地。
2. 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i DC.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茎短,顶端常分枝,下面有主根,顶端密被叶鞘纤维,有强烈松脂臭。叶丛生,长匙形或倒披针形,长5~15cm,宽1~2cm,顶端钝渐尖,中部以下渐窄呈叶柄状,基部稍扩展成鞘。花茎高达40cm,聚伞花序近圆头状,花序基部有4~6片披针形总苞,花淡粉色,小苞片2,较小;花萼5齿裂;花冠漏斗状,长7~8mm,里面有白毛,上部5裂;雄蕊4;子房下位,瘦果长倒卵形,被毛,长约5mm,顶端圆,宿萼不等大,3裂片较大,三角卵形,端尖。花期6~7月。
生于高山草原地带或疏林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春秋二季采挖,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 百拇医药
甘松 Rhizoma et Radix Nardostachyos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理县、南坪及绵阳专区江漳一带;此外,甘肃、青海玉树、西藏亦产。行销全国并出口,药用量甚少,主要供工业用。
甘松的根和根茎含甘松香酮(Nardosinone)、缬草酮(Valeranone,Jatamanson)、1⑽-马兜铃烯[1⑽-Aristolene]、9-马兜铃烯(9-Aristolene)、马里醇(Maaliol)、β-马里烯(β-Maaliene)、马兜铃烯-1⑽-2-酮[1⑽-Aristolen-2-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1,8,9,10-Teradehydroaristolan-2-one]、德比酮(Dibelon,9-Hydroxy-⊿1(10)-Aristolen-2-one]、马兜铃烯-9-醇-1(9-Aristolen-1-α-ol)、1,2,9,10-去四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
, http://www.100md.com
匙叶甘松含马兜铃烯(Aristolene)、β-马里烯、水菖蒲烯(Calarene)、水菖烯醇(Calarenol)、缬草酮、缬草醇(Valeranol)、甘松醇(Nardol)、甘松酮及赛切烯(Seychellene)、赛切烷(Seychellane)。S.N. Shanbhag 等曾报导匙叶甘松的根含香豆精类成分,后来 T.R.Seshadri 等研究证明匙叶甘松的根不含此类成分。
, 百拇医药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上端有茎基残留,外被多数基生叶残基,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皱缩,棕褐色,有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成层,常裂成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以条长、根粗、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直径约5mm)的横切面:外周有数个同心的木栓组织形成环(简称木栓环,后同)围绕,其内为韧皮部,中央为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个束,每个束由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与木质部所组成。在根的较老部分,这些束往往由于束间组织死亡裂开而互相脱离,成为单独的束,使根形成数个分支。木栓细胞中含有多量黄色至棕黄色的挥发油滴。
根茎(直径约4mm)的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中央有髓,其中心有一个大的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石细胞群周围有木栓层环绕。
理化鉴别
, http://www.100md.com
1.取本品粗粉0.5g,加石油醚5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浓硫酸数滴,显红棕色。
2.取本品粉末50g,于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出挥发油。取油0.1ml加乙醇2.4ml稀释,再加2.4-二硝基苯肼试剂0.5ml振摇后放置,析出桔红色沉淀。(酮反应)
味甘,性温。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能。用于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外治牙痛、脚肿。用量2.5~4.5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研末敷患处或煎汤洗脚。
1.甘松对小鼠、兔有与缬草相似的镇静作用,而毒性较后者为强。
2.用匙叶甘松提取物给小鼠、大鼠、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镇静作用;对大鼠、猫有降压作用。其挥发油给狗静脉注射降压作用显著。挥发油尚有抗菌、解痉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匙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
4.缬草酮有拮抗电休克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除上述二种甘松供药用外,云南亦产一种大花甘松 N. Grandiflora DC. 其主要特点为茎和叶均无毛,茎生叶卵形,花大,苞片卵形,膜质,具3脉,萼裂片有明显的齿。生药性状较上种粗大,长约13cm,直径约1.5cm;基生叶残基多,且多呈纤维状,显灰棕色;香气较弱。
以上三种植物检索表:1.叶较狭,窄线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宽0.4~1cm,先端钝,萼齿钝,子房无毛………… ………………………………………………………………………1. 甘松 N. chinensis1.叶较宽,狭匙形或倒长卵状披针形,宽1~2cm。先端尖,萼齿急尖,子房被毛。 2.茎和叶无毛,茎生叶卵形,花大,苞片卵形…………………3. 大花甘松N. Grandiflora 2.茎被毛,叶被短柔毛,茎生叶近披针形,苞片长圆形………2. 匙叶甘松N. jatamansii, 百拇医药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其后列入《海南本草》和《开宝本草》。《证类本草》载:"图经曰;今蜀州郡(今贵州、四川)及辽州(今山西昔阳县)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本草纲目》载:"产于川西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其味甘,故名。"“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现市售商品甘松,大都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理县一带。综上所述,古时所用甘松香与现今所用甘松一致。
[原植物]
1. 甘松 别名:甘松香。
, 百拇医药
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败酱科 Valerian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
, http://www.100md.com
生长于海拔3500~4500m高山地的草原河边。
分布于甘肃、青海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等地。
2. 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i DC.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
生于高山草原地带或疏林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药材及产销]
, 百拇医药
甘松 Rhizoma et Radix Nardostachyos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理县、南坪及绵阳专区江漳一带;此外,甘肃、青海玉树、西藏亦产。行销全国并出口,药用量甚少,主要供工业用。
[化学成份]
甘松的根和根茎含甘松香酮(Nardosinone)、缬草酮(Valeranone,Jatamanson)、1⑽-马兜铃烯[1⑽-Aristolene]、9-马兜铃烯(9-Aristolene)、马里醇(Maaliol)、β-马里烯(β-Maaliene)、马兜铃烯-1⑽-2-酮[1⑽-Aristolen-2-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1,8,9,10-Teradehydroaristolan-2-one]、德比酮(Dibelon,9-Hydroxy-⊿1(10)-Aristolen-2-one]、马兜铃烯-9-醇-1(9-Aristolen-1-α-ol)、1,2,9,10-去四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
, http://www.100md.com
匙叶甘松含马兜铃烯(Aristolene)、β-马里烯、水菖蒲烯(Calarene)、水菖烯醇(Calarenol)、缬草酮、缬草醇(Valeranol)、甘松醇(Nardol)、甘松酮及赛切烯(Seychellene)、赛切烷(Seychellane)。S.N. Shanbhag 等曾报导匙叶甘松的根含香豆精类成分,后来 T.R.Seshadri 等研究证明匙叶甘松的根不含此类成分。
[点击上图放大] |
, 百拇医药
[药材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
性状鉴别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以条长、根粗、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直径约5mm)的横切面:外周有数个同心的木栓组织形成环(简称木栓环,后同)围绕,其内为韧皮部,中央为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个束,每个束由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与木质部所组成。在根的较老部分,这些束往往由于束间组织死亡裂开而互相脱离,成为单独的束,使根形成数个分支。木栓细胞中含有多量黄色至棕黄色的挥发油滴。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根茎(直径约4mm)的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中央有髓,其中心有一个大的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石细胞群周围有木栓层环绕。
[点击上图放大] |
理化鉴别
, http://www.100md.com
1.取本品粗粉0.5g,加石油醚5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浓硫酸数滴,显红棕色。
2.取本品粉末50g,于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出挥发油。取油0.1ml加乙醇2.4ml稀释,再加2.4-二硝基苯肼试剂0.5ml振摇后放置,析出桔红色沉淀。(酮反应)
[性味及功效]
味甘,性温。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能。用于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外治牙痛、脚肿。用量2.5~4.5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研末敷患处或煎汤洗脚。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甘松对小鼠、兔有与缬草相似的镇静作用,而毒性较后者为强。
2.用匙叶甘松提取物给小鼠、大鼠、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镇静作用;对大鼠、猫有降压作用。其挥发油给狗静脉注射降压作用显著。挥发油尚有抗菌、解痉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匙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
4.缬草酮有拮抗电休克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附注]
除上述二种甘松供药用外,云南亦产一种大花甘松 N. Grandiflora DC. 其主要特点为茎和叶均无毛,茎生叶卵形,花大,苞片卵形,膜质,具3脉,萼裂片有明显的齿。生药性状较上种粗大,长约13cm,直径约1.5cm;基生叶残基多,且多呈纤维状,显灰棕色;香气较弱。
以上三种植物检索表:1.叶较狭,窄线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宽0.4~1cm,先端钝,萼齿钝,子房无毛………… ………………………………………………………………………1. 甘松 N. chinensis1.叶较宽,狭匙形或倒长卵状披针形,宽1~2cm。先端尖,萼齿急尖,子房被毛。 2.茎和叶无毛,茎生叶卵形,花大,苞片卵形…………………3. 大花甘松N. Grandiflora 2.茎被毛,叶被短柔毛,茎生叶近披针形,苞片长圆形………2. 匙叶甘松N. jatamansii,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