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喜树果
编号:221887
喜树果 Xishuguo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系浙江地区民间草药,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果实。

    

[历史]



    本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称旱莲。吴其濬谓:"秋结实,作齐头筒子,百十攒、聚如毬,大如莲实"。所云与喜树果的形态相一致。

    

[原植物]



    喜树 别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珙 科Nyssaceae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点击上图放大]
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树皮灰棕色,枝条有黄白色皮孔。叶互生,纸质,叶柄红色,有疏毛;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25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边缘有纤毛,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疏生短柔毛,脉上较密,羽脉10~11对。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排成总状,雌花顶生,雄花腋生;苞片3,两面被短柔毛;花萼5裂,边缘有纤毛;花瓣5,淡绿色;雄花雄蕊10,不等长,退化子房有时存在;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瘦果线形或披针形,长2~25cm,有翅。花期8月,果期10~11月。
, 百拇医药
    生于海拔1000m以下疏林中或栽培于路边,庭园等处。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药材及产销]



    喜树果Fructus Camptothecae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主销上海、湖北等地。

    

[化学成份]



    果实含喜树碱(Camptothecine),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e),11-羟基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11-甲氧基喜树碱,脱氧喜树碱(Deoxy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白桦脂酸(Betiulic acid),喜果甙(Vincoside-lactam),脱落酸(Abscisic acid),紫丁香酸(Syringic acid)及多种鞣花酸(Ellagic acid)类化合物。全株含喜树碱,以果实中含量最高。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喜树碱..........R1=OH,R2=R3=H

    10-羟基喜树碱...R1=OH,R2=OH,R3=H

    11-羟基喜树碱...R1=OH,R2=H,R3=OH

    10-甲氧基喜树碱 R1=OH,R2=OCH3,R3=H

    11-甲氧基喜树碱 R1=OH,R2=H,R3=OCH3

    脱氧喜树碱......R1=R2=R3=H

    喜树次碱...........................................喜果甙
, 百拇医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果实披针形,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椭圆形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绉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内有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气微,味苦。
, 百拇医药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扁平细胞;中果皮为多列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维管束十数个,散列,外侧具纤维群,纤维壁厚,木化;内果皮为数列厚壁纤维。种皮细胞由棕色扁平细胞组成;鲜品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内充满内含物,干后萎缩。

    喜树果横切面简图(×45)

    理化鉴别

    样品制备:取样品粉末2g,用80%乙醇30ml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减压蒸去乙醇,放冷,滤过,滤液用含有10%乙醇的氯仿溶液提取,浓缩氯仿提取液,点样,并以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对照。吸附剂:硅胶G(青岛)。展开剂:氯仿-丙酮(7:3)。展距13cm。于紫外灯下(254nm)观察。
, 百拇医药
    喜树果薄层层析图谱

    S:a.10-羟基喜树碱 b.喜树酸

    1. 喜树果

    

[性味及功效]



    味苦涩,性寒;不毒。有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等功能。用于各种肿瘤,如胃癌、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淋巴肉瘤,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用量3~9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所含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11-羟基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及11-甲氧基喜树碱,动物试验表明,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喜树碱每日以1.2~2.0mg/kg注射7~10天,对脑瘤-22,艾氏腹水瘤皮下型,大鼠瓦克癌肉瘤-256及吉田肉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抑制率为33~66%。喜树碱与消瘤芥(AT-1258)及抗菌素B-599合并应用,对治疗艾氏腹水癌有协同作用,使腹水癌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运用放射自显术观察,喜树碱能明显抑制C14-腺嘌呤掺入小鼠腹水肝癌细胞的DNA和RNA内,对小鼠腹水肝癌细胞分裂的四期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出现较多的异常核分裂。
, 百拇医药
    喜树碱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造血功能的抑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尿,白细胞下降等。有些病例有严重的脱发,皮疹,腹泻及期外收缩,心悸等。羟基喜树碱和甲氧基喜树碱对多种动物肿瘤有比喜树碱更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性较小,目前已制成10-羟基喜树碱钠盐针剂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胃癌,肠癌,急性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附注]



    喜树的根、茎干、皮、叶、果实各部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并含喜树碱,过去多从根中提取喜树碱,近年来发现果实疗效最佳,毒性小,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含量最高,采集方便,又不损伤植株,故目前商品多收购果实,作为提取分离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原料。根还含喜树次碱,3,3′,4-0-三甲基鞣花酸及β-谷甾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