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Qianliguang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南方地区民间草药。商品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地上部分。
本品原名千里及,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说:"千里及藤生道旁篱落间,叶细而厚,宣湖间有之。"《证类本草》转引《图经本草》之言曰:"千里光生筠卅浅山及路旁,味苦甘寒无毒。叶似菊叶而长,枝干圆而青,背有毛,春生苗,秋生茎叶,有花黄色……退热,明目。"并附有筠卅千里光图,从图形来看确系藤生,和陈藏器所云之千里及基本一致。《滇南本草》与《本草纲目》亦均有本品的记录。《植物名实图考》谓:"千里及,《本草拾遗》始著录,《图经》千里光、千里及,形状如一,李时珍并之,良是。……今俚医用以治目,呼为九里明。"《滇南本草图谱》在讨论本品名称时说:"'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所云均指本品而言。
, http://www.100md.com
千里光 别名:九里明(浙江、四川、广东),九龙光(湖南),九里光(湖南、云南),黄花草(广西、湖南),黄花母(江西),九岭光(四川),千里及(广东)。
Senecio scandens Buch. -Ham. (S. chinensis DC.)--菊科Compositae
多年生草本,高1~5m。茎圆柱形,细长,折曲呈攀援状,略具棱线,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幼枝具短柔毛,后渐脱落。叶互生,有短柄,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戟形至截形,不分裂或有2至多个浅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缺刻状的齿牙,或呈微波状,或近于全缘;上面暗绿色,背面略浅,两面均有灰白色细柔毛,其中以背面主脉上较密。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及枝端排列成复总状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1~2cm,表面密被白毛,并疏生披针形苞片数片;总苞筒状,长5~7mm,总苞片1层,覆瓦状排列,苞片10~14,线状披针形,顶端尖,无毛或少有细毛,基部有较小的狭卵形至披针形小苞片数片;花托盘形,微凸;花冠异型,黄色,边缘1列为雌性舌状花,通常8朵,少数9~10朵,长9~10mm,宽约2mm,舌片顶端3裂,中央为管状花,约40朵,长6~7,先端5裂,近顶部膨大;花药连合;雄蕊5,基部箭形,药隔伸出;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长2~4mm,棕褐色,5棱,顶端具有一束白色冠毛,长约7mm。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 百拇医药
生于山坡、山脚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另外西北地区亦有分布。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集,以在花将开放时采集最宜,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
千里光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各地多自产自销。
全草中含有氢醌(Hydroquinone)、对羟基苯乙酸、香草酸(Vanillic acid)、水杨酸、胆碱。花中含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叶黄呋喃素(Flavoxanthin)。
, 百拇医药
也有报道千里光全草中含有大量的叶黄呋喃素、菊黄素及少量的β-胡萝卜素,还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甙、鞣质、酚类等,花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性状鉴别
全草长60~100cm,或切成2~3cm长的小段。茎呈圆柱形,直径2~7mm,表面深棕色或黄棕色,具细纵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卷缩破碎,展开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瘦果成熟时则露出白色冠毛。气微、味苦。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扁平,呈类长方形;栅栏组织为1列狭长细胞,排列整齐,海绵组织为多列细胞;下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上、下表皮均可见非腺毛。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维管束周围为薄壁细胞,靠近下表皮有2~4列厚角细胞。
千里光的横切面(×58)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薄,呈深波状弯曲,具多数气孔;气孔呈长圆形,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着生多数非腺毛,其中以叶脉处为多见;其下方为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比下表皮细胞略大,壁薄,呈微波状至波状弯曲,气孔少见,并有非腺毛;其下方为栅栏组织细胞。非腺毛由2~12个细胞组成,大多细长,少数短尖,长约至270μm,直径12~31μm,基部细胞膨大;大多弯曲,少数较平直,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中常含有淡黄色油状物;壁稍增厚,表面观可见壁上的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千里光叶表面观(×350)
1、2.下表皮表面观 3.叶上表皮表面观 4.非腺毛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取1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检查鞣质)
2. 取上述滤液滴于滤纸上,用浓氨水熏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明目、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伤寒、菌痢、大叶性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泄泻痢疾、痈肿疗毒、丹毒、癣疮、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熬膏涂。
, http://www.100md.com
体外试验表明,千里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八叠球菌和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也有很强的杀菌。本品所含的对羟基苯乙酸(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1. 据报道林荫千里光S. nemorensis L.全草中含大叶千里光碱(Macrophylline)及瓶草千里光碱(Sarracine)。此外千里光属中有多种植物也都含生物碱,其生物碱均为双稠吡咯啶(Phyrrolizidine)的衍生物,对人及家畜肝脏有毒性,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有报道千里光生物碱为致癌物质。
2. 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的带叶茎藤在江苏省苏州地区被当作"千里光"用。其茎有白色柔毛;三出复叶对生,小叶上部3裂,具2~3钝齿;花白色。本品味辛性温,能消食、止痢。
3. 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和茄科植物野海茄Solanum;aponica Nakai在浙江部分地区曾混作"千里光"收购使用。苦荬菜的叶缘作提琴状羽裂,复作细齿状,花黄色。野海茄的叶全缘或基部具2裂或戟形;花紫色或白色。, 百拇医药
[历史]
本品原名千里及,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说:"千里及藤生道旁篱落间,叶细而厚,宣湖间有之。"《证类本草》转引《图经本草》之言曰:"千里光生筠卅浅山及路旁,味苦甘寒无毒。叶似菊叶而长,枝干圆而青,背有毛,春生苗,秋生茎叶,有花黄色……退热,明目。"并附有筠卅千里光图,从图形来看确系藤生,和陈藏器所云之千里及基本一致。《滇南本草》与《本草纲目》亦均有本品的记录。《植物名实图考》谓:"千里及,《本草拾遗》始著录,《图经》千里光、千里及,形状如一,李时珍并之,良是。……今俚医用以治目,呼为九里明。"《滇南本草图谱》在讨论本品名称时说:"'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所云均指本品而言。
, http://www.100md.com
[原植物]
千里光 别名:九里明(浙江、四川、广东),九龙光(湖南),九里光(湖南、云南),黄花草(广西、湖南),黄花母(江西),九岭光(四川),千里及(广东)。
Senecio scandens Buch. -Ham. (S. chinensis DC.)--菊科Compositae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 百拇医药
生于山坡、山脚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另外西北地区亦有分布。
[采制]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集,以在花将开放时采集最宜,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
[药材及产销]
千里光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各地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全草中含有氢醌(Hydroquinone)、对羟基苯乙酸、香草酸(Vanillic acid)、水杨酸、胆碱。花中含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叶黄呋喃素(Flavoxanthin)。
, 百拇医药
也有报道千里光全草中含有大量的叶黄呋喃素、菊黄素及少量的β-胡萝卜素,还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甙、鞣质、酚类等,花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扁平,呈类长方形;栅栏组织为1列狭长细胞,排列整齐,海绵组织为多列细胞;下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上、下表皮均可见非腺毛。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维管束周围为薄壁细胞,靠近下表皮有2~4列厚角细胞。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
千里光的横切面(×58)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薄,呈深波状弯曲,具多数气孔;气孔呈长圆形,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着生多数非腺毛,其中以叶脉处为多见;其下方为疏松的海绵组织细胞。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比下表皮细胞略大,壁薄,呈微波状至波状弯曲,气孔少见,并有非腺毛;其下方为栅栏组织细胞。非腺毛由2~12个细胞组成,大多细长,少数短尖,长约至270μm,直径12~31μm,基部细胞膨大;大多弯曲,少数较平直,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中常含有淡黄色油状物;壁稍增厚,表面观可见壁上的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
千里光叶表面观(×350)
1、2.下表皮表面观 3.叶上表皮表面观 4.非腺毛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取1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检查鞣质)
2. 取上述滤液滴于滤纸上,用浓氨水熏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明目、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伤寒、菌痢、大叶性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泄泻痢疾、痈肿疗毒、丹毒、癣疮、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熬膏涂。
, http://www.100md.com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体外试验表明,千里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八叠球菌和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也有很强的杀菌。本品所含的对羟基苯乙酸(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附注]
1. 据报道林荫千里光S. nemorensis L.全草中含大叶千里光碱(Macrophylline)及瓶草千里光碱(Sarracine)。此外千里光属中有多种植物也都含生物碱,其生物碱均为双稠吡咯啶(Phyrrolizidine)的衍生物,对人及家畜肝脏有毒性,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有报道千里光生物碱为致癌物质。
2. 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的带叶茎藤在江苏省苏州地区被当作"千里光"用。其茎有白色柔毛;三出复叶对生,小叶上部3裂,具2~3钝齿;花白色。本品味辛性温,能消食、止痢。
3. 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和茄科植物野海茄Solanum;aponica Nakai在浙江部分地区曾混作"千里光"收购使用。苦荬菜的叶缘作提琴状羽裂,复作细齿状,花黄色。野海茄的叶全缘或基部具2裂或戟形;花紫色或白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