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t——糖尿病的后备军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0.6%增至目前的3.2%,现有大约3000多万糖尿病患者。此外,还有几乎同等数量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作为“后备役部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糖尿病大军当中。
IGT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增高,而空腹血糖正常。以往临床常用的测定空腹血糖的办法,对发现早期糖尿病和IGT的敏感性较差,容易造成漏诊。故目前主张在确认IGT或糖尿病时,应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血糖。IGT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正常,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升,小于11毫摩尔/升。若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则为糖耐量正常;若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则为糖尿病。
在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临床医生)看来,IGT不够条件诊断为糖尿病,也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对其抱着不重视、不干预的消极态度。现已知道,几乎所有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糖尿病之前,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IGT)”阶段。IGT的自然发展趋势是:1/3转变为糖尿病,1/3维持原状,1/3转为糖耐量正常。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通过对IGT的干预治疗,可以防止其逐步向糖尿病转化。
基于IGT和糖尿病的关系,对人群进行IGT普查及干预非常必要。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血脂高者,肥胖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4千克以上巨大婴儿者,嗜好烟酒者等高危人群,应列为重点普查对象。
对IGT的干预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两方面:
一是非药物干预。可简单归纳为4个“点”:①多学点,增加自己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少吃点,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不大吃大喝;③多动点,增加体力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④放松点,力求做到乐观豁达,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二是药物干预。国际上推荐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二甲双胍,这两类药物能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β细胞,纠正糖耐量异常,而且不会引起低血糖及体重增加。, http://www.100md.com
IGT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增高,而空腹血糖正常。以往临床常用的测定空腹血糖的办法,对发现早期糖尿病和IGT的敏感性较差,容易造成漏诊。故目前主张在确认IGT或糖尿病时,应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血糖。IGT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正常,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升,小于11毫摩尔/升。若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则为糖耐量正常;若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则为糖尿病。
在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临床医生)看来,IGT不够条件诊断为糖尿病,也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对其抱着不重视、不干预的消极态度。现已知道,几乎所有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糖尿病之前,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IGT)”阶段。IGT的自然发展趋势是:1/3转变为糖尿病,1/3维持原状,1/3转为糖耐量正常。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通过对IGT的干预治疗,可以防止其逐步向糖尿病转化。
基于IGT和糖尿病的关系,对人群进行IGT普查及干预非常必要。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血脂高者,肥胖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4千克以上巨大婴儿者,嗜好烟酒者等高危人群,应列为重点普查对象。
对IGT的干预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两方面:
一是非药物干预。可简单归纳为4个“点”:①多学点,增加自己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少吃点,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不大吃大喝;③多动点,增加体力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④放松点,力求做到乐观豁达,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二是药物干预。国际上推荐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二甲双胍,这两类药物能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β细胞,纠正糖耐量异常,而且不会引起低血糖及体重增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