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奇谈医:锅巴焦
虽然《本草纲目》不载,民间以焦锅巴入药则久矣。此物有和中、健脾、消食、止泻之功,或以水煮成焦锅巴粥,则焦苦之味全无,竟成焦香可口之味;或以之为细末,1日3次,每次1勺(约10g),开水送服,其效奇佳,不花一钱,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地用,勿以其为寻常易得之物而轻贱之。
解放前,吾乡有一位姓高的,在成都做生意蚀了本,搭“黄鱼”车到了绵阳,两手空空,颇以没有回家的路费发愁,忽然听说当地许多小孩子患腹泻,延医吃药,全然不效。他灵机一动,想起蒲辅周先生告诉他的一个单方来,便在饭铺里讨些焦锅巴,晒干,研细,包成10g一包的小包,沿街叫买,居然吃一个,好一个。他由此而赚到路费,风风光光地回了梓潼。
《蒲辅周医疗经验》(1976,人卫版)载:黄金膏(又名锅焦丸),即以焦锅巴为主药,辅以山楂、神曲、砂仁、鸡内金、莲子之类,谓“此方性味和平,无论男女老幼,中虚脾弱,肌肉消瘦,久患下利(腹泻),或大便不成形,俱可久服”。由此可证上属传闻是有其依据的。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也有一张方子叫“玉露霜”,用陈米锅焦500g,炒白术60g,陈皮45g,莲肉、苡米各120g,糯米、绿豆各500g,均炒熟,研粉,每服60g,1日2~3次,滚开水调服,主治老人脾虚气弱,食少便溏。与叶天士同时的缪遵义的“四五培元粉”(百合、芡实、山药、莲肉、苡米、谷芽、麦芽、神曲、砂仁、粳米、焦饭滞)也用它(见《清代秘本医书四种·松心医案笔记》)。
锅巴焦入菜,即有名的“锅巴肉片”,这道菜又称做“天下第一菜”。其做法是将锅巴焦糊的部分温水浸后除去,晾干,放油锅中炸酥,然后迅速地浇上肉片、滋汁——哗啦啦一声,香味四溢。于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生活在大后方的生性幽默的四川人,又给这道菜另起了一个名字:“轰炸东京”。, 百拇医药(封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