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心理护理 > 脑死亡
编号:224316
“脑死亡”挑战医学伦理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0日 人民日报
     近日,有关部门首次披露了《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备受争议的“脑死亡”终于被推到了前台。这一新的死亡观,必将给医疗技术、道德伦理和相关法规带来深远的影响。

    “脑死”比“心死”更科学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对“脑死亡”的定义为: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中国人自古以来把“脉短、气绝”作为死亡的典型征兆,现在大多数人还无法接受有心跳、能呼吸的亲人被医生判为“死亡”。

    临床发现,以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标准判定的“死者”,死而重生的例子不少,而脑死亡是不可挽救的死亡。日本曾对747例脑死亡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停用呼吸机后,所有病例最终停止心跳。脑死亡一般发生在心脏停搏之前,这时人的大脑皮层和脑干的神经细胞已经死亡,而死亡的神经细胞不可能复活。为什么常常出现这种现象:脑已经死亡,而心脏还在跳动?这是因为心脏虽然也受大脑的支配和调节,但它是一个自主性较强的脏器,拥有一套独立的指挥心肌收缩舒张的起搏、传导系统。脑死亡后,在接受人工呼吸等支持的情况下,心脏仍能跳动,并保持全身的血液循环。但是,由于大脑无法复苏,这种心跳不再具有生命意义。
, 百拇医药
    据上海华山医院杨涵铭教授介绍,判断“脑死亡”有一套相当严格的程序。首先,要排除一部分病例,如6岁以下儿童、体温低于32摄氏度者、脏器衰竭病人、中毒病人等。此外,确定脑死亡还要符合一系列相关指征,比如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等。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立有正式的法律条文,承认脑死亡是宣布死亡的依据。这些国家对脑死亡者有明确规定,即在排除病人处于低温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的影响的前提下,自主呼吸停止,经医院抢救观察至少1小时仍无自主呼吸,没有自动或继发于疼痛刺激的活动,双侧瞳孔扩大、固定,无任何神经反射活动,脑电图显示脑电波消失或呈水平线,所有上述状况在24小时内无变化,虽然心脏在跳动,就可宣布死亡。

    宣布“脑死亡”的医院和医生也必须具有相关的资格认证或者执照。医院必须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且须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来批准脑死亡诊断,或递交卫生部门审批通过。诊断脑死亡时,必须有两名以上医生,一名主治医生和一名神经科医生。同时,与脏器移植有关的医生应该回避。
, 百拇医药
    杨涵铭教授强调,“植物人”与“脑死亡”是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植物人”苏醒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端,这也经常被引用来质疑或者反对“脑死亡”。其实,“植物人”的大脑没有死亡,有脑干反应,有自主呼吸,能够消化食物,并且有苏醒的可能。而“脑死亡”者,没有脑干反应,没有自主呼吸,只有在呼吸机等仪器的帮助下才能维持心跳和呼吸,大脑萎缩、腐烂,无法复生。

    意义远不限于器官移植

    曾有媒体报道,中科院院士、中国器官移植创始人之一裘法祖教授认为,我国如能实行“脑死亡”,将脑死亡者作为器官来源,将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新生。器官移植果真是“脑死亡”的最大受益者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移植泌尿科主任、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主任谭建明教授认为,脑死亡观念的确立对医学发展有积极意义,特别有利于推动器官移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器官移植的现状并不会因此得到根本性改观。据介绍,我国每年新增需要肾移植的病人20余万,而每年只有5000例病人能够找到合适的供体,约占总数的2%。目前,99%的移植供体来自尸体移植。“脑死亡”在临床上极罕见,据国外资料统计只有1%,相对巨大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即使在“脑死亡”观念十分普及的美国,99%持驾驶执照者同意捐献器官,每年也只能实施2万例肾移植手术,而新登记的肾移植患者多达40万。
, http://www.100md.com
    此外,我国大众对“脑死亡”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据专家们推算,要中国老百姓认同“脑死亡”并愿意捐赠器官,估计还需要10年的时间。谭教授算了一笔账:肾移植手术一次花费5万至10万元,5年后的存活率高达85%,此后每年的医疗费用将降至5000元,恢复健康总共花费15万元左右。得不到肾移植的病人只能依靠血透维持生命,5年最少花费50万元,且5年存活率只有50%。如果“脑死亡”者自愿捐献脏器,必然利国利民。

    谭教授指出,在我国,“脑死亡”立法虽最先由器官移植界提出,但就其社会意义来说,器官移植应该排在最后一位。新出台的标准,还赋予了公众选择权,亲属可以选择继续抢救或者放弃,同意或者拒绝器官移植。

    相关法律有待完善

    “脑死亡”标准的出台,也对现有法律提出了挑战。我国法律对死亡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是遵循医学的解释。在“脑死亡”没有得到法律认可前,医生放弃对“脑死亡”者的抢救,可能被视为谋杀或不作为。

    此外,“脑死亡”诊断标准出台后,由死亡产生的一些法律权利,如遗产继承等,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百拇医药(钟铮 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