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24510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及治疗变迁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44期
    

    1991年我国进行的第3次全国血压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1.28%。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众多,但控制率却非常低。1991年普查全国高血压平均控制率不足5%,城市控制率略高,为20%左右,形势严峻。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WHO提出了三阶梯治疗方案,当时由于条件所限,仅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几类药物可供选择。后来随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的出现,1987年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入第二阶段,即“随意阶梯治疗”,第一阶梯是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四种降压药物的任意一种。如果经治疗未达到目标血压值,可换用其他种类药物,但建议换药的同时停用第一阶梯服用的药物,即鼓励每天仅服用一种降压药物。但这势必会造成患者往返多次就诊,且达标时要经过多次反复尝试,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下降。

    近年推出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药物如氯沙坦/氢氯噻嗪片(海捷亚),特点是组分单药剂量小,而且,目前已有两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了海捷亚的疗效:第一个是LIIFE研究,结果氯沙坦与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相比,可降低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另一项RENAAL研究证实,对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氯沙坦可显著降低肾衰的危险性。

    近日WHO在一个文件中提到,推荐将小剂量固定配方降压药物作为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并且这种复方制剂最好能具有其他治疗作用,如降血压的同时也能降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等。这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特殊意义。, http://www.100md.com(刘力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