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中药企业
编号:224982
争创一流的中药科研机构——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58期
     不久前,日本津村株式会社一行5人来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与该所洽谈投资500万日元,合作进行中草药的应用基础性研究,日方投资,我方主要承担研究工作。这不过是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与津村株式会社16年来长期合作的项目之一。除此而外,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与韩国、西欧等国家的合作项目还很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研究所在中药研究方面的不同凡响。

    记者日前来到了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30年,前身系原国民政府工商部中央工业实验所,1958年更名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中药专门研究机构,1997年整体由重庆市迁至四川省成都市。

    该所科研处副处长雷勇向记者介绍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是全国同行业中学科专业最齐全的研究所之一,设有生药室、药化研究室、药理毒理研究室、制剂室、动物实验室、信息中心、中心仪器室、《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编辑部、中试基地等研究部门。其中,药化研究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0年批准的首批三级实验室之一;药理毒理研究室1987年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准为能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第一、二、三阶段实验的单位;SPF动物实验室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该所还设有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四川省中药新药筛选与药理研究中心”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GLP)、藏药研究开发中心等。
, 百拇医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科技成果的转让率达到100%,并且正在研究中的项目也被中外企业预购一空。当记者问到“为什么研究所所有的课题都能顺利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时,雷勇说,这牵涉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项目的目标性选择,其二是对项目负责人的开放式管理。该所有一个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对科研项目从严把关,认真评审,面向市场,不具备“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的成果,决不列入推广范围,先进性即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并且属于国内市场首创,成熟性即性能稳定,数量可重复,能达到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技术资料齐全,实用性即市场急需,适销对路,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该所对成果实行“三包”,即包产品技术研究的可靠性和技术资料齐全,包生产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培训技术人员,包试生产3批合格产品,并根据成果的技术含量,选择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凡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达不到要求,出高价也不转让,从而保证既让买方从中受益,又能充分发挥成果优势,另外,他们还同全国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业务联系,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各省区的成果推广网络。在对项目进行严格的优选劣汰的同时,该所还对项目负责人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雷勇向记者进一步说明,该所实行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后,在科研项目引入了两大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首席专家不搞行政任命,任何人只要申报课题,立项批准成立课题组,就享有了首席专家的权利。结题后课题组自行解散,首席专家也不再存在。由于首席专家与普通科研人员在学术地位和收入上拉开了差距,激发了科研人员深入市场调研、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争当首席专家的积极性。二是引进课题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和单列管理的经营机制,将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承担的课题所获得的效益结合起来,促进科研人员重视成本核算,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 百拇医药
    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占不到该所全部科研经费的10%,但是,该所与太极集团、沈阳飞龙、扬子江药业、康迪等20家省内外大型药业实体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每年签订技术咨询项目20余项,获经费100余万元。1994年以来,该所科技成果转让总收入超过8000万元,科研经费到位额快速增长,1997年为230万元,1998年为620万元,1999年达到1100万元,近两年仍然持续增长,已达到人均科研经费超过10万元。1980年以来,由该所牵头负责开发研究的新药以及食品、保健品,已有50余个获得生产批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紫杉醇注射液、热毒平胶囊等。该所还承担了多项各类科研项目,如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紫杉醇注射液工业化大生产工艺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风湿平的研究”、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项目“小柴胡汤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以及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技术“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提取新工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芍甘多苷胶的研制”等。, 百拇医药(杨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