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25531
北京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首次公布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45期
     本报讯 最近1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1岁,人口死亡率波动在6‰左右,其中低年龄组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处在35~54岁年龄组的中年人死亡率明显上升,老年人的死亡比重继续上升。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市居民死因统计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上述情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中心报告,北京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从1991年的74.40岁增加到75.47岁。10年间北京市婴儿死亡率下降13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147%,而处在生命最健壮时期的青壮年的死亡率却呈增长趋势,其中35~54岁年龄组的死亡率从158/10万上升到251/10万,上升幅度高达58.5%。北京近10年死因统计资料显示,意外伤害、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是造成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其中,35~44岁人群的前3位死因是意外伤害、恶性肿瘤、心脏病,其构成比例分别占25.32%、24.60%和13.80%;45~54岁人群则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构成比例分别占26.96%、21.25%和18.73%。

    有关专家对过去10年北京市死因谱的变化描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死亡总数的60%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死率逐年上升,10年间上升了18%,其中糖尿病上升幅度最大,10年上升了133%;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远郊区县高于城区。与1991年相比,2000年北京市居民前5位死因的顺序依然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只是前3种病的死因构成分别从23.72%、18.81%、16.99%上升到26.76%、22.71%、19.14%,后两种分别从15.11%、6.14%下降到11.02%、5.70%。

    灵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