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25544
心血管血栓的溶栓抗栓治疗及血栓防治研讨会摘要——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45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和间歇跛行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个系列过程。其上游是多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的流行;危险因素导致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CS)。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我们需要形成四条防线:

    防发病,即一级预防——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防事件——预防和减少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等可能致残或致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一是要注意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二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有利于斑块稳定,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更有效地抗血小板和抗栓。

    防后果——一旦发生AMI等严重事件,如发生ST段抬高的AMI,应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心肌,挽救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抗栓而不溶栓;应对这类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对高危病人应及早干预。抗栓应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抗凝血酶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对需行PCI的高危病人,可用静脉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为了使抗血小板药物更快起作用,阿司匹林的首剂量不宜低于150 mg,氯吡格雷首剂量不宜低于300 mg。低分子肝素(如速碧林®)至少与静脉肝素(监测aPTT)等效。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ARIXTRA(戊聚糖)可能具有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

    防复发,即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无栓防栓,有栓防后果,栓后防再栓;只有综合防治,才能长治久安。, 百拇医药(胡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