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动物类 > 夜明砂 > 正文
编号:228527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

    夜明砂

    【拼 音】

    YEMINGSHA

    【英文名】

    Bat Dung

    【来 源】

    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

    【功 效】

    清热明目,散血消积,软坚散结。

    【主 治】

    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

    【性味归经

    辛,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无毒。”

    入肝经。①《纲目》:“厥阴肝经血分。”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l~3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

    《得配本草》:“产妇禁用。”

    【药物配伍】

    《本草经集注》:“恶白蔹白薇。”配密蒙花,清肝明目,消翳障;配晚蚕砂,清肝化瘀;配猪胆汁,清肝明目;配乳香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别 名】

    天鼠屎、鼠法、石肝(《本经》),黑砂星(《纲目》),檐老鼠屎(《江西中药》)

    【处方名】

    夜明砂、天鼠屎、天鼠粪

    【商品名】

    夜明砂、蝙蝠屎,以质轻、干燥、色棕褐、无泥沙等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全国大部分山区均产。主产浙江、江西、江苏、广西、河南、甘肃、辽宁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宜。到山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净杂质,晒干。

    【拉丁名】

    药材Faeces Vespertilionis原动物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簸去泥砂,或漂洗后晒干。《纲目》:“凡采得以水淘去灰上恶气,取细砂晒干焙用。”

    【考 证】

    出自《日华子本草》。

    【生药材鉴定】

    为长椭圆形颗粒,两头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身干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亮点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含尿素、尿酸、胆甾醇及少量维生素A等。 含灰分63%、总氮3.28%、氨0.47%、尿素0.52%、尿酸0.33%及微量维生素A。还含有磷酸盐、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