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粮食豆类 > 赤豆(红豆、赤小豆)
编号:235568
赤小豆
http://www.100md.com 葫芦网中草药专业资讯网
     [别名]

    红小豆

    [概述]

    红小豆,又叫赤小豆、赤豆、饭豆,可作粮食,也可作小食品(制豆沙馅、小豆粥等),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据史料记载,我国红小豆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书《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红小豆的药用记载。而在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则已有关于红小豆栽培管理等一整套论述。食用上主要用做豆沙、中西糕点及各种小食品。

    [来源]

    [形态特征]

    [生境分布]

    [栽培要点]

    [采集加工]

    [化学成分]

    [营养成分]

    水分9.0克、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热量337千卡、粗纤维4.6克、灰分3.2克、钙76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胡萝卜素0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菸硷酸2.1毫克、抗坏血酸0毫克。

    [营养分析]

    红小豆性甘、酸、平,富含蛋白质、淀粉、钙、B族维生素,铁、磷含量也较高,能清热毒,放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常用于治疗一切痈疽肿毒。《本草经》中说红小豆可"下水肿,排痈肿浓血"。李时珍把红小豆称为"心之谷,,因红小豆中含有一种皂草苷物质,具有通便、利尿、消肿之功能,对于心脏病或肾脏病患者大有补益。《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记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了痄腮。道士赞宁取红小豆70粒,捣烂为末,敷患处而愈。现代医学认为,红小豆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等症,因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药理作用]

    [性味功能]

    [主治]

    [用法用量]

    [附方]

    [食用验方]

    1. 产妇乳汁少:用红小豆100克煮粥服用。或以红小豆250克煮汤,去豆饮汤,连用3~5日,即可见效。

    2. 贪血面目浮肿、肾炎水肿:红小豆250克煮汤服用,连服数日。夏季可将豆汤冰镇服之。

    3. 脚气水肿:红小豆125克、冬瓜250克,同煮汤,饮之。

    4. 痄腮:将红小豆捣碎研成末,用鸡蛋清或醋调之敷于患处。

    5. 妊娠水肿:红小豆100克,鲫鱼250克,加水用旺火炖烂服之,5~7天即可见效。

    6. 痔疮下血:红小豆500克,加入醋1000毫升同煮。豆熟后捞出晒干,将干豆浸入剩下的醋中,再捞出晒干….如此反复,直至将醋吸尽。最后将干豆捣碎研末,用黄酒送服,每次3克,每日3次。

    7. 麻疹:取红小豆、绿豆、黑豆及甘草各等份,先将三豆一并煮熟,捞出晒干。与适量甘草共研为细末,开水冲服。1岁童每服3克、2岁每服6克、3岁每服9克,每日3次,连服1周,对麻疹有预防作用。

    [附注]

    1. 据经验药用红小豆以豆粒硬小、外皮赤褐色者为好。大而鲜红者治病效力较低。

    2. 一种红豆(又名相思豆、鸡母珠、鸡骨草豆),与赤小豆外形相似,但前者外观为半粒红(色泽为大红)、半粒黑(或有黑斑),含有毒蛋白,不可内服;赤小豆为全粒红(色泽偏于紫红),可食,切勿将红豆当红小豆误用。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

    2. 《家庭食品全书》

    最后修正日期:2000/08/24 PM 10:00:1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