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丁香
http://www.100md.com
葫芦网中草药专业资讯网
本文的 [附方] 项所有的 [黄] 字为病字旁加黄
[别名]
水香蕉,针铜射,金龙麝(台湾),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
[来源]
为柳叶菜科(Onagraceae)植物水丁香 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Jussiaea suffruticosa L.;Oenothera octovalvis Jacq.]的全草或嫩叶。
[形态特征]
亚灌木状草本,高0.3~1m。茎直立,稍具纵棱,幼时绿色,老时变红色,茎上部中空,全株被柔毛。叶互生;几无柄;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15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密被柔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近无梗;萼筒线形,萼片4,长卵形,长6~15mm,具3脉,宿存;花瓣4,黄色,倒卵形,先端微凹,具4对明显脉纹,长8~10mm:雄蕊8;子房下位,柱头头状。蒴果圆柱形,绿色或淡紫色,长2~5m,直径约5mm,被毛,具棱,棱间开裂;种子多数,近半球形,种脊明显。花期7~10月。
, 百拇医药
水丁香--植株近拍
水丁香--一般植株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路旁、田边、荒地、潮湿草地。
[栽培要点]
野生品,目前无人栽培。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百拇医药
[性味功能]
味苦、微辛,性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
主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高血压,水肿,湿热泻痢,淋痛,白浊,带下,乳痈,疔疮肿毒,痔疮,烫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或烧灰调涂;或煎汤洗。
[附方]
1. 治感冒发热:
水秧草、野甘草各30g。水煎服。
2. 治喉痛,喉蛾:
, http://www.100md.com
水丁香叶,擂盐成丸,含口内。
3. 治咽喉肿痛:
水秧草15~30g,红根白毛倒提壶15g。水煎服。
4. 治高血压:
水丁香叶110~150g。炖冰糖服。
5. 治水肿:
鲜水丁香全草60g。煎水服。
6. 治肾脏炎:
水丁香叶煎冰糖服。或以叶研末,以末4g调鸡蛋,苦茶油炒鸭蛋服。
7. 治气胀,腹泻:
, 百拇医药 水秧草30g,大叶南木香15g,五楞金刚叶2片。水煎服。
8. 治湿热腹泻:
水丁香30g。水煎服。
9. 治痢疾:
水丁香、翻白草、地蜂子各15g。水煎服。
10. 治热淋:
水丁香、木通各30g。水煎服。
11. 治湿热带下:
鲜水丁香全草、鸡冠花各30g。水煎服。
12. 治颜面生疔:
水丁香心、鸡舌痨及红糖(各适量),敷患部。
, 百拇医药
13. 治颜面丹毒,红痒肿痛:
水丁香心、马蓼、虎咬黄、鼠尾黄、水洋波叶各20g。水煎服。
14. 治痨疮:
毛草龙、鬼针草、漆树根各30g,猪大肠酌量。炖服。
15. 治烫火伤:
取水丁香叶烧灰,调茶油,搽患处。并用水丁香根煎水内服,以消炎。
16. 治脚气、水肿:
取根,晒干,研末,和鸡蛋清,涂草纸上,贴脚气、水肿
17. 利水:
水丁香头、牛蔡鼻草各60gm,青仁乌豆40gm,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18. 治水肿:
水丁香头、水煎汁,炖青仁乌豆服。
19. 利水,固肾:
水丁香、丁竖杇、小本山葡萄各20gm。水煎服。
20. 治肾脏病:
水丁香头、丁坚污、番麦须各40gm,先用苦茶油炒,水煎汁,炖猪肝服。
21. 治肾脏炎水肿:
水丁香、咸丰草头、白田乌草、青仁乌豆、丁坚朽、咸丰草头各40gm。炒苦茶油。炖猪肝服。
22. 治水肿、膀胱炎、肾脏炎:
水丁香头、丁坚朽、五筋草、生毛将军各40gm,炖冰糖服。或去五筋草,各40gm,炖赤肉,或用苦茶油炒猪肝服。
, http://www.100md.com
23. 治高血压:
水丁香、藤根、苦瓜根、蔡鼻草各40gm。水煎服。
24. 治痢疾、赤痢、特效:
水丁香(金龙麝)头、风尾草、乳仔草、乌支仔菜头各40gm。煎冰糖服。
25. 敷疔:
水丁香心、白丁仔草、鸡舌黄、炮仔草等鲜品,捣敷。
26. 治颜面生疔:
水丁香心、鸡舌黄及红糖共捣,敷患部,有消肿退黄之效。
27. 治面部红痒肿痛(颜面丹毒):
水丁香心、马蓼、虎咬黄、鼠尾黄、水洋波叶各20gm,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28. 敷痈疽:
水丁香叶、秤饭藤叶、乌支仔菜叶、咸丰草叶、蟳公菜叶共捣。敷患处。疔:另外加三脚别。痈:另可加兔仔菜。
29. 敷痈疽:
水丁香叶、乌支仔菜叶、咸丰草叶、蟳公菜叶,兔仔菜、埔银叶。共捣敷。
30. 治汤火伤:
取叶烧灰,调茶油,搽患处。并用其根煎水,内服以消炎。
31. 敷疔:
水丁香叶、鸭舌黄等鲜草捣敷。
[附注]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
2. 《中华本草》
3. 《台湾植物药材志》, http://www.100md.com
[别名]
水香蕉,针铜射,金龙麝(台湾),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
[来源]
为柳叶菜科(Onagraceae)植物水丁香 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Jussiaea suffruticosa L.;Oenothera octovalvis Jacq.]的全草或嫩叶。
[形态特征]
亚灌木状草本,高0.3~1m。茎直立,稍具纵棱,幼时绿色,老时变红色,茎上部中空,全株被柔毛。叶互生;几无柄;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15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密被柔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近无梗;萼筒线形,萼片4,长卵形,长6~15mm,具3脉,宿存;花瓣4,黄色,倒卵形,先端微凹,具4对明显脉纹,长8~10mm:雄蕊8;子房下位,柱头头状。蒴果圆柱形,绿色或淡紫色,长2~5m,直径约5mm,被毛,具棱,棱间开裂;种子多数,近半球形,种脊明显。花期7~10月。
, 百拇医药
水丁香--植株近拍
水丁香--一般植株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路旁、田边、荒地、潮湿草地。
[栽培要点]
野生品,目前无人栽培。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百拇医药
[性味功能]
味苦、微辛,性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
主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高血压,水肿,湿热泻痢,淋痛,白浊,带下,乳痈,疔疮肿毒,痔疮,烫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或烧灰调涂;或煎汤洗。
[附方]
1. 治感冒发热:
水秧草、野甘草各30g。水煎服。
2. 治喉痛,喉蛾:
, http://www.100md.com
水丁香叶,擂盐成丸,含口内。
3. 治咽喉肿痛:
水秧草15~30g,红根白毛倒提壶15g。水煎服。
4. 治高血压:
水丁香叶110~150g。炖冰糖服。
5. 治水肿:
鲜水丁香全草60g。煎水服。
6. 治肾脏炎:
水丁香叶煎冰糖服。或以叶研末,以末4g调鸡蛋,苦茶油炒鸭蛋服。
7. 治气胀,腹泻:
, 百拇医药 水秧草30g,大叶南木香15g,五楞金刚叶2片。水煎服。
8. 治湿热腹泻:
水丁香30g。水煎服。
9. 治痢疾:
水丁香、翻白草、地蜂子各15g。水煎服。
10. 治热淋:
水丁香、木通各30g。水煎服。
11. 治湿热带下:
鲜水丁香全草、鸡冠花各30g。水煎服。
12. 治颜面生疔:
水丁香心、鸡舌痨及红糖(各适量),敷患部。
, 百拇医药
13. 治颜面丹毒,红痒肿痛:
水丁香心、马蓼、虎咬黄、鼠尾黄、水洋波叶各20g。水煎服。
14. 治痨疮:
毛草龙、鬼针草、漆树根各30g,猪大肠酌量。炖服。
15. 治烫火伤:
取水丁香叶烧灰,调茶油,搽患处。并用水丁香根煎水内服,以消炎。
16. 治脚气、水肿:
取根,晒干,研末,和鸡蛋清,涂草纸上,贴脚气、水肿
17. 利水:
水丁香头、牛蔡鼻草各60gm,青仁乌豆40gm,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18. 治水肿:
水丁香头、水煎汁,炖青仁乌豆服。
19. 利水,固肾:
水丁香、丁竖杇、小本山葡萄各20gm。水煎服。
20. 治肾脏病:
水丁香头、丁坚污、番麦须各40gm,先用苦茶油炒,水煎汁,炖猪肝服。
21. 治肾脏炎水肿:
水丁香、咸丰草头、白田乌草、青仁乌豆、丁坚朽、咸丰草头各40gm。炒苦茶油。炖猪肝服。
22. 治水肿、膀胱炎、肾脏炎:
水丁香头、丁坚朽、五筋草、生毛将军各40gm,炖冰糖服。或去五筋草,各40gm,炖赤肉,或用苦茶油炒猪肝服。
, http://www.100md.com
23. 治高血压:
水丁香、藤根、苦瓜根、蔡鼻草各40gm。水煎服。
24. 治痢疾、赤痢、特效:
水丁香(金龙麝)头、风尾草、乳仔草、乌支仔菜头各40gm。煎冰糖服。
25. 敷疔:
水丁香心、白丁仔草、鸡舌黄、炮仔草等鲜品,捣敷。
26. 治颜面生疔:
水丁香心、鸡舌黄及红糖共捣,敷患部,有消肿退黄之效。
27. 治面部红痒肿痛(颜面丹毒):
水丁香心、马蓼、虎咬黄、鼠尾黄、水洋波叶各20gm,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28. 敷痈疽:
水丁香叶、秤饭藤叶、乌支仔菜叶、咸丰草叶、蟳公菜叶共捣。敷患处。疔:另外加三脚别。痈:另可加兔仔菜。
29. 敷痈疽:
水丁香叶、乌支仔菜叶、咸丰草叶、蟳公菜叶,兔仔菜、埔银叶。共捣敷。
30. 治汤火伤:
取叶烧灰,调茶油,搽患处。并用其根煎水,内服以消炎。
31. 敷疔:
水丁香叶、鸭舌黄等鲜草捣敷。
[附注]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
2. 《中华本草》
3. 《台湾植物药材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