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草
http://www.100md.com
葫芦网中草药专业资讯网
[别名]
含风草、刺查某、虾公夹仔、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
[来源]
为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咸丰草Bidens pilosa L.及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下部稍带淡紫色,茎枝幼时被短绵毛或无毛。下部及中部的叶对生,两面略具短毛,有长柄,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具细尖齿或钝齿;上部叶互生,较小,一回羽状分裂。秋季开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和叶腋,有长梗;边缘有少数黄白色舌状花,中央有多数黄色管状花。瘦果长条形,黄褐色,有3~4棱,顶端有针状冠毛3~4条,具倒刺。
, http://www.100md.com
2. 咸丰草Bidens pilosa L
与上种不同之处在于本种叶片位于茎中部的通常3出,或少有5裂,两侧的裂片具短柄,边缘呈锯齿状。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缺,管状花黄褐色。瘦果条形,黑色,4棱。
咸丰草
鬼针草
, http://www.100md.com
鬼针草
大花咸丰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田园、荒地。
[栽培要点]
都是野生品,目前无人栽培。
[采集加工]
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
鬼针草含水杨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及脂肪酸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2. 本品提取物对ADF及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便解聚速率明显加快,还明显延长胶原引起聚集前的潜伏期。
[性味功能]
苦,平。清热解毒,祛风活血。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肠炎,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
, 百拇医药
1.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刺针草75克,连钱草60克,水煎服。
2. 急性胃肠炎:
刺针草15~30克,车前草9克。水煎服。呕吐加生姜5片,腹痛加酒麴2个。
3. 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1)刺针草3~15克,水煎2次,分2~4次服,吐加生姜2片,泻加车前草6克。(2)刺针草鲜草3~5株,水煎浓汁,连渣放在桶内,趁热薰洗患儿双脚,一般薰洗3~4次,每次薰洗约5分钟。1~5岁薰洗脚心,6~15岁薰洗到脚面;腹泻严重者,薰洗部位可适当上升至腿。
4. 急性阑尾炎:
刺针草60~120克,水煎,每日2剂,4次分服。
5. 疖肿:
刺针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2~3天后,外搽局部。
[附注]
1. 台湾目前最容易见到的是外来种(据说是蜂农从日本的琉球引进的大花咸丰草,目前已占满全台湾。
2. 鬼针草已相当少见其族群,咸丰草则还有部份族群存在。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http://www.100md.com
含风草、刺查某、虾公夹仔、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
[来源]
为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咸丰草Bidens pilosa L.及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下部稍带淡紫色,茎枝幼时被短绵毛或无毛。下部及中部的叶对生,两面略具短毛,有长柄,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具细尖齿或钝齿;上部叶互生,较小,一回羽状分裂。秋季开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和叶腋,有长梗;边缘有少数黄白色舌状花,中央有多数黄色管状花。瘦果长条形,黄褐色,有3~4棱,顶端有针状冠毛3~4条,具倒刺。
, http://www.100md.com
2. 咸丰草Bidens pilosa L
与上种不同之处在于本种叶片位于茎中部的通常3出,或少有5裂,两侧的裂片具短柄,边缘呈锯齿状。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缺,管状花黄褐色。瘦果条形,黑色,4棱。
咸丰草
鬼针草
, http://www.100md.com
鬼针草
大花咸丰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田园、荒地。
[栽培要点]
都是野生品,目前无人栽培。
[采集加工]
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
鬼针草含水杨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及脂肪酸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2. 本品提取物对ADF及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便解聚速率明显加快,还明显延长胶原引起聚集前的潜伏期。
[性味功能]
苦,平。清热解毒,祛风活血。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肠炎,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
, 百拇医药
1.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刺针草75克,连钱草60克,水煎服。
2. 急性胃肠炎:
刺针草15~30克,车前草9克。水煎服。呕吐加生姜5片,腹痛加酒麴2个。
3. 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1)刺针草3~15克,水煎2次,分2~4次服,吐加生姜2片,泻加车前草6克。(2)刺针草鲜草3~5株,水煎浓汁,连渣放在桶内,趁热薰洗患儿双脚,一般薰洗3~4次,每次薰洗约5分钟。1~5岁薰洗脚心,6~15岁薰洗到脚面;腹泻严重者,薰洗部位可适当上升至腿。
4. 急性阑尾炎:
刺针草60~120克,水煎,每日2剂,4次分服。
5. 疖肿:
刺针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2~3天后,外搽局部。
[附注]
1. 台湾目前最容易见到的是外来种(据说是蜂农从日本的琉球引进的大花咸丰草,目前已占满全台湾。
2. 鬼针草已相当少见其族群,咸丰草则还有部份族群存在。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