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编号:235853
脾—草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22日 潮网
脾仔草、脾白草、夭脾草、伤脾草、青里及、白花田菊仔。
/脾—草//
     别名 脾仔草(潮汕)、脾白草(澄海)、夭脾草(潮安、揭阳)、伤脾草(潮安)、青里及(澄海、潮阳)、白花田菊仔(海丰)。

    形态 本品为菊科鸡儿肠属鸡儿肠(叉名马兰)。生于山野埔园沟边,或人工栽培。多年生草本。全草被小刚毛,地下茎蔓延繁殖,地上茎瘦圆,高二、三尺。叶互生,椭圆形,长约二寸,先端尖,基部楔形,几无叶柄,边缘有粗锯齿二至四个,并有微细钩刺,梢叶小,无锯齿。秋日开头状花序,径六、七分,外轮白色或带紫,中部黄色。结瘦果,无冠毛。

    性味 味甘涩微苦辛,气微香,性微温,无毒。

    效能 内服健脾去积,消风止泻。入脾经。

    主治 消化不良,贪积泄泻,疳积泄泻,食后善饥,胃 风作痛,胃虚寒痛,肝炎,妇女月经不调。

    用量 内服全草或叶生者五钱至一两(或叶心七个)。

    禁忌 肠胃实热及火泻者勿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