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的开发现状及趋势
创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增强中国中药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创制新药,首先要了解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笔者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公布的资料分析,认为我国中药新药的开发,一方面成绩瞩目,发展势头良好;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中药新药的开发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1.新药开发的数量增长加速。近几年中药开发的数量急速增长,1997、1998年新药批准的数量与1996年比,有成倍的增加。1999年成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同年5月1日修改新的《药品法》影响,虽其增长有所下降,但仍比1995年增长近一倍。而2000~2001年两年批准的新药证书就有310个。随着政府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我国经济和技术力量的增强,企业开发力度的加大,今后中药新药开发的数量,将得到长足的进展。
2.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新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目前我国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仍以中药复方制剂(原三类)为研发主流,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原一类)的创新中药项目和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项目还比较少,但从2000年3月份以来至今年的9月份,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项目却有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每10个月批准二类新药临床试验的数量都递增100%以上,特别是2001年11月~2002年9月份的10个月期间,其数量显著增加,是1999年5月份~2000年2月份间的12.5倍。随着我国政府医药政策向重视“从中药和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制剂的开发”导向的倾斜,我国经济和人才、技术力量的增强,设备的改善,以及外国大型医药企业对开发我国中药新药的介入,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制剂将会进入一个急速增长阶段,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由瑞士诺华公司和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
, http://www.100md.com
研究项目于2001年8月启动,这个项目通过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所有植物药进行研究,现已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已经从传统中药中成功提取和选出新化合物1058个。
3.剂型改革加速。近几年我国开发的中药新剂型已比较多,包括胶囊、颗粒、口服液、片剂、软胶囊、丸剂、搽剂、酊剂、贴剂(膏、片、巴布剂)、软膏、乳膏、注射液、滴丸、口含片、合剂、栓剂、糖浆、洗剂、粉针、冻干粉针、散剂、喷雾及气雾剂、滴眼剂、滴鼻剂、滴剂、灌注及灌肠液、茶剂、咀嚼片、胶剂、蜜炼及煎膏、微丸、泡腾片、粉剂、干粉、冻干粉、凝胶剂、缓释片、湿敷剂、涂膜剂、大蜜丸、胶丸等41种剂型,几乎囊括了现代西药的所有剂型。其中胶囊最多,占29.61%;颗粒剂其次,占21.12%;口服液居第三位,占7.30%;片剂为第四位,占6.95%,其余各剂型均在3%以下。传统的丸散膏丹剂型已很少见,大蜜丸仅有一个。
总之,目前我国中药新药已大都改变为现代剂型,传统的特色剂型已较少;普通的固体剂型多,而现代医学中比较先进的剂型较少。如缓释片仅一个,控释片还没有。
, 百拇医药
4.结构不尽合理。中药新药的开发仍以大内科为主,占63.54%,其他如妇科、儿科、皮肤科、外科的用药比例太少。而内科中,又以心脑血管病症药为最多,占内科中的29.11%。其次分别为胃肠(11.81 %)、肝胆(9.07 %)、呼吸(8.65 %)、泌尿生殖(8.44%)、神经系统病症(6.75 %)、感冒上感(6.54 %)、内分泌(6.54 %)、风湿、痹痛病症药(6.33%)。
具体病症突出集中在胸痹、脑梗死、感冒、上感,风湿、痹痛、糖尿病、胃炎、溃疡、肝炎、乙肝、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高血脂、支气管炎、月经诸症等,以上居前10位的药占其总量的41.07%。从适应病症上看,普通病用药多,特效药少,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药较少。
5.受国家医药政策影响比较大。1999年批准的新药数量比1998年减少将近一半,中药品种从198个减少到101个,其主要原因是1999年5月1日实施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的《药品管理法》。2000年以来,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药)的新药急速增长,笔者认为,其原因与国家重视、鼓励其开发的政策导向有关。今年12月1日实行的新的《药品管理法》,对中药新药的申报、临床试验、审批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改革,将会对我国中药的开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严格实施,临床试验的要求提高,核查监督力度加大,开发的门槛和难度增高,风险加大,中药新药的质量将实现实质性的提高。今年12月1日实行的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使中药新药开发的门槛和难度增高。一部分进入临床试验的药品,因其临床试验得不到通过,将被淘汰,改变以前只要进入临床试验就能取得新药证书的“严进宽出”局面,从而加大了研究风险,其质量因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http://www.100md.com(王玉英)
1.新药开发的数量增长加速。近几年中药开发的数量急速增长,1997、1998年新药批准的数量与1996年比,有成倍的增加。1999年成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同年5月1日修改新的《药品法》影响,虽其增长有所下降,但仍比1995年增长近一倍。而2000~2001年两年批准的新药证书就有310个。随着政府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我国经济和技术力量的增强,企业开发力度的加大,今后中药新药开发的数量,将得到长足的进展。
2.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新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目前我国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仍以中药复方制剂(原三类)为研发主流,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原一类)的创新中药项目和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项目还比较少,但从2000年3月份以来至今年的9月份,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项目却有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每10个月批准二类新药临床试验的数量都递增100%以上,特别是2001年11月~2002年9月份的10个月期间,其数量显著增加,是1999年5月份~2000年2月份间的12.5倍。随着我国政府医药政策向重视“从中药和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制剂的开发”导向的倾斜,我国经济和人才、技术力量的增强,设备的改善,以及外国大型医药企业对开发我国中药新药的介入,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的制剂将会进入一个急速增长阶段,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由瑞士诺华公司和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
, http://www.100md.com
研究项目于2001年8月启动,这个项目通过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所有植物药进行研究,现已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已经从传统中药中成功提取和选出新化合物1058个。
3.剂型改革加速。近几年我国开发的中药新剂型已比较多,包括胶囊、颗粒、口服液、片剂、软胶囊、丸剂、搽剂、酊剂、贴剂(膏、片、巴布剂)、软膏、乳膏、注射液、滴丸、口含片、合剂、栓剂、糖浆、洗剂、粉针、冻干粉针、散剂、喷雾及气雾剂、滴眼剂、滴鼻剂、滴剂、灌注及灌肠液、茶剂、咀嚼片、胶剂、蜜炼及煎膏、微丸、泡腾片、粉剂、干粉、冻干粉、凝胶剂、缓释片、湿敷剂、涂膜剂、大蜜丸、胶丸等41种剂型,几乎囊括了现代西药的所有剂型。其中胶囊最多,占29.61%;颗粒剂其次,占21.12%;口服液居第三位,占7.30%;片剂为第四位,占6.95%,其余各剂型均在3%以下。传统的丸散膏丹剂型已很少见,大蜜丸仅有一个。
总之,目前我国中药新药已大都改变为现代剂型,传统的特色剂型已较少;普通的固体剂型多,而现代医学中比较先进的剂型较少。如缓释片仅一个,控释片还没有。
, 百拇医药
4.结构不尽合理。中药新药的开发仍以大内科为主,占63.54%,其他如妇科、儿科、皮肤科、外科的用药比例太少。而内科中,又以心脑血管病症药为最多,占内科中的29.11%。其次分别为胃肠(11.81 %)、肝胆(9.07 %)、呼吸(8.65 %)、泌尿生殖(8.44%)、神经系统病症(6.75 %)、感冒上感(6.54 %)、内分泌(6.54 %)、风湿、痹痛病症药(6.33%)。
具体病症突出集中在胸痹、脑梗死、感冒、上感,风湿、痹痛、糖尿病、胃炎、溃疡、肝炎、乙肝、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高血脂、支气管炎、月经诸症等,以上居前10位的药占其总量的41.07%。从适应病症上看,普通病用药多,特效药少,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药较少。
5.受国家医药政策影响比较大。1999年批准的新药数量比1998年减少将近一半,中药品种从198个减少到101个,其主要原因是1999年5月1日实施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的《药品管理法》。2000年以来,从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原二类药)的新药急速增长,笔者认为,其原因与国家重视、鼓励其开发的政策导向有关。今年12月1日实行的新的《药品管理法》,对中药新药的申报、临床试验、审批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改革,将会对我国中药的开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严格实施,临床试验的要求提高,核查监督力度加大,开发的门槛和难度增高,风险加大,中药新药的质量将实现实质性的提高。今年12月1日实行的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使中药新药开发的门槛和难度增高。一部分进入临床试验的药品,因其临床试验得不到通过,将被淘汰,改变以前只要进入临床试验就能取得新药证书的“严进宽出”局面,从而加大了研究风险,其质量因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http://www.100md.com(王玉英)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