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秋季 > 秋燥
编号:10047574
秋燥咳嗽如何选用非处方中成药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秋燥咳嗽常见于气候干燥之秋季,由于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若因秋季久旱无雨,气候干燥,则燥热之邪多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阴受伤,失其濡润,从而影响其宣发肃降的功能,导致秋燥咳嗽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日久不愈,痰少黏稠,或痰中带血丝,或干咳无痰,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由于秋燥咳嗽多缠绵难愈,因此治疗时针对秋燥咳嗽的病因病机,对症采用清热化痰、宣肺润燥、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对秋燥咳嗽疗效较好的非处方中成药,供患者参考选用:

秋梨膏:

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宜于干咳短气,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甚则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现代医学之肺结核、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有上述症状者也可对症选用。成人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风寒咳嗽、湿痰咳嗽患者忌服,并应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橘红丸:

由橘红、瓜蒌皮、石膏、苦杏仁、浙贝母、地黄、麦冬、苏子、半夏、茯苓、桔梗、冬花、甘草等制成,有清宣肺热、润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秋燥伤津、痰热壅肺而引起的咳嗽最为合适,症见咳嗽不止,夜间为甚,咳痰量多,色黄质稠,喘息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口舌干燥,心胸烦闷等。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脓疡等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成人每次服1丸,病重者每次服2丸,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莱阳梨膏:

由莱阳梨、陈皮、浙贝母、法半夏、橘红、白糖、蜂蜜等制成,有清肺化痰、生津润燥、理气止咳的功效,主治燥热伤肺或肺热久嗽阴伤、灼津成痰,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嗽有痰,咯痰不爽,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声重音哑,形体消瘦,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等。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而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成人每次服10~15克,每日3次,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外感咳嗽患者忌服。

鸡苏丸:

此药由百合、天冬、麦冬、苦杏仁、瓜蒌皮、石膏、桑白皮、沙参、桔梗、橘红、苏子、半夏、知母、冬花等20余味中药制成,有清肺泻火、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久患燥热、灼伤肺阴、痰热内蕴、肺气失宣而久咳不止者,症见咳呛气急,痰少或吐痰色黄稠,胶黏难咳或时有咳血,身热口渴,咽喉燥痛,气逆喘急,胸膈满闷,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苔黄,脉细而数等。现代医学之急性支气管炎、咽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病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成人每次服3~6克,每日2~3次,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凡痰湿壅肺、寒痰停饮犯肺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等均应忌服。

二母宁嗽丸:

此药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瓜蒌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制成,有清泻肺热、宣肺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燥热伤肺、肺阴受灼、肺气失宣而咳嗽者,症见咳嗽久而不愈,干咳痰黄,量少黏稠而难以咯出,胸闷气促,气逆喘息,咽干口燥或声哑喉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成人每次服1丸,每日2次。外感咳嗽、寒痰咳嗽者禁服,忌食辛辣之物。

李宇俊

中国中医药报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