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人生与少年精神
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一套古朴典雅的小楼,记者见到林庚先生,面容清癯,精神矍铄。人们在林先生九十高龄时新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和《空间的驰想》出版时,看到了他的精神。他也潇洒地说:“我这两本书的出版,只想说明:我还在工作。”
《新诗的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封面典雅优美。中国是诗国,古典诗的传统源远流长;新诗改用现代汉语写作,是巨大的文化革新。林先生的年龄与新诗的年龄相仿佛,他的一生是和诗联系在一起的。1934年,他的诗集《夜》、《春野的窗》出版,以写自由诗显露才华。1935年发表论文《诗的韵律》,“在追求韵律的声浪已因此路不通而消歇”的诗坛上,重新提倡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此后他在几所大学任教授,钻研中国古典诗歌。但他一直是诗人,一直坚持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
林先生强调诗要有“少年精神”。他认为古典诗歌之所以受欢迎,也就是有“少年精神”,正如少年人那样的心情;特别是盛唐时代,尤其具有青春的力量。因为,“人的精神状态还是要昂扬向上”。他的诗歌世界,主导部分有唐诗那样的洞幽烛彻的直觉,又有晚唐式的通脱潇洒,包含着对人生情感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对美丽永恒意义的追求,洋溢着天真向上的情绪,仍可以“少年精神”称之。时代的风风雨雨,甚至“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林先生也没有放弃自己对诗的执著追求。
诗歌已融入林先生的生命。闲暇时,林先生在幽静的燕南园里散步,也去未名湖畔走走。他略有耳背,又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看书很吃力。手也发颤,小字几乎难以成文。但是,当他旁征博引地谈起诗歌时,却使人感到那如新诗一般的“少年精神”。
林先生年轻时喜好打球,至花甲之年,便改唱西洋歌曲作为锻炼。林先生拿出自己唱歌的录音带请大家一起欣赏,九十老翁的歌声苍劲有力,抑扬顿挫均一丝不苟,令人品味到诗的境界。他常说:“我的体育锻炼就是唱歌。”
他每天要唱三个小时,居然把多年的哮喘病治好了。他说:“现在我每天只唱半个小时,一来我也就会唱那么多歌,二来我没那精神学新歌,老来回地唱没什么意思。”他每天浏览很多报刊杂志,虽不能细看,但凡是文学的他都喜欢。尤其对于新诗,在他看来,一种诗的新体裁的成熟一百年的时间当然不够。如果大家来研究诗的格律,更自觉地进行创造,定然会加快新诗成熟的历史进程。他认真地说:“新诗应该有‘少年精神’!”, http://www.100md.com(龚 游)
《新诗的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封面典雅优美。中国是诗国,古典诗的传统源远流长;新诗改用现代汉语写作,是巨大的文化革新。林先生的年龄与新诗的年龄相仿佛,他的一生是和诗联系在一起的。1934年,他的诗集《夜》、《春野的窗》出版,以写自由诗显露才华。1935年发表论文《诗的韵律》,“在追求韵律的声浪已因此路不通而消歇”的诗坛上,重新提倡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此后他在几所大学任教授,钻研中国古典诗歌。但他一直是诗人,一直坚持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
林先生强调诗要有“少年精神”。他认为古典诗歌之所以受欢迎,也就是有“少年精神”,正如少年人那样的心情;特别是盛唐时代,尤其具有青春的力量。因为,“人的精神状态还是要昂扬向上”。他的诗歌世界,主导部分有唐诗那样的洞幽烛彻的直觉,又有晚唐式的通脱潇洒,包含着对人生情感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对美丽永恒意义的追求,洋溢着天真向上的情绪,仍可以“少年精神”称之。时代的风风雨雨,甚至“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林先生也没有放弃自己对诗的执著追求。
诗歌已融入林先生的生命。闲暇时,林先生在幽静的燕南园里散步,也去未名湖畔走走。他略有耳背,又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看书很吃力。手也发颤,小字几乎难以成文。但是,当他旁征博引地谈起诗歌时,却使人感到那如新诗一般的“少年精神”。
林先生年轻时喜好打球,至花甲之年,便改唱西洋歌曲作为锻炼。林先生拿出自己唱歌的录音带请大家一起欣赏,九十老翁的歌声苍劲有力,抑扬顿挫均一丝不苟,令人品味到诗的境界。他常说:“我的体育锻炼就是唱歌。”
他每天要唱三个小时,居然把多年的哮喘病治好了。他说:“现在我每天只唱半个小时,一来我也就会唱那么多歌,二来我没那精神学新歌,老来回地唱没什么意思。”他每天浏览很多报刊杂志,虽不能细看,但凡是文学的他都喜欢。尤其对于新诗,在他看来,一种诗的新体裁的成熟一百年的时间当然不够。如果大家来研究诗的格律,更自觉地进行创造,定然会加快新诗成熟的历史进程。他认真地说:“新诗应该有‘少年精神’!”, http://www.100md.com(龚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