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178530
从《周易》探“天癸”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40期
     “天癸”一词,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在中医理论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概念。后世注家有指精血者,有指真水者,有指真阴者,众说不一。然而不明确“天癸”的含义,则无法深入阐明人体生长、衰老的机理。由于中医理论与“比类取象”为特征的《周易》学有密切联系,能相互启发。本文试从易学角度对“天癸”的概念作些浅显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首先从命名分析,“天癸”当有其特定含义。天者,在卦为乾。《周易·系辞上传》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始,即天地万物的开创。《乾》卦象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表明“天”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成为创生万物的根源,代表人的先天。“癸”是十天干最后一位,与壬同属水。宋·京图撰《滴天髓》云:“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得龙而云,功化斯神。”十天干之中,阳以丙为最,阴以癸为极,癸水之性至柔。而代表水的坎卦,外为阴爻所附,阳爻居中,表明它并非纯阴之死水,而是潜含阳气生发之机的物质。故癸之义,又作“揆”。万物闭藏,怀妊于下,揆然萌芽,虽蛰藏至深,而萌动之势最不可遏。一遇时机成熟,则发挥出神奇的效应,即所谓“功化斯神”。“神”在何处?从《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论述看,即直接促使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在发育上逐渐“身体盛壮”,“筋骨劲强”。故“天癸”对人的发育、生殖活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由其命名可见,“天癸”是先天即有,与生俱来,具有生生之机,推动人的发育与生殖活动之功能。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对天癸的具体形成过程与作用途径,古今医家较少论及,我们只有从人体整个生理的阴阳消长变化中寻找答案。

    天癸的形成离不开先天生机。这种元始的生发之气,在道家称为“炁”。清·傅金铨注崔希范《入药镜》中说:“此炁乃元始祖炁,先天至精至灵至圣。《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此也。”从《周易》来看,“炁”正是太极活动最初“混沌”产物。“炁”的不断推动,产生五行分化,而又以“水”为先。邵同珍《医易一理》云:“阴阳二气,各有其精。所谓精者,天之一,地之六也。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为五行之最先。故万物初生,其先皆水。”对人体而言,这种由“炁”所化,禀含太极之一而能生化不息之物,即是天癸。由天癸直接萌发肾的形质与活动,植五脏六腑之根源,进而演化其他脏腑及气血津液的生化运动。在先天形质的化生中,天癸起着先导作用。

    因此,所谓“天癸藏于肾”的传统看法是不妥的。因为天癸是先天生命酝酿之初,可谓“先天之先天”,而肾为五脏之一,是有形之脏腑,相对天癸为“先天之后天”。天癸为五脏分化之先基,故不可能藏于肾中。惟唐容川在《医易汇通》中指出:“天癸在脑内。”此说颇有见地。“脑”作为奇恒之府之一,在人体中有特殊地位。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认为“总司一身之灵觉”,《内经》云“精明之府”,通过足太阳、厥阴经与心、肾、肝相联,络于督脉。心主神明,肾藏精髓,肝主生发萌动,而督脉总领一身阳气之纲维。故外至肢体,内至脏腑,诸精神出入生息运动无不与之相系,由之主领。其在卦为乾,其气象天,其位至高,其用至尊。天癸作为推动与主宰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理应存在此乾运之最高枢纽中。
, 百拇医药
    天癸虽藏于脑中,但与肾仍有密切的联系。首先,脑髓亦属水,需肾水上济为之充养,其次,古云:“天一之水,自上而生。”这种“天一之水”,即舌下津液,起于任督交会之处,以天癸为源,上出髓府,下与肾水相济,灌植五脏六腑之根,历来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现代医学也发现唾液中含有生长因子等促进人体发育的重要物质。故作为天癸的外化形成,它对形体发育与生机输布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别于一般的脏腑精气。

    除了通过津液之道与肾相滋生外,天癸的活动与冲、督、任脉有密切联系,必须通过它们来完成其主导生殖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注:此处言“至”而不言“生”,可知天癸生于先天,行于后天),而且“任脉通,太冲脉盛”,方能产生月经来潮。而“天癸竭”后,“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月经绝止,男子则“精少,肾脏衰”(注意“天癸竭”与后面的因果关系)。关于“太冲脉”,罗东逸所著《内经博议》中指出:“三脉(指冲、任、督脉)同起于下极,一源而三歧,故圣人不曰冲督任,而总名曰太冲,是太冲者以一身之精气上升言之,不独为血海言之也。”作为十二经脉之海的冲脉,集诸经气血之大成,为气血充盈之本,与任、督二脉有密切联系。无论是男子“精气溢泻”,还是女子“月事以时下”,都离不开冲脉气血的支持。那么天癸如何主导这一过程呢?唐容川《医易汇通》解释说:“天癸在脑内……女子天癸至,是从前面交于心,合于离卦,故《内经》原文先言‘任脉通’;男子天癸至,是从背后(笔者注:即指督脉)交于肾,合于坎卦,故《内经》先言‘肾气盛’。”任、督脉最终下合于太冲之脉,天癸由此汇集精血而下,故冲、任、督是天癸所行的必由之路。《内经》所言天癸“至”,即指从髓海到“太冲之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天癸不但主导了生殖活动,而且通过在任、督、冲脉中的运行,对男、女性别特征的进一步分化及身体的进一步发育起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从生命肇基之始,天癸即主导着人的生长发育,赋予生命活动不息动力。但自出生之后至青春期以前,人体脏腑气血尚未充实,而奇经八脉是藉十二经气血之余蓄充盈方能汇通。《难经·二十八难》曰:“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此时五脏未满,八脉未通,故天癸蛰藏于髓海之中,人体生机不断向内充实,精气不断蓄积,合于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之象。

    随着生长发育达到一定阶段,脏腑日充,十二经气血日盛,奇经八脉渐通。天癸由任督行于冲脉,人体阳生阴长,迅猛发育,始有生殖功能,应“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之象。此后人体生机渐始外泄,但由于本元充实,天癸在奇经中的运行不断推动身体发育前进,精气活动旺盛,应下爻“君子终日乾乾”之辞。而且至四七、四八,天癸活动仍非常积极活跃,如“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之爻象。

    从男子四八至五八,女子四七至五七,机体的脏腑、气血、经脉盛壮到极点,应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旨。然事物发展,盛极必衰。天癸由盈至虚,精气日减,动跃一失,不可复还,故如“上九,亢龙有悔”之象。《易》之道,重阳必阴。六交阳数一尽,女子至七七,男子至八八,天癸竭,生生之机不复,惟靠以肾为主的五脏六腑之精气维系余年,人体的全面衰老由此开始。
, 百拇医药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不但对人的生殖活动,天癸对人的发育与衰老,同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养生有很大的意义。历代养生家虽罕言及“天癸”之名,但其养生方法实与之密不可分。《黄庭内景经》云:“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天癸之精,藉水为形。天一之水启上而降,蓄于舌下(称“天池”),最善滋益肾精,故养生家多很重视“漱咽”。《道藏·三洞枢机杂说》云:“夫朝睡未起,澡洗之前,安坐漱口中唾,命曰‘玉泉’,令满口,咽之。”“咽液者,令人身体光润,力壮有颜色,去三尸虫,命曰炼精,使人长生。”同样,节欲惜精对保养天癸也有重要意义。故《黄庭内景经》云:“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若当决海百读倾,叶去树枯失青青。”因肾精植源于天癸,故保精所以能全大真之本。

    那么,可否通过补益肝肾来扶益天癸呢?看来极为困难。肾精可由后天有形之精来培补,而天癸为先天真炁所化,如房屋之地基,不可随意拆添,非寻常补益之道所及。惟慎于养护,方能延其至数。而论治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对奇经八脉与“二炁”的论述中,提到以血肉有情,甘咸滋润之品养八脉不足,似可为天癸之治提供有益参考。

    综上所述,天癸不能简单地与“肾精”、“肾水”之类混同。从中医角度而言,它是人体先天包含的生机的存在形式;从西医角度看,则涉及到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整套神经、内分泌系统,其中有许多现代医学尚未明确的内容,似与脑垂体、松果体、性腺等重要腺体的活动密切有关,但又绝不能与其中一种成分或一个环节等同。“天癸”这一概念涉及到中医对生命本原的探讨,而从中医理论来说,仅囿于阴阳五行理论,不足以揭示其内涵。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谈到:“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本文希望从《周易》研究出发,对继承、发展传统中医学有所裨益。, 百拇医药(清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