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温与湿温的证治探讨(下)
暑温与湿温的证治重点及其异同
一、发热
发热是温病辨证的重要指征。
《素问·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向·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然而温病范畴的各个病症,热型并不是一致的,这与病因有关。
暑邪伤人,既骤且厉,常激动少火悉成壮火,引起高热,热盛又会耗气烁津,侵营灼血,产生连锁的病机影响。临床一般主张重用白虎,直清阳明气热。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暑温肇病之端,亦多有短暂的卫分表现,如恶寒、脉浮等症,当邪袭卫分阶段,仍需审别偏热偏寒,或仿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豆豉、薄荷与石膏、黄芩同用,疏中带泄。或宗新加香薷饮,香薷与角花、连翘相合,散而兼清,力求阻断病情的进展。
毋庸置疑,暑邪易入阳明,到气才可清气,大清气热,自非白虎莫属。但决不应惑于“夏暑发自阳明”的说法,勿问脉证若何,早施辛凉重剂,诛伐无过,岂称准的。清气热尚戒寒滞,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况表证乎。
《温病条辨·上焦篇》雪堂按:“白虎只能退热,未能疏表,若非先疏其表,使阳得伸,恐骤用寒凉,愈遏其热不出耳。”
《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清气热不可寒滞,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则病重矣。”
再论湿温的证候是湿与热合,蟠踞中焦,氤氲气分,热势又与暑温的气分燔热有异,其特点是“午后身热,状若阴虚”,所谓“午后身热”,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午后热盛于午前。湿性粘滞,在热受湿遏、邪难化燥之际,传变缓慢,热退不易。叶香岩说:“温热(当是温热挟湿)虽久,在一经不移”,殆即指此。较诸暑温的治法尤多顾忌。表散则里气虚,湿热乘虚内困,易致神昏;攻泻则湿热下陷,易致泄利;清润则湿热锢结,易致病情缠绵。
, 百拇医药
《温病条辨·上焦篇》:“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自注:“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者,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同一午后身热也。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阳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
对湿温证的辨治,必须从“湿”与“热”二者着眼,或宣气以化湿,或清温以泄热,湿去热孤,热达湿开,身热才能获得解退。
此外,湿温初起,高热无汗,胸脘痞闷,心烦神乱,行将昏糊,舌苔厚腻,或黄白相兼,脉紧数,邪盛体实者,则可投玉雪救苦丹取汗退热。
, 百拇医药
玉雪救苦丹无苏合香丸的嫌温,无至宝丹的嫌镇,无牛黄丸、紫雪丹的嫌凉,独擅“开泄疏托”。轻症半粒至一粒,重症二粒,服后畅汗一身,病去七八,真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灵效。
暑温与湿温化热,热传营血,高热神昏,则清营凉血,法趋一途。
二、神昏
暑温邪热充斥,逆传心包,神志昏迷,谵语妄言;热盛烁肝,火动风生,故神昏必伴四肢抽搐。
《温热病篇》自注:“中焦湿热不解,则热盛于里,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脉挛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
《疫证条辨》:“热毒流于肝经,斑疹不能寻窍而出,筋脉受其冲击,则抽惕若惊。”
一言以蔽之,总由于热极。治应“清热救阴,泄邪平肝”,方药如清营汤、清宫场、羚角钩藤汤、牛黄丸、紫雪丹等。
, 百拇医药
若湿温在未曾化热之前,湿热酿痰,郁遏薰蒸,浊邪害清,清窍受蒙,亦每表现为昏沉嗜睡,神志似明若昧,呼之能应,对答迟钝。这与热入心包之神昏有间,宜菖蒲、郁金辛开化浊,不应遽用牛黄、至宝,以免引邪内陷。迨湿化燥,温化热,燥热肆扰营阴,逼乱神明,始可于凉血清热方中,参入犀角、花露之品。
又暑邪深入厥阴与少阴,而见神识昏迷,默默不语,或心热烦躁,消渴麻痹,乃暑湿不得外泄,心主阻遏,络脉凝瘀,肾液不供,肝风内煽所致。治疗失宜,病纵得愈,常形成肢体强直拘挛或神识障碍等终身之患。薛生白举三甲散,虫蚁剔邪,通以利络;吴鞠通举连梅汤酸甘化阴,柔以养筋。二方均极精当,可酌情采用,冀能缓解症状,杜其后遗。
三、斑疹与白
斑疹是指温热病中出现的红色皮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斑斑如锦纹者称“斑”;云头隐隐或见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出于皮肤者称“疹”。
, http://www.100md.com
斑疹的病机是“热闭营中。”暑温热邪内炽,气血两燔,多夹斑带疹。
《外感温热篇》:“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邪气外出之象,发出宜神情气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凡发斑疹,透斑为要,透斑之法,不外清营凉血,泄热解毒,方用化斑汤、神犀丹加丹皮、赤芍等味,甚者可微下通腑,实热得泄则斑疹易透。
《温病条辨·中焦篇》:“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湿温以白为主,如热重于湿,交遏气分,或相间而作,但从无见斑者。
白 是一种晶莹的白色小点,其形如粟,摸之触手微痒,系“湿热之邪,郁于气分,失于轻清开泄”,因此,湿热倘透泄适时,可避免发。反之,湿遏热伏,就一定而且也必须发,邪湿方获外达。
, 百拇医药
起于颈项,继及胸腹与腰侧,四肢和背部是极少的,色泽明亮饱绽者最佳,称“晶”,枯燥如虱壳或含浆者,称“枯 ”,或“浆”,预后不良。
布前,病人身热转盛,并感胸脘痞闷;
布后,则热势减退,胸宇舒畅,三四天左右逐渐没收,甚至连发四、五次,身热和症状随着白的出没,相应地起伏。抵要是
色润泽,颗粒均匀,布发一次,病情就减轻一分。
治 需微汗养,宜辛凉淡渗配合芳香透达,切忌表散,方宗薏苡竹叶散加清水豆卷、佩兰、青蒿等味。
至于“枯 ”与“浆 ”,乃天气溽暑与湿热蒸罨,逼汗伤阴,元气暗耗之征,在清化中应加珠儿参、川石斛、南沙参,并用谷露代水煎药,谷露有生津液、益元气的功效。如与疹点杂见,则酌入丹皮、赤芍气营两清。
, 百拇医药
四、战汗
战汗是指寒战而汗出,仅见于湿温证候。“战”是正邪剧烈交争的反映,盖湿邪挟热,流连气分,倘正气末衰,犹能力透重围,奋起一战以驱邪,应属佳兆。有的初战不胜,隔日再战,其临床表现大多是先全身战栗,甚或肢冷脉伏,继即汗出,故称“战汗”。战汗后,阳气受耗,一时不能布敷肢体,故肌肤稍凉,若脉象濡细和缓而不躁疾,并非脱证,需认真护理,嘱咐病人静卧,俟中阳渐复,就会温暖如常。
《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灵枢·热病论》:“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叶香岩对战汗一症讲得很详细,还提出益胃法以促使战汗透邪,他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益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蜷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 百拇医药
治疗宜宣展气机,求其汗出邪达。
《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而水道由三焦而行,故邪初入三焦,或胸胁满闷,或小便不利,此当展其气机,虽温邪不可用寒凉遏之,如杏、朴、温胆之类,辛平甘苦以利升降而转气机,开战汗之门户,……不明此理,一闻温病之名,即乱投寒凉,反使表邪内闭,其热更甚,于是愈治而病愈重,至死而不悟其所以然,良可慨也。”
五、下血
下血一症,多发生于湿温后期,此因湿热蕴阻太阴阳明,蒸郁腐脓,损伤阴络而形成,营阴的亏耗,病情的危笃,不言可喻。实践表明,湿热合邪,直趋中道,终归脾胃,每挟肠中积滞,相互转结;如能预为之计,通府缓下,及早清除胃肠秽垢,当可防止下血的病变。叶香岩曾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热结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持,下之宜轻。”这是应该重视的经验。
湿温下血,血色大都黯黑,并伴有腹痛及肢冷脉细等症,应参用独参汤、救逆汤、桃花汤、黄土汤加减,但地黄必须生熟同进,配阿胶、当归以养营,麦冬、白芍以滋阴,人参、白术、甘草、粳米以益气健脾,附块、炮姜、灶心土以回阳温摄,龙骨、牡蛎、赤石脂以固涩潜阳,容养营护阴、益气摄血、回阳救逆等法于一炉,调治合度,亦能化险为夷。
暑温与湿温是夏季的二种多发病症,暑为阳邪,湿为阴邪,所苦不同,治法自异。但二者均属温邪致病,卫气营血的病机传变亦同。一是温与暑合,一是温与湿合,而暑必挟湿,湿易化燥,因此,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必须纵横相参。, http://www.100md.com(张镜人)
一、发热
发热是温病辨证的重要指征。
《素问·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向·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然而温病范畴的各个病症,热型并不是一致的,这与病因有关。
暑邪伤人,既骤且厉,常激动少火悉成壮火,引起高热,热盛又会耗气烁津,侵营灼血,产生连锁的病机影响。临床一般主张重用白虎,直清阳明气热。
, 百拇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暑温肇病之端,亦多有短暂的卫分表现,如恶寒、脉浮等症,当邪袭卫分阶段,仍需审别偏热偏寒,或仿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豆豉、薄荷与石膏、黄芩同用,疏中带泄。或宗新加香薷饮,香薷与角花、连翘相合,散而兼清,力求阻断病情的进展。
毋庸置疑,暑邪易入阳明,到气才可清气,大清气热,自非白虎莫属。但决不应惑于“夏暑发自阳明”的说法,勿问脉证若何,早施辛凉重剂,诛伐无过,岂称准的。清气热尚戒寒滞,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况表证乎。
《温病条辨·上焦篇》雪堂按:“白虎只能退热,未能疏表,若非先疏其表,使阳得伸,恐骤用寒凉,愈遏其热不出耳。”
《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清气热不可寒滞,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则病重矣。”
再论湿温的证候是湿与热合,蟠踞中焦,氤氲气分,热势又与暑温的气分燔热有异,其特点是“午后身热,状若阴虚”,所谓“午后身热”,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午后热盛于午前。湿性粘滞,在热受湿遏、邪难化燥之际,传变缓慢,热退不易。叶香岩说:“温热(当是温热挟湿)虽久,在一经不移”,殆即指此。较诸暑温的治法尤多顾忌。表散则里气虚,湿热乘虚内困,易致神昏;攻泻则湿热下陷,易致泄利;清润则湿热锢结,易致病情缠绵。
, 百拇医药
《温病条辨·上焦篇》:“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自注:“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者,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同一午后身热也。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阳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
对湿温证的辨治,必须从“湿”与“热”二者着眼,或宣气以化湿,或清温以泄热,湿去热孤,热达湿开,身热才能获得解退。
此外,湿温初起,高热无汗,胸脘痞闷,心烦神乱,行将昏糊,舌苔厚腻,或黄白相兼,脉紧数,邪盛体实者,则可投玉雪救苦丹取汗退热。
, 百拇医药
玉雪救苦丹无苏合香丸的嫌温,无至宝丹的嫌镇,无牛黄丸、紫雪丹的嫌凉,独擅“开泄疏托”。轻症半粒至一粒,重症二粒,服后畅汗一身,病去七八,真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灵效。
暑温与湿温化热,热传营血,高热神昏,则清营凉血,法趋一途。
二、神昏
暑温邪热充斥,逆传心包,神志昏迷,谵语妄言;热盛烁肝,火动风生,故神昏必伴四肢抽搐。
《温热病篇》自注:“中焦湿热不解,则热盛于里,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脉挛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
《疫证条辨》:“热毒流于肝经,斑疹不能寻窍而出,筋脉受其冲击,则抽惕若惊。”
一言以蔽之,总由于热极。治应“清热救阴,泄邪平肝”,方药如清营汤、清宫场、羚角钩藤汤、牛黄丸、紫雪丹等。
, 百拇医药
若湿温在未曾化热之前,湿热酿痰,郁遏薰蒸,浊邪害清,清窍受蒙,亦每表现为昏沉嗜睡,神志似明若昧,呼之能应,对答迟钝。这与热入心包之神昏有间,宜菖蒲、郁金辛开化浊,不应遽用牛黄、至宝,以免引邪内陷。迨湿化燥,温化热,燥热肆扰营阴,逼乱神明,始可于凉血清热方中,参入犀角、花露之品。
又暑邪深入厥阴与少阴,而见神识昏迷,默默不语,或心热烦躁,消渴麻痹,乃暑湿不得外泄,心主阻遏,络脉凝瘀,肾液不供,肝风内煽所致。治疗失宜,病纵得愈,常形成肢体强直拘挛或神识障碍等终身之患。薛生白举三甲散,虫蚁剔邪,通以利络;吴鞠通举连梅汤酸甘化阴,柔以养筋。二方均极精当,可酌情采用,冀能缓解症状,杜其后遗。
三、斑疹与白
斑疹是指温热病中出现的红色皮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斑斑如锦纹者称“斑”;云头隐隐或见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出于皮肤者称“疹”。
, http://www.100md.com
斑疹的病机是“热闭营中。”暑温热邪内炽,气血两燔,多夹斑带疹。
《外感温热篇》:“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邪气外出之象,发出宜神情气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凡发斑疹,透斑为要,透斑之法,不外清营凉血,泄热解毒,方用化斑汤、神犀丹加丹皮、赤芍等味,甚者可微下通腑,实热得泄则斑疹易透。
《温病条辨·中焦篇》:“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湿温以白为主,如热重于湿,交遏气分,或相间而作,但从无见斑者。
白 是一种晶莹的白色小点,其形如粟,摸之触手微痒,系“湿热之邪,郁于气分,失于轻清开泄”,因此,湿热倘透泄适时,可避免发。反之,湿遏热伏,就一定而且也必须发,邪湿方获外达。
, 百拇医药
起于颈项,继及胸腹与腰侧,四肢和背部是极少的,色泽明亮饱绽者最佳,称“晶”,枯燥如虱壳或含浆者,称“枯 ”,或“浆”,预后不良。
布前,病人身热转盛,并感胸脘痞闷;
布后,则热势减退,胸宇舒畅,三四天左右逐渐没收,甚至连发四、五次,身热和症状随着白的出没,相应地起伏。抵要是
色润泽,颗粒均匀,布发一次,病情就减轻一分。
治 需微汗养,宜辛凉淡渗配合芳香透达,切忌表散,方宗薏苡竹叶散加清水豆卷、佩兰、青蒿等味。
至于“枯 ”与“浆 ”,乃天气溽暑与湿热蒸罨,逼汗伤阴,元气暗耗之征,在清化中应加珠儿参、川石斛、南沙参,并用谷露代水煎药,谷露有生津液、益元气的功效。如与疹点杂见,则酌入丹皮、赤芍气营两清。
, 百拇医药
四、战汗
战汗是指寒战而汗出,仅见于湿温证候。“战”是正邪剧烈交争的反映,盖湿邪挟热,流连气分,倘正气末衰,犹能力透重围,奋起一战以驱邪,应属佳兆。有的初战不胜,隔日再战,其临床表现大多是先全身战栗,甚或肢冷脉伏,继即汗出,故称“战汗”。战汗后,阳气受耗,一时不能布敷肢体,故肌肤稍凉,若脉象濡细和缓而不躁疾,并非脱证,需认真护理,嘱咐病人静卧,俟中阳渐复,就会温暖如常。
《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灵枢·热病论》:“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叶香岩对战汗一症讲得很详细,还提出益胃法以促使战汗透邪,他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益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蜷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 百拇医药
治疗宜宣展气机,求其汗出邪达。
《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凡表里之气,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而水道由三焦而行,故邪初入三焦,或胸胁满闷,或小便不利,此当展其气机,虽温邪不可用寒凉遏之,如杏、朴、温胆之类,辛平甘苦以利升降而转气机,开战汗之门户,……不明此理,一闻温病之名,即乱投寒凉,反使表邪内闭,其热更甚,于是愈治而病愈重,至死而不悟其所以然,良可慨也。”
五、下血
下血一症,多发生于湿温后期,此因湿热蕴阻太阴阳明,蒸郁腐脓,损伤阴络而形成,营阴的亏耗,病情的危笃,不言可喻。实践表明,湿热合邪,直趋中道,终归脾胃,每挟肠中积滞,相互转结;如能预为之计,通府缓下,及早清除胃肠秽垢,当可防止下血的病变。叶香岩曾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热结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持,下之宜轻。”这是应该重视的经验。
湿温下血,血色大都黯黑,并伴有腹痛及肢冷脉细等症,应参用独参汤、救逆汤、桃花汤、黄土汤加减,但地黄必须生熟同进,配阿胶、当归以养营,麦冬、白芍以滋阴,人参、白术、甘草、粳米以益气健脾,附块、炮姜、灶心土以回阳温摄,龙骨、牡蛎、赤石脂以固涩潜阳,容养营护阴、益气摄血、回阳救逆等法于一炉,调治合度,亦能化险为夷。
暑温与湿温是夏季的二种多发病症,暑为阳邪,湿为阴邪,所苦不同,治法自异。但二者均属温邪致病,卫气营血的病机传变亦同。一是温与暑合,一是温与湿合,而暑必挟湿,湿易化燥,因此,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必须纵横相参。, http://www.100md.com(张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