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苍鹰战瘟神——记石家庄市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郭纪生
“在当前抗击非典的非常战斗中,作为一名中医,身肩义不容辞的重担。我从事呼吸病研究30来年,既有治疗瘟疫的经验,又具备了治疗该病的基本条件。在如今大疫压境的紧急时刻,理应走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请局领导审查批准,让我到一线救治病人……”这是石家庄市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退休中医专家郭纪生今年5月5日向市卫生局党委递交的请战书。字字情意真切,句句肺腑之言,卫生局的领导被深深感动了。
郭纪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父学习中医。其父郭可明在治疗瘟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并取得卓著疗效,从而闻名全国。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乙型脑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当时西医还没有特效疗法,死亡率高达50%。郭可明等几名中医运用中医瘟病学理论,采用白虎汤加减并重用生石膏治疗该病,治愈率高达90%,从而使中医药学大放异彩,显示了在治疗瘟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卫生部组织考察论证,将其经验向全国推广,向世界公开。郭可明还因在1956年1月治愈昏迷7天的苏联专家的重症脑炎被特邀参加了同年2月的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握住郭可明的手称赞他说:“了不起啊!”之后,郭可明又受卫生部的委派,与首都的著名中医专家们一起,参与指导北京市的乙型脑炎治疗工作,并与蒲辅周、岳美中、张菊人等中医专家进一步丰富完善有关方案,形成了一整套中医药治疗乙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解决了当时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郭纪生不但从先父身上学到了良好的中医诊疗技术,更记住了他家祖传三代的医训,在其以后几十年的杏林生涯中,“视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从事瘟病治疗研究,不敢有丝毫怠慢,从死亡线上不知挽救了多少条生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其父郭可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迫害致死,郭纪生也因受牵连被下放到藁城县一个农村医院工作,一去就是8年。他虽身处逆境,但不改初衷,常年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走村串户,救治病人。
, http://www.100md.com
1971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华北大地气温骤降,丘头、大同两个公社原来已经治疗好转的100多名气管炎患者重新发作。郭纪生面对此情,心急如焚,立即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顶风冒雨,日夜兼程,踏着崎岖的乡间小路,逐家逐户的探视,一人一人的诊疗,在当地传为佳话。他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出了治疗气管炎“以脏补脏,扶正培本,防止复发”的观点,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使这一疾病的临床控制率达到80%。他的这一观点在1972年全国气管炎专业会议上得到充分肯定。
“用药如用兵,虽有良将而无精兵,则将不能自胜;虽有良医而无良药,则病不能自愈。”郭纪生遵循先父的教导,决心研制治疗瘟病的有效药物。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1981年研制成功治疗咳喘病具有很好疗效且便于患者服用的Ⅰ、Ⅱ、Ⅲ号药物。1994年初,他撰写的论文《从中医学角度谈慢性气管炎的防治——3312例治疗研究》,在美国得到极高评价,美国国际电视台还为此对他进行了专访。
2001年,郭纪生从石家庄市医科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一直活跃在同瘟病斗争的第一线。如今,非典肆虐,事关国计民生,作为一个省、市劳动模范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来说,怎能够视而不见、按兵不动呢?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他深深懂得,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非典是一个新的病种,但只要精心治疗,也同样能被攻克。他要用自己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的作用。当然,作为一个医生、一位专家,他也知道非典的厉害,自身随时都有被传染的危险。可是他想起医生的天职和肩负的重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自己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申请。
, 百拇医药
市卫生局领导当然理解这位老专家的赤子之心,也正好符合他们想请这位瘟病专家出山参战的愿望。他被批准参加防治非典专家会诊组以后,便全身心地扑在了非典定点医院的第一线。在隔离病房,他身穿防护衣,头戴防护帽,不顾年老体弱,浑身汗水,同其他专家们一起,充分利用每天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个一个床头诊察病人,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同其他专家们一起会诊,研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下班以后,他挑灯夜读,翻阅资料,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
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非典病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清瘟解毒、宣肺利湿”的基本治则,制定了基本方。他还根据非典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提出7个辨证:即发热初期辨证;高热,咳嗽,胸闷,痰中带血辨证;高热,呼吸困难,痰涎壅塞辨证;发热不高,伴黄疸等肝脏损伤辨证;病后低热,气短乏力辨证;发热不高,胀满腹泻辨证;重症见痰涎,厥逆辨证。对每一个患者和疑似患者分别拟定了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得到其他专家的赞同。经过临床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经他参与治疗的病人,发热时间缩短,热度很快下降,促进了肺部炎症的吸收。他还和其他专家共同拟定了5套药膳食补处方,使患者胃肠功能和疲乏无力的状况很快得到改善。有一家李姓患者,3口人均被确诊为非典病人,且分别有肝脏损伤,食欲不振,心慌、失眠、咳嗽等症状。服用他开的中药汤剂第二天后,症状就大为减轻。如今,经他参与治疗的12名确诊患者,没有1人死亡,已有8名痊愈出院。其余4例患者,非典临床症状也已基本消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郭纪生凭着他对中医的赤诚和矢志不渝的信念,在他几十年的行医旅途中,为战胜瘟神疫病、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有益贡献,在抗击非典的这场特殊战斗中又立下了新功。而在谈到他这些不平凡的业绩时,他却意味深长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也是对我们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我虽然年过花甲,过去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锲而不舍,永远为继承发扬祖国的中医药学遗产争光添彩。”, http://www.100md.com(杨鸿恩)
郭纪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父学习中医。其父郭可明在治疗瘟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并取得卓著疗效,从而闻名全国。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乙型脑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当时西医还没有特效疗法,死亡率高达50%。郭可明等几名中医运用中医瘟病学理论,采用白虎汤加减并重用生石膏治疗该病,治愈率高达90%,从而使中医药学大放异彩,显示了在治疗瘟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卫生部组织考察论证,将其经验向全国推广,向世界公开。郭可明还因在1956年1月治愈昏迷7天的苏联专家的重症脑炎被特邀参加了同年2月的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握住郭可明的手称赞他说:“了不起啊!”之后,郭可明又受卫生部的委派,与首都的著名中医专家们一起,参与指导北京市的乙型脑炎治疗工作,并与蒲辅周、岳美中、张菊人等中医专家进一步丰富完善有关方案,形成了一整套中医药治疗乙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解决了当时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郭纪生不但从先父身上学到了良好的中医诊疗技术,更记住了他家祖传三代的医训,在其以后几十年的杏林生涯中,“视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从事瘟病治疗研究,不敢有丝毫怠慢,从死亡线上不知挽救了多少条生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其父郭可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迫害致死,郭纪生也因受牵连被下放到藁城县一个农村医院工作,一去就是8年。他虽身处逆境,但不改初衷,常年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走村串户,救治病人。
, http://www.100md.com
1971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华北大地气温骤降,丘头、大同两个公社原来已经治疗好转的100多名气管炎患者重新发作。郭纪生面对此情,心急如焚,立即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顶风冒雨,日夜兼程,踏着崎岖的乡间小路,逐家逐户的探视,一人一人的诊疗,在当地传为佳话。他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出了治疗气管炎“以脏补脏,扶正培本,防止复发”的观点,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使这一疾病的临床控制率达到80%。他的这一观点在1972年全国气管炎专业会议上得到充分肯定。
“用药如用兵,虽有良将而无精兵,则将不能自胜;虽有良医而无良药,则病不能自愈。”郭纪生遵循先父的教导,决心研制治疗瘟病的有效药物。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1981年研制成功治疗咳喘病具有很好疗效且便于患者服用的Ⅰ、Ⅱ、Ⅲ号药物。1994年初,他撰写的论文《从中医学角度谈慢性气管炎的防治——3312例治疗研究》,在美国得到极高评价,美国国际电视台还为此对他进行了专访。
2001年,郭纪生从石家庄市医科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一直活跃在同瘟病斗争的第一线。如今,非典肆虐,事关国计民生,作为一个省、市劳动模范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来说,怎能够视而不见、按兵不动呢?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他深深懂得,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非典是一个新的病种,但只要精心治疗,也同样能被攻克。他要用自己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的作用。当然,作为一个医生、一位专家,他也知道非典的厉害,自身随时都有被传染的危险。可是他想起医生的天职和肩负的重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自己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申请。
, 百拇医药
市卫生局领导当然理解这位老专家的赤子之心,也正好符合他们想请这位瘟病专家出山参战的愿望。他被批准参加防治非典专家会诊组以后,便全身心地扑在了非典定点医院的第一线。在隔离病房,他身穿防护衣,头戴防护帽,不顾年老体弱,浑身汗水,同其他专家们一起,充分利用每天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个一个床头诊察病人,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同其他专家们一起会诊,研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下班以后,他挑灯夜读,翻阅资料,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
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非典病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清瘟解毒、宣肺利湿”的基本治则,制定了基本方。他还根据非典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提出7个辨证:即发热初期辨证;高热,咳嗽,胸闷,痰中带血辨证;高热,呼吸困难,痰涎壅塞辨证;发热不高,伴黄疸等肝脏损伤辨证;病后低热,气短乏力辨证;发热不高,胀满腹泻辨证;重症见痰涎,厥逆辨证。对每一个患者和疑似患者分别拟定了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得到其他专家的赞同。经过临床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经他参与治疗的病人,发热时间缩短,热度很快下降,促进了肺部炎症的吸收。他还和其他专家共同拟定了5套药膳食补处方,使患者胃肠功能和疲乏无力的状况很快得到改善。有一家李姓患者,3口人均被确诊为非典病人,且分别有肝脏损伤,食欲不振,心慌、失眠、咳嗽等症状。服用他开的中药汤剂第二天后,症状就大为减轻。如今,经他参与治疗的12名确诊患者,没有1人死亡,已有8名痊愈出院。其余4例患者,非典临床症状也已基本消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郭纪生凭着他对中医的赤诚和矢志不渝的信念,在他几十年的行医旅途中,为战胜瘟神疫病、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有益贡献,在抗击非典的这场特殊战斗中又立下了新功。而在谈到他这些不平凡的业绩时,他却意味深长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也是对我们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我虽然年过花甲,过去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锲而不舍,永远为继承发扬祖国的中医药学遗产争光添彩。”, http://www.100md.com(杨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