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29366
处方抗生素医生手紧点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根据感染发生场所和感染来源通常将呼吸系统感染分为社区(院外)和医院内获得性两大类,而以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美国每年诊断社区肺炎400万例,我国缺少确切统计,但多数资料表明,下呼吸道感染在各系统感染中列居首位。另有统计称,世界抗生素处方中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者占四分之三,其中大多应用可能是合理的,但也不乏乱用、滥用者,需要正确引导,加以纠正。

    别把抗生素当成“预防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根本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目前一种十分不良的倾向是凡感冒都处方抗生素,意在“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其实这在原本健康者并无必要。相反,预防性用药极易产生耐药性。有人主张,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者患有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预防细菌性感染,但有研究证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整个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没有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只是发作程度稍轻,但可导致耐药性发生,实属得不偿失。临床上还有一些人患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往往长时间应用多种抗生素。实践证明,此举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因这种慢性咳嗽可能是由于潜在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鼻窦炎导致鼻后溢、食道返流或慢性咽喉炎等原因所致,并非都是细菌性感染。
, http://www.100md.com
    抗生素不能“常规用”

    慢支和哮喘发作诱因并不都是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后者。有确凿证据表明,慢支急性发作只有在气急加重、痰量增加和出现脓性痰这三项征象全部具备时才应该使用抗生素。哮喘发作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发热、白细胞增高和黄脓痰且排除痰嗜酸性细胞增高所致者。

    加大剂量不一定增加疗效

    药效学研究证明,并不是所有药物的剂量-效应都是成正比的,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决定其疗效的是血清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持续时间,一般要求达到给药间歇时间的60%才能发挥最好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通常情况下中度感染常规给药剂量如头孢曲松每天1克就够。而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为提高血清峰值浓度,可将氨基糖苷类原一日二次剂量改为集中一次用药,喹诺酮类适当增加剂量,均有助于改善疗效。

    静脉“挂针”总比口服好吗
, 百拇医药
    有些人总以为静脉给药(“挂针”)比口服给药作用快、疗效好,其实口服给药绝大多数抗生素在1~2小时也都能达到血药高峰。所以只要药物口服吸收率在50%以上,一般情况下,口服和静脉给药疗效是一样的,并不都需要经静脉途径给药。

    怎能不加区别地一天一次给药

    目前在门急诊及部分住院病人中,医生不清楚药物的正确用法,或者病人为图方便要求医生将静脉给药随意定为一天一次。殊不知,青霉素的半衰期不足1小时,应该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才能保证血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持续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半衰期仅1~2小时,需要每8~12小时给药一次,仅有头孢曲松半衰期达8小时,可以一天一次给药。有些病人,特别是慢支病人门诊就诊时,总是要求医生处方一些抗生素供家中备用,有症状时就服一点,症状轻一点就停用,剂量、疗程和药物分配极不规则。这既耽误病情,又特别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

    《健康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