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说梦解梦
编号:30437
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之二:本能学说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归结为两方面--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本能分为两种: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所谓自我本能,就是自卫本能。例如,饥饿的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死亡,所谓性本能,就是性爱本能、生殖本能。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个性的改变和精神病的产生。

    后来,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看到了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使他感到在人的个性中仿佛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叫做“死的本能”。弗洛伊德以此为根据,修正他以前的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然各有自己的不同的目的,但它们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弗洛伊德就把它们合成一体,称其为“生的本能”这样,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就得到了修正,由“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可抗拒要走向死亡,一切生命的目标是死亡”。希腊神话说,宇宙开始形成的时候是一团混沌,混沌中首先产生一个奇异的儿女就是爱洛斯,是爱;后来,又产生厄内卜斯,是黑暗。于是,就把生的本能称为爱洛斯,把死的本能称为厄内卜斯。生与死的本能代表两极。生的本能,是生活和生长的原则,它是爱和建设的动力;死的本能,是衰退和死亡的原则,它是恨和破坏的动力。

    如果确实有一种“死的本能”,那么,它一定会在人的感情和行为上有所表现。关于这一点,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在有机体内部发生的,但是,它能联结于外在对象。生的本能是如此,死的本能也是如此。不过,死的本能多半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一种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分恨的动机,侵犯的倾向,它在仇恨和侵犯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当对外界有所破坏的时候,死的本能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死的本能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死的本能”的活动范围,同“里比多”一样,是很广泛的,不限于杀人和自杀,也包括各种适度的侵犯,不分对自我还是对外在的对象;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对权威的反抗等,都包括在内。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否认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调节和支配作用,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结为本能或“里比多”,把人的全部行为局限于满足有机体自身的需要。弗洛伊德企图用“生的本能”来说明人的整个创造活动,用“死的本能”来说明人的破坏和侵略行为;并且,他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声称人类的历史是代表生的爱和代表死的恨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前进。因此,弗洛伊备就不免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他的观点,在客观上为帝国主义侵略者提供了理论根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