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说梦解梦
编号:30458
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之三:人格学说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的核心。因此,在他的晚期,不仅提出了上述的一些新的概念和作了上述的一些新的修正,而且,他还在他的无意识即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对他的人格学说作了修正。

    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学说,我们可以称为“二部人格结构说”。从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的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关于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的理论,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两部分,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前意识。少而不重要的意识部分,只能代表整个人格的外表方面,弗洛伊德将其置于不顾。广阔的无意识(潜意识)部分,则是隐藏在人类行为背后的“特殊的精神领域”,它不仅窝藏着各种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野蛮的、目无法纪的动物性本能冲动,而且隐藏着各种“既令人惊奇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精神活动。这些本能冲动和精神活动,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总要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这一点,是弗洛伊德唯心主义理论的基础。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要进入意识,必须经过前意识,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作用。因此,弗洛伊德早期的“二部人格结构说”包括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
, http://www.100md.com
    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伊底》一书中对“二部人格结构说”作了修改,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他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所谓”伊底“(又译为:本我、潜我、它我、伊,是拉丁文的“它”),是指“心”完全无意识的部分,也就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所组成。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肉体是它的能量的源泉。“伊底”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混沌弥漫,仿佛象一口充满本能和欲望的、沸腾的大锅;而这些本能和欲望又不懂什么是逻辑、道德,什么是好,什么是恶,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顾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限制,盲目地追求满足。因此,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够很快地得到满足。“伊底”所寻找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所谓“自我”,它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它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伊底”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从“伊底”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了,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去盲目地追求满足;它在“事实原则”或“现实原则”的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双要避免痛苦。“自我”处在“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它负责与现实接触,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和管制“伊底”的活动。所以,“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伊底”的控制和压抑上。弗洛伊德曾经打了一个比喻:“伊底”是匹马,“自我”是骑手;动力是马,骑手能给马指出方向;“自我”驾驶“伊底”,但“伊底”这匹马也许不听话。这说明,“伊底”的潜力是很大的。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哪里有伊底,哪里就有自我。”(“伊底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具有防御职能和中介职能。“自我”常常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伊底--的仆人。这就是说,“自我”是外部东西与内部东西之间,伊底和超我之间的过滤器。
, 百拇医药
    “自我”的力量好象不足以控制“伊底”,于是,从幼儿期开始又出现了人格结构的第三个部分--“超我”。

    所谓“超我”(超自我),是指人格的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根据“至善原则”而活动。它是家庭、学校、法律、道德等整个社会道德原则作用于“自我”的产物,是在人的童年早期就发展起来的,当幼儿在和父母以及其他成人相比较的时候,感到自己软弱无能,于是他就以这些“大人”为榜样通过“模拟作用”,建立自己所希望的一种理想的“自我”。但是,这些大人虽然是可羡慕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大人们会说儿童不听话,会惩罚儿童,指出儿童的言语和行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要求必须遵守。这样,“自我”就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部分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而“超我”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所说的“良心”,另一方面是“自我一想”,“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自我理想”是习俗教育的产物,它以“现实原则”为基础,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经常影响着一个的行为,但它本身却并不是经常有意识的,其原因就在于“许多社会价值是在儿童还不能够理解和用语言表述之前学得的”。“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伊底”的冲动;当然,“超我”本身限制着“伊底”。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伊底”、“自我”、“超我”三者保持平衡, 则人格发展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病。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设想,除了以他的无意识论为基础之外, 还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弗洛伊德肯定,人格在发展中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性欲阶段,也就是说,同样要经过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青春期。

    选自娅俐心理热线张昱教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