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 > 正文
编号:32732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其实,早在吐善王朝建立之前,中医就曾传入过西藏。60年代调查中发现的存在于藏族民间的《脉学师承记》就反映了中医脉诊与藏医的接触。法国汉学家P.Huard论及脉诊的经典著作《脉经》曾传入西藏,也曾传入印度直至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到欧洲。他的结论有可能就是在这一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汉藏史籍》中提到"朗日伦赞的时期,由汉地传入历算六十甲子、医疗、讲论饮食利益和危害的保养方法,由印度传入十二缘起支和六日轮转等,这是吐番最初的医药和历算。

    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著作是《月王药诊》,这部著作中已经提到了脉诊的五脏学说,此外还有寒热脉象和来去脉势,述及脉诊的时间和起居,提出了冲、甘、恰三部脉诊及实、洪、浮、数、虚、弱、迟、沉.芤等脉象,并且加以鉴别,这些内容都可以从《内经》、《难经》和《脉经》中找到启示,但它在分析脉理时将五脏诊脉与印度吠陀医学中三原素学说结合起来,借"隆、赤巴、培根"来论述病症,可见藏族人民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借鉴并发挥其他医学体系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藏医脉诊的系统化论述主要在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其中不仅提出了诊脉前的注意事项,诊脉的部位及方法,而且还阐述了各种脉象及其理论和与季节的关系。

    整体来看,与中医脉诊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现仅就《四部医典》中脉诊前的准备、诊脉的时间、部位和方法与中医加以比较,以管窥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和二者间的关系。

    首先,从诊脉前的准备来看,藏医要求在诊脉的前一天,患者应在饮食和起居方面有所节制,使患者的身体不致功能紊乱。诊脉的时间以早晨太阳刚升起,病人未活动前,阴阳调和,呼吸均匀之时为佳。而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诊法常以乎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除此之外,中医还要求医生要安静、细心地诊脉,所谓"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脉要精微论》),而在《四部医典》中亦有"医师患者气匀视脉位"'的论述,认为医生的生理和精神须保持正常,诊脉时应该集中精力,不能漫不经心。其次,在切脉的部位和手法上,藏医认为诊脉的部位在两手腕部的第一条横纹向下量一寸,骨头突起的内侧,医生三指平放为冲、甘、恰的部位;中医则以患者挠骨茎突掌面的挠动脉处为关,切以中指,然后依次向掌侧和肘窝侧,于关旁按切以食指和无名指,虽然在此两者不完全一样,但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相似之处,只是在切脉时,中医的浮、中、沉以三指共同按压,而藏医则冲脉取于皮肤,甘脉取于肌肉,恰脉取于骨。

    也有人认为藏医脉诊小所提到的"冲、甘、恰"来自于藏语古词,指的是医者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名称,而非指患者的诊脉部位。我们知道,藏族先民很早就有一些原始的医药卫生活动,并总结了一些医疗经验,但尚未有成熟的医疗体系出现,自然会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医疗经验以发展藏医学。前文所提到的朗日伦赞时期由汉地传入的六十甲子、医疗等内容因为没有文字和会翻译的人,所以只是师徒口头传授。而据史籍记载,吐蕃的文字系借用印度古梵文的基础,结合藏语的特点发展而来,与汉语差异较大,而古印度脉学水平很低,到公元十世纪以后才逐渐有所认识,吠陀医学中没有类似的材料。所以说"冲、甘、恰"在语音上与中医的"寸、关、尺"相近似只是出于巧合,恐怕很难令人信服。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