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佼
两年前,一位叫阿静的女孩找我咨询。她说自1996年大学毕业,曾先后找了八份工作,每次都是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自动辞职,对于每一次辞职,她虽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她从来不怪别人,只会不断责备自己,因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每当找到一份工作时,她都很想努力地干好,也总希望在工作中能与同事相处融洽,并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和态度。每当她看到别的同事之间无拘无束地有说有笑,轻松愉快地相互调侃,她就很羡慕。她非常希望自己能放开身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可是她内心的情感却仿佛被什么压制住了似的,在人前总是一副古板、拘谨、不苟言笑的样子,因此,别人都不愿与她接近。她的思想压力很大,老是胡思乱想,总以为自己是一个讨厌的人。于是她的情绪变得很低落,伴随着深深的失落感,整个人渐渐地陷入了自悲自怜之中,人也变得敏感多疑,总是揣度别人眼中的自己,但得到的答案却是自我否定。因而当别人在一起说话谈笑时,她就怀疑他们是在讲她、讥笑她。她变得失魂落魄,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下降,无心工作,最后不得不自动辞职,以逃避的方式来获得解脱。
但是每辞掉一份工作,她就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以致思想包袱越来越重,终于在辞掉她最称心的一份工作后,她的信心彻底丧失了。她没有勇气也不敢再去找新的工作,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见人,总是把自己沉浸在过去不幸遭遇的回忆之中,强烈的挫折感和劣等感占据着她的心。痛苦中她无数次想到了死,可是又怕死,而且也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一天,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我写的一篇关于心理的文章,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理障碍。于是,她几经周折,找到我咨询。
听完她的叙述,我告诉她,导致她屡次辞职的原因,是她的自卑心理及由此产生的连环效应,如过分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与态度,用自己的灰色心态去揣度别人的言行等等。为了找到她自卑心理的根源,我请她谈谈她的家庭与童年。
“我知道我的病是我妈造成的,我恨她!”我的问话触动了她的伤疤,她有些激动地告诉我,她母亲的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发火骂人,不仅经常写她爸,也动辄打骂她,常把她骂得一文不值。在记忆中,她在家的日子大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从小她就胆小内向,言行举止、待人处世也完全像她妈妈一样古板、拘束谨慎,总是害怕自己会有什么闪失。她喜欢交朋友,希望能与每个人融洽相处,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屈就自己去顺从别人,从来不敢在人前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她以为这样的方式会赢得别人的认同,可是她错了,别人在与她交往一段时间后反而逐渐疏远了她,所以,她的朋友并不多。
晤谈过后,我对她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她有重度的抑郁情绪和社会适应不良。对于她这种情况,我给她开了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并建议她参加“自信心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同时指出她的病,不能全怪她母亲,更不可因此去记恨她,这样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冲突,不利于康复。
前不久,我收到她的来信,说她经过两年的“自信心心理训练”后,现已完全走出了困境,不再钻牛角尖,跟自己过不去。而且也真正理解了我当时告诉她“不能全怪她母亲”的含意,因为她发现她母亲也是个心理障碍者。她母亲不仅对她非打即骂,而且对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对她父亲都是一样的暴躁,开口就是训斥责骂,但碰到丁点大的麻烦事,却又表现得惊慌失措,弄得家里每个人也跟着惶恐不安,惟恐她母亲又大吵大闹,拿家里人出气。她母亲虽然在家里说一不二,态度专横,可是对外人却非常好,常常到奉承讨好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换来别人对她的真心回报,她更多的是听到别人议论她母亲的种种不是,说她母亲不尊重丈夫、不懂得做人等等,总之,人们对她母亲的为人处世都是鄙夷不屑,贬多褒少,而且她还了解到,她母亲也是在她外婆的粗暴教育下长大的,她弟弟现在的状况也与她以前差不多,好像心理也有些毛病。所以,她虽然病好了,却担心她的心理障碍会不会也像她母亲一样再遗传给她的后代?她将来结婚能不能生育?
从阿静的叙述来分析,她母亲可能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医学上,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同一种疾病的现象叫做“家族聚集性”。造成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遗传,二是不良的生活环境,两者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易病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坏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心理障碍中的“家族聚集性”现象主要还是不良生活环境的刺激造成的,具体来说,这类不良刺激主要来自患者长辈的行为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即如何思维与交谈,爱什么、恨什么,如何与人相处,何种情况弓愧焦虑。厌恶与应激等等。一方面,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而重复长辈的日常反应方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他们的不良行为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是受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由于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心理压抑、心境较差,因而他们往往脾气大、易激动,孩子经常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孩子经常受责备和打骂,往往会因此在心灵深处形成失败者的自我形象,他们承认许多小错误和接受父母的指责,自视无能与无用,为避免更多地犯错与自责,于是他们谨小慎微、限制自己的活动,即形成了自卑、缺乏自信心、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不良个性。
阿静的母亲在她外婆的粗暴教育下长大,习得了她外婆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方式;她母亲又以同样的方式养育他们姐弟俩,使他们俩亦形成了类似的不良个性,接下了心理障碍的接力棒。如果他们俩不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改善自己心理素质的话,他们同样会把心理障碍的接力棒往下一代传。
所以,在心理障碍的诊疗中,无论心理医生还是当事人,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当前症状的改善与消除,而要从长计议,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或心理辅导,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方式与行为方式,改善其心理素质,这样,才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根治,使接力棒不再下传。
摘自《家庭医生》
两年前,一位叫阿静的女孩找我咨询。她说自1996年大学毕业,曾先后找了八份工作,每次都是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自动辞职,对于每一次辞职,她虽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她从来不怪别人,只会不断责备自己,因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每当找到一份工作时,她都很想努力地干好,也总希望在工作中能与同事相处融洽,并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和态度。每当她看到别的同事之间无拘无束地有说有笑,轻松愉快地相互调侃,她就很羡慕。她非常希望自己能放开身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可是她内心的情感却仿佛被什么压制住了似的,在人前总是一副古板、拘谨、不苟言笑的样子,因此,别人都不愿与她接近。她的思想压力很大,老是胡思乱想,总以为自己是一个讨厌的人。于是她的情绪变得很低落,伴随着深深的失落感,整个人渐渐地陷入了自悲自怜之中,人也变得敏感多疑,总是揣度别人眼中的自己,但得到的答案却是自我否定。因而当别人在一起说话谈笑时,她就怀疑他们是在讲她、讥笑她。她变得失魂落魄,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下降,无心工作,最后不得不自动辞职,以逃避的方式来获得解脱。
但是每辞掉一份工作,她就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以致思想包袱越来越重,终于在辞掉她最称心的一份工作后,她的信心彻底丧失了。她没有勇气也不敢再去找新的工作,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见人,总是把自己沉浸在过去不幸遭遇的回忆之中,强烈的挫折感和劣等感占据着她的心。痛苦中她无数次想到了死,可是又怕死,而且也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一天,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我写的一篇关于心理的文章,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心理障碍。于是,她几经周折,找到我咨询。
听完她的叙述,我告诉她,导致她屡次辞职的原因,是她的自卑心理及由此产生的连环效应,如过分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与态度,用自己的灰色心态去揣度别人的言行等等。为了找到她自卑心理的根源,我请她谈谈她的家庭与童年。
“我知道我的病是我妈造成的,我恨她!”我的问话触动了她的伤疤,她有些激动地告诉我,她母亲的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发火骂人,不仅经常写她爸,也动辄打骂她,常把她骂得一文不值。在记忆中,她在家的日子大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从小她就胆小内向,言行举止、待人处世也完全像她妈妈一样古板、拘束谨慎,总是害怕自己会有什么闪失。她喜欢交朋友,希望能与每个人融洽相处,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屈就自己去顺从别人,从来不敢在人前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她以为这样的方式会赢得别人的认同,可是她错了,别人在与她交往一段时间后反而逐渐疏远了她,所以,她的朋友并不多。
晤谈过后,我对她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她有重度的抑郁情绪和社会适应不良。对于她这种情况,我给她开了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并建议她参加“自信心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同时指出她的病,不能全怪她母亲,更不可因此去记恨她,这样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冲突,不利于康复。
前不久,我收到她的来信,说她经过两年的“自信心心理训练”后,现已完全走出了困境,不再钻牛角尖,跟自己过不去。而且也真正理解了我当时告诉她“不能全怪她母亲”的含意,因为她发现她母亲也是个心理障碍者。她母亲不仅对她非打即骂,而且对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对她父亲都是一样的暴躁,开口就是训斥责骂,但碰到丁点大的麻烦事,却又表现得惊慌失措,弄得家里每个人也跟着惶恐不安,惟恐她母亲又大吵大闹,拿家里人出气。她母亲虽然在家里说一不二,态度专横,可是对外人却非常好,常常到奉承讨好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换来别人对她的真心回报,她更多的是听到别人议论她母亲的种种不是,说她母亲不尊重丈夫、不懂得做人等等,总之,人们对她母亲的为人处世都是鄙夷不屑,贬多褒少,而且她还了解到,她母亲也是在她外婆的粗暴教育下长大的,她弟弟现在的状况也与她以前差不多,好像心理也有些毛病。所以,她虽然病好了,却担心她的心理障碍会不会也像她母亲一样再遗传给她的后代?她将来结婚能不能生育?
从阿静的叙述来分析,她母亲可能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医学上,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同一种疾病的现象叫做“家族聚集性”。造成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遗传,二是不良的生活环境,两者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易病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坏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心理障碍中的“家族聚集性”现象主要还是不良生活环境的刺激造成的,具体来说,这类不良刺激主要来自患者长辈的行为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即如何思维与交谈,爱什么、恨什么,如何与人相处,何种情况弓愧焦虑。厌恶与应激等等。一方面,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而重复长辈的日常反应方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他们的不良行为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是受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由于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心理压抑、心境较差,因而他们往往脾气大、易激动,孩子经常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孩子经常受责备和打骂,往往会因此在心灵深处形成失败者的自我形象,他们承认许多小错误和接受父母的指责,自视无能与无用,为避免更多地犯错与自责,于是他们谨小慎微、限制自己的活动,即形成了自卑、缺乏自信心、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不良个性。
阿静的母亲在她外婆的粗暴教育下长大,习得了她外婆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方式;她母亲又以同样的方式养育他们姐弟俩,使他们俩亦形成了类似的不良个性,接下了心理障碍的接力棒。如果他们俩不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改善自己心理素质的话,他们同样会把心理障碍的接力棒往下一代传。
所以,在心理障碍的诊疗中,无论心理医生还是当事人,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当前症状的改善与消除,而要从长计议,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或心理辅导,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方式与行为方式,改善其心理素质,这样,才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根治,使接力棒不再下传。
摘自《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