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失调可致肠癌
肠癌,主要指直肠、结肠部分出现的恶性肿瘤,统称大肠癌。
大肠癌以40—60岁的男性发病最多。国内发病年龄较国外早,30岁以下患者并不少见,一般占10%以上。早期病变可有排便习惯改变、粘液血便、腹部不适。约有50%—80%患者粪便潜血阳性,故可作为本病早期诊断的初筛方法。癌变的前身,常常是结肠、直肠、息肉或腺瘤、慢性结肠炎等,应及早治疗,防止癌变。
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称,西欧、北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大肠癌发病率较亚洲、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要高10倍以上。90年代以来,结、直肠癌在美国已构成第二大癌症,平均每年发生15万例,死亡在6万例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近年,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结、直肠病人的检查,发现其中25%患者有基因缺陷。正是这种保护性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为什么这种保护性基因被破坏了呢?后来一些医学家、营养学家认为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关,这还有待于确切验证。
西方国家流行了数百年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以肉、奶、蛋为主,形成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三高”结构,其结果是导致食物热量摄取过剩,某些保护性基因遭到破坏,于是人出现了肥胖,酿成心血管疾病和大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为此,7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节食、减肥热。进入80年代又大力开发强化食品,并注重植物蛋白的利用,然而收效并不明显。学者们还注意到,在美国南方一些盛产柑橘的地方,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缘故。
我国和日本、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饮食属于低脂肪、低蛋白、低糖的“三低”结构,以谷、菜、油为主。相对而言,则大肠癌发病率稍低一些。但是,近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只注重了饮食调配,却忽略了营养成分。自80年代中期起,也开始追求高脂肪、高蛋白、重糖、多盐的饮食结构,似乎是在步西方“三高”饮食结构的后尘。因此,发现大肠癌患者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肠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3—6位,且手术后5年存活率较低。
为了有效地预防大肠癌,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严格控制多余的脂肪和糖的摄入,防止热量过剩;同时,还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提倡精粗兼备,尽量多吃粗食品,如大米、玉米、木耳、海带、南瓜、红薯、青豆,胡萝卜等,还有新兴的大豆蛋白食品,使饮食结构趋于合理。
当然,饮食因素只是诱发大肠痫的一个方面。
摘自《医药新知指南》, 百拇医药
大肠癌以40—60岁的男性发病最多。国内发病年龄较国外早,30岁以下患者并不少见,一般占10%以上。早期病变可有排便习惯改变、粘液血便、腹部不适。约有50%—80%患者粪便潜血阳性,故可作为本病早期诊断的初筛方法。癌变的前身,常常是结肠、直肠、息肉或腺瘤、慢性结肠炎等,应及早治疗,防止癌变。
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称,西欧、北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大肠癌发病率较亚洲、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要高10倍以上。90年代以来,结、直肠癌在美国已构成第二大癌症,平均每年发生15万例,死亡在6万例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近年,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结、直肠病人的检查,发现其中25%患者有基因缺陷。正是这种保护性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为什么这种保护性基因被破坏了呢?后来一些医学家、营养学家认为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关,这还有待于确切验证。
西方国家流行了数百年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以肉、奶、蛋为主,形成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三高”结构,其结果是导致食物热量摄取过剩,某些保护性基因遭到破坏,于是人出现了肥胖,酿成心血管疾病和大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为此,7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节食、减肥热。进入80年代又大力开发强化食品,并注重植物蛋白的利用,然而收效并不明显。学者们还注意到,在美国南方一些盛产柑橘的地方,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缘故。
我国和日本、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饮食属于低脂肪、低蛋白、低糖的“三低”结构,以谷、菜、油为主。相对而言,则大肠癌发病率稍低一些。但是,近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只注重了饮食调配,却忽略了营养成分。自80年代中期起,也开始追求高脂肪、高蛋白、重糖、多盐的饮食结构,似乎是在步西方“三高”饮食结构的后尘。因此,发现大肠癌患者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肠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3—6位,且手术后5年存活率较低。
为了有效地预防大肠癌,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严格控制多余的脂肪和糖的摄入,防止热量过剩;同时,还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提倡精粗兼备,尽量多吃粗食品,如大米、玉米、木耳、海带、南瓜、红薯、青豆,胡萝卜等,还有新兴的大豆蛋白食品,使饮食结构趋于合理。
当然,饮食因素只是诱发大肠痫的一个方面。
摘自《医药新知指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