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壮医的证治特点及其研究思路
http://www.100md.com
林辰 (广西中医学院 530001 南宁
键词 壮医;辨证;治疗;研究思路
壮医,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壮医与中医都属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壮族的人文特点以及壮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壮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现试就其证治特点进行扼要论述,以探讨其研究思路。
1、对证的认识特点
壮医认为,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病只有两种“证”,即阴证和阳证,阴证与阳证是以寒、热和虚、实来辨别的,阳证多为热证、实证;阴证多为寒证、虚证。或更具体地分为阴盛阳衰证和阳盛阴衰证及阴盛阳盛证。阴盛阳盛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证型,多为阳盛生热,热燔津伤,阴盛内寒,寒凝脉阻。壮医认为出现阴盛阳盛证多提示预后不良。每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患者都可能表现为阴证或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由阳证转为阴证。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邪正斗争状态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同一病症和不同阶段有所差别和转变所致。临床治疗时,壮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1]。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由阴转阳,多为疾病逐渐好转的征象;由阳转阴,多提示疾病趋重或恶化,甚至预后不良。因此,壮医诊治疾病时,辨阴阳证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2、对病名的认识
壮医病名是以壮话表述的病症名称,有按主要症状命名的,如“红头痧”、“疳风”、“上吐下泻风”、“绞肠痧”等;有按取类比象命名的,如“天寒”、“地冷”、“蛇龙吊”、“猫惊”、“鸡爪风”等;有按预后良、恶命名的;而最常见的是以病因命名,有近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病名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其中以毒命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的甚至十分形象的病名。如痧毒分为热痧、寒痧、蚂蝗痧、标蛇痧、红毛痧、闷痧等;瘴毒分为青草瘴、冷瘴、热瘴、哑瘴、烟瘴、毒气瘴等;蛊毒又分为虫蛊、食蛊、水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如冲风、肚痛风、急惊风、呕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挽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鸳鹚风、马王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毒病的命名,除了以上所述外,有些是根据毒气所依附的具体事物命名的,如蛇毒、药石毒等[2]。从这些病名的认识来看,壮医在病名的命名上较纯朴,也比较直观,而且还有些壮语病名尚未译成汉字名称,只有用壮语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表述,故目前尚未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或较统一的病名,这可能与历史上壮医没有自己的规范文字记录有关,与壮医散居和缺少互相交流有关。这些均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发掘、整理和提高,使之更具系统化科学化。
, 百拇医药
3、临床治疗特色
壮医临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主,所以多主张专病专药,即使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如对瘴病,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榔、薏苡仁等药物组方治疗;对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三丫苦、山芝麻、黄皮果等药物组方治疗,如兼咽痛甚者可选加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等;如兼咳嗽者选加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等。壮医的用药特点较讲究简、便、验,注意选用作用大、功效快的药品,而且常用鲜品,往往只投予1~3味药,更多的是单味药组方,即使用复方,其组方一般也不超过5味。壮医治病的治疗原则,与中医协调阴阳、发表攻里、越上引下、寒热温清、补虚泻实等治则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运用上,则各具特色[3],壮医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在治疗方法上既讲究内治,更重视外治,其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外治法与内治法配合运用。一般病证,仅用外治法即可奏效,有些病情复杂且症情较重的病证,则多以内服和外治法并用。如头痛、头晕、胸脘胀闷等证,治疗时多用挑法和刮法,使血脉通而毒气尽去;如发热伴咽喉红肿疼痛者,常用金果揽、玉叶金花等煎水内服,同时配合外治法在四肢未端指(趾)处用针刺放血,使热毒得去而发热等症获愈。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药外敷疗法、针挑疗法、药罐疗法、壮药熏洗疗法、捏挟疗法,陶针疗法、药刮疗法、浴足疗法等。壮医认为,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治疗作用有二:一是调气,二为祛毒。在治疗内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内病外治两个方面。在具体施治上,又分为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大类,或两者结合使用,如药线点灸疗法、药刮疗法等。壮医外治法的内涵十分广泛,方法丰富多彩,疗效显著,在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 http://www.100md.com
4、研究思路
综上论述可知,壮医与中医同属祖国的传统医学,在思维方法和诊断治疗上有相似之处,并互相影响和渗透,但又各具特色。中医以其较好的临床疗效及渊博的经典著称于世,壮医亦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简而易学、丰富多彩的外治法誉满壮乡。中医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完善,不但具有极丰富的临床治病经验,而且具有较为系统、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得到了更好的普及、推广和发展。而壮医由于历史上没有规范的文字记载,很多的证治理论及相关的资料只能散载于一些汉史资料或部分医籍中,很多的治病经验是靠口耳相传才得以留传至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完善壮医理论体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进行定性、定量化研究,使壮医理论更具系统化、客观化和科学化,这是我们民族医药工作者的长期任务。近年来,在壮医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不少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整理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专著,如黄汉儒等编著的《壮族医学史》一书,就是对壮医的历史和壮医理论体系的总结。由黄瑾明教授等组织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脾虚证的研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些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给古老的壮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在整理和研究壮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壮医本身的特色,发挥其优势,并借鉴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和利用现代科学实验,进一步提高壮医的临床疗效和揭示壮医治病的科学原理,让壮医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
参考文献
1、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
2、黄汉儒,黄瑾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12.
3、黄汉儒,黄景贤,殷昭红,等.壮族医学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5~496.
4、黄瑾明,韦金育,吕琳,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药,1998,21(6):1., http://www.100md.com
键词 壮医;辨证;治疗;研究思路
壮医,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壮医与中医都属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壮族的人文特点以及壮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壮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现试就其证治特点进行扼要论述,以探讨其研究思路。
1、对证的认识特点
壮医认为,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病只有两种“证”,即阴证和阳证,阴证与阳证是以寒、热和虚、实来辨别的,阳证多为热证、实证;阴证多为寒证、虚证。或更具体地分为阴盛阳衰证和阳盛阴衰证及阴盛阳盛证。阴盛阳盛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证型,多为阳盛生热,热燔津伤,阴盛内寒,寒凝脉阻。壮医认为出现阴盛阳盛证多提示预后不良。每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患者都可能表现为阴证或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由阳证转为阴证。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邪正斗争状态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同一病症和不同阶段有所差别和转变所致。临床治疗时,壮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1]。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由阴转阳,多为疾病逐渐好转的征象;由阳转阴,多提示疾病趋重或恶化,甚至预后不良。因此,壮医诊治疾病时,辨阴阳证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2、对病名的认识
壮医病名是以壮话表述的病症名称,有按主要症状命名的,如“红头痧”、“疳风”、“上吐下泻风”、“绞肠痧”等;有按取类比象命名的,如“天寒”、“地冷”、“蛇龙吊”、“猫惊”、“鸡爪风”等;有按预后良、恶命名的;而最常见的是以病因命名,有近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病名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其中以毒命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的甚至十分形象的病名。如痧毒分为热痧、寒痧、蚂蝗痧、标蛇痧、红毛痧、闷痧等;瘴毒分为青草瘴、冷瘴、热瘴、哑瘴、烟瘴、毒气瘴等;蛊毒又分为虫蛊、食蛊、水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如冲风、肚痛风、急惊风、呕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挽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鸳鹚风、马王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毒病的命名,除了以上所述外,有些是根据毒气所依附的具体事物命名的,如蛇毒、药石毒等[2]。从这些病名的认识来看,壮医在病名的命名上较纯朴,也比较直观,而且还有些壮语病名尚未译成汉字名称,只有用壮语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表述,故目前尚未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或较统一的病名,这可能与历史上壮医没有自己的规范文字记录有关,与壮医散居和缺少互相交流有关。这些均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发掘、整理和提高,使之更具系统化科学化。
, 百拇医药
3、临床治疗特色
壮医临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主,所以多主张专病专药,即使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如对瘴病,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榔、薏苡仁等药物组方治疗;对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三丫苦、山芝麻、黄皮果等药物组方治疗,如兼咽痛甚者可选加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等;如兼咳嗽者选加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等。壮医的用药特点较讲究简、便、验,注意选用作用大、功效快的药品,而且常用鲜品,往往只投予1~3味药,更多的是单味药组方,即使用复方,其组方一般也不超过5味。壮医治病的治疗原则,与中医协调阴阳、发表攻里、越上引下、寒热温清、补虚泻实等治则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运用上,则各具特色[3],壮医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在治疗方法上既讲究内治,更重视外治,其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外治法与内治法配合运用。一般病证,仅用外治法即可奏效,有些病情复杂且症情较重的病证,则多以内服和外治法并用。如头痛、头晕、胸脘胀闷等证,治疗时多用挑法和刮法,使血脉通而毒气尽去;如发热伴咽喉红肿疼痛者,常用金果揽、玉叶金花等煎水内服,同时配合外治法在四肢未端指(趾)处用针刺放血,使热毒得去而发热等症获愈。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药外敷疗法、针挑疗法、药罐疗法、壮药熏洗疗法、捏挟疗法,陶针疗法、药刮疗法、浴足疗法等。壮医认为,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治疗作用有二:一是调气,二为祛毒。在治疗内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内病外治两个方面。在具体施治上,又分为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大类,或两者结合使用,如药线点灸疗法、药刮疗法等。壮医外治法的内涵十分广泛,方法丰富多彩,疗效显著,在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 http://www.100md.com
4、研究思路
综上论述可知,壮医与中医同属祖国的传统医学,在思维方法和诊断治疗上有相似之处,并互相影响和渗透,但又各具特色。中医以其较好的临床疗效及渊博的经典著称于世,壮医亦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简而易学、丰富多彩的外治法誉满壮乡。中医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完善,不但具有极丰富的临床治病经验,而且具有较为系统、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得到了更好的普及、推广和发展。而壮医由于历史上没有规范的文字记载,很多的证治理论及相关的资料只能散载于一些汉史资料或部分医籍中,很多的治病经验是靠口耳相传才得以留传至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完善壮医理论体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进行定性、定量化研究,使壮医理论更具系统化、客观化和科学化,这是我们民族医药工作者的长期任务。近年来,在壮医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不少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整理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专著,如黄汉儒等编著的《壮族医学史》一书,就是对壮医的历史和壮医理论体系的总结。由黄瑾明教授等组织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脾虚证的研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些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给古老的壮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在整理和研究壮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壮医本身的特色,发挥其优势,并借鉴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和利用现代科学实验,进一步提高壮医的临床疗效和揭示壮医治病的科学原理,让壮医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
参考文献
1、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
2、黄汉儒,黄瑾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12.
3、黄汉儒,黄景贤,殷昭红,等.壮族医学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5~496.
4、黄瑾明,韦金育,吕琳,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药,1998,21(6):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