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养血”析疑
http://www.100md.com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养血”之功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后世沿袭其说,并将其发扬光大者不乏其例。《本草汇言》说:“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至此,“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流传至今,影响颇大,并成为人们用以阐释丹参具有养血作用的主要说理依据。五版《中药学》教材中亦明确记载丹参有“养血”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试析如下。
一、丹参“养血”乃祛瘀生新之义
养血,又称补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属中医补法之一。而丹参养血,非此义也,古人论之甚详。如《本草正义》说:“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又说丹参“走窜有余,必非补养之品,《本经》所谓益气,《别录》所谓养血,皆言其积滞既去,而正气自伸之意”,进而指出:“世俗以为补血之用,……皆非古人真旨矣”,揭示了丹参“以通为补”之真谛。
《本草求真》认为,丹参之功关键在于活血行瘀,所谓“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其治病疗恙,“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生新”。《重庆堂随笔》指出:“丹参,降而行血”。指出血虚者及无血瘀之人不可使用,并告诫人们说:“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并以其有参之名而滥用之”。
, 百拇医药
丹参活血凉血,对血热兼有瘀滞者尤宜,对血虚兼有瘀滞者用之亦可。若纯属阴血亏虚,宜静不宜动者,则丹参走窜之性,用之非所宜。从五版《中药学》来看,书中虽明确记载丹参有“养血”作用,但其应用并无血虚见证,且指出:“丹参以活血凉血见长”,“常用于多种瘀血为患或血行不畅的症证”。有鉴于斯,六版《中药学》教材在丹参“功效”一栏中删去了“养血”二字,从而证明丹参并无直接的养血作用。著名中药学家颜正华教授等指出,丹参“补血之义,实为祛瘀生新之理”,可谓言简意赅,语中肯綮。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肢体血管,增加冠状动脉和肢体血流量;能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加速微循环血液流速,从而为丹参活血行瘀提供了药理学基础。
二、祛瘀生新不能等同于“养血”
祛瘀生新主要是针对瘀血留滞,阻碍新血的化生而言的。《血证论》指出:“此血(瘀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以致血液滋生难以为继,亦可导致血虚。治当以祛瘀为先。若“不去瘀而求补血,何异治疮者不化腐而求生肌哉”,实为舍本求末之治,不可取也。只有“瘀血之去,乃新血日生”。因此,祛瘀生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养血。
, 百拇医药
《简明中医辞典》中说,去瘀生新,又称祛瘀活血、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血液由于阻滞而变为瘀血,须去除才能使血脉流畅”。祛瘀生新,祛瘀是前提,属于基本功能,反映了药物治疗作用的本质特征,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生新是目的,属于衍生功能,是由基本功能衍化、派生出来的,从属于基本功能,其应用必须与基本功能(祛瘀)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方臻全面。《本草从新》在丹参条下明确指出:“瘀祛,然后生新……无瘀,斟酌用之。”可见,丹参祛瘀生新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而不在于“补”,其运用的关键在于“瘀血”而不在于“血虚”。
古人称丹参养血,即以通为补之义,实非真正涵义上的养血。若把丹参祛瘀生新误认为是养血,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若以此类推,大凡具有祛瘀作用的药物(如川芎、乳香、没药等)皆能养血,均可用治血虚诸证,显然不符合医理和药理,更不符合临床实际。
周桢祥, 百拇医药
一、丹参“养血”乃祛瘀生新之义
养血,又称补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属中医补法之一。而丹参养血,非此义也,古人论之甚详。如《本草正义》说:“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又说丹参“走窜有余,必非补养之品,《本经》所谓益气,《别录》所谓养血,皆言其积滞既去,而正气自伸之意”,进而指出:“世俗以为补血之用,……皆非古人真旨矣”,揭示了丹参“以通为补”之真谛。
《本草求真》认为,丹参之功关键在于活血行瘀,所谓“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其治病疗恙,“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生新”。《重庆堂随笔》指出:“丹参,降而行血”。指出血虚者及无血瘀之人不可使用,并告诫人们说:“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并以其有参之名而滥用之”。
, 百拇医药
丹参活血凉血,对血热兼有瘀滞者尤宜,对血虚兼有瘀滞者用之亦可。若纯属阴血亏虚,宜静不宜动者,则丹参走窜之性,用之非所宜。从五版《中药学》来看,书中虽明确记载丹参有“养血”作用,但其应用并无血虚见证,且指出:“丹参以活血凉血见长”,“常用于多种瘀血为患或血行不畅的症证”。有鉴于斯,六版《中药学》教材在丹参“功效”一栏中删去了“养血”二字,从而证明丹参并无直接的养血作用。著名中药学家颜正华教授等指出,丹参“补血之义,实为祛瘀生新之理”,可谓言简意赅,语中肯綮。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肢体血管,增加冠状动脉和肢体血流量;能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加速微循环血液流速,从而为丹参活血行瘀提供了药理学基础。
二、祛瘀生新不能等同于“养血”
祛瘀生新主要是针对瘀血留滞,阻碍新血的化生而言的。《血证论》指出:“此血(瘀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以致血液滋生难以为继,亦可导致血虚。治当以祛瘀为先。若“不去瘀而求补血,何异治疮者不化腐而求生肌哉”,实为舍本求末之治,不可取也。只有“瘀血之去,乃新血日生”。因此,祛瘀生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养血。
, 百拇医药
《简明中医辞典》中说,去瘀生新,又称祛瘀活血、活血生新、化瘀行血,“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血液由于阻滞而变为瘀血,须去除才能使血脉流畅”。祛瘀生新,祛瘀是前提,属于基本功能,反映了药物治疗作用的本质特征,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生新是目的,属于衍生功能,是由基本功能衍化、派生出来的,从属于基本功能,其应用必须与基本功能(祛瘀)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方臻全面。《本草从新》在丹参条下明确指出:“瘀祛,然后生新……无瘀,斟酌用之。”可见,丹参祛瘀生新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而不在于“补”,其运用的关键在于“瘀血”而不在于“血虚”。
古人称丹参养血,即以通为补之义,实非真正涵义上的养血。若把丹参祛瘀生新误认为是养血,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若以此类推,大凡具有祛瘀作用的药物(如川芎、乳香、没药等)皆能养血,均可用治血虚诸证,显然不符合医理和药理,更不符合临床实际。
周桢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