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候的多重性含义及分层研究方法
证候是当前中医药研究的焦点。但在对“证”和“证候”的认识等方面,却仍存在着一些模糊或有争论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其含义(概念)、关系等做进一步研究。
一、证候的含义
通常说“证候”即证的外候,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证候又与证相对应,即证候就是证,是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病理反映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候是疾病的表现形式,有疾病才可能有证候,证候反映疾病状态(病因病理及病势等)和疾病发展趋势(预后)。但除此之外,中医辨证还特别强调辨体质、辨情志状态和地理、气候环境因素等,因此,证候又有体质、情志和环境等方面的含义。
(一)证候的病因病理含义 在中医文献中“症”、“候”、“病”、“证”是相互关联的概念,《伤寒杂病论》以病(症)或理(法、方)为证,病(症)、理(法、方)与证互通。《诸病源候论》则以候(症、因、理)为证,候(症、因、理)即代表所要辨的证。这些都是以疾病的病因病理为基础,代表疾病特有的病因病理改变,它是辨证用药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反映疾病病因病理的证候,以总体趋向性特征为主要表现,即它具有病因病理特征所决定的某些必然的典型表现,同时它也可有或然症状。因此,证候是对临床有规律症状的总结,它代表着特定的病因病理改变。
(二)证候的病势含义 病势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种突出状态的病机概括,如胃气上逆、邪正交争、阴盛格阳等。病势含义的证候也是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病理反映,但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辨病势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病势含义的证候主要反映疾病的病机趋向,呈现自然或干扰因素下疾病的病机特点,在临床中除具有对势治疗的意义外,还常起到“参机变”的辨证诊断意义。
(三)证候的疾病发展趋向含义 辨证除指导施治用药外,还有判断疾病预后的作用。因此,证候又代表疾病发展的趋向,这时的证是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内在本质,证候是这种发展变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征兆),如邪伏膜原证、热入营血证、虚阳浮越证等。此外,如麻疹先兆、正复邪退等临床表现也属反映疾病发展趋向的证候。
, 百拇医药
疾病发展趋向含义的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些关键点的病机或病势的概括,它可以提示疾病方向。这种证候概念有的与证相联系(即证的外候),如邪伏膜原证等;而有的却不能与证挂钩,如正复邪退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候是指与疾病有关的人体功能变化趋势的规律性的客观外现,即疾病病理趋向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症状集)。
(四)证候的体质含义 体质因素不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构成个体具体疾病的表现,而且相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具有相同规律性的功能反映外现。如阳虚体质的人怕冷、易出汗、喜喝热水等。了解这些表现的意义不仅可指导治疗用药,更主要的是提供这些个体在可能受病情况下个体化预防方案或原则。
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中,获取反映体质的证候更具重要意义。因为亚健康状态人体除了确实处于疾病的前期(潜伏状态)或某种致病环境条件下之外,更多的是由于个体的体质状况不同,从而导致对恒常环境的特别反映。人的体质并不完全是终身不可变的,它与先天禀赋(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生活状况、环境条件及疾病经历等有着密切联系。体质含义的证候是个体在通常条件下,或潜在疾病因素、环境作用下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的外在表现。
, 百拇医药
(五)证候的情志(心理学)含义 情志异常导致疾病,其证候属病因病理含义的证候。若在异常情志状态下人体并未患病,那么这时的证候就是非病状态的情志含义证候。无论是病理或非病状态,情志含义的证候必然带有情志致病或作用的特点,如烦躁易怒、忧思不宁、失眠多梦等。
情志含义的证候是指人体在某种异常精神、心理状态作用下,出现的异常反映或个体在情志方面的某些偏向,其易受外界影响,而表现出的症状或心理不适感。因此,情志含义的证候也是亚健康状态常见的表现形式,同样,这些表现形式可能是疾病的先兆、潜伏期或不典型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个体由于社会压力、精神负担或情绪干扰所出现的不适应状态。情志含义的证候具有多变性、夸张性和易受暗示性等特点,其也可以是病因病理证候的特殊形式。
(六)证候的环境含义 环境所导致的疾病,其证候属病因病理证候的范畴。正常情况下人体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若环境因素作用强烈,或人体适应能力弱,则可能出现不适感,或身体异常改变,这是亚健康状态下的环境证候。环境证候包括环境所致疾病的证候和疾病状态下机体对环境反应的附加证候。环境证候即是人体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特异性证候形式。外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气候、地理、生物和人类社会等,其具有相对恒定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等。
, 百拇医药
(七)证候的饮食劳逸(生活方式)含义 证候也可以反映个体饮食、劳逸的情况。饮食的调摄失当、劳逸失度均可导致疾病,或引致人体的不适感。研究饮食劳逸证候规律,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并有预防、调理和康复等方面指导意义。饮食劳逸作为病因导致人体疾病,其证候也属病因病理含义证候范畴。
饮食劳逸含义的证候也可见于亚健康状态。人们生活规律失调大多不会立即导致疾病,但却可能会给许多人带来烦恼或痛苦,这些烦恼和痛苦的症状、体征表现就是亚健康状态下饮食劳逸含义的证候。
二、证候的分层研究方法 既然证候具有多重性含义,因此研究证候的方法也不能简单划一,而必须分层或分类进行研究。所谓分层是指将证候分为以上7个方面。每个层次的证候,又可以分为疾病和非病、既病和未病等不同类型,治疗或预防所采取的对策也应有所区别。
病因病理、病势、疾病发展趋向层次的证候,在其研究中应结合具体疾病,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提炼出能较准确反映疾病发展演变规律的外现特点,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施治用药,这类似于通常说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体质层次证候的研究则应重点把握个体的不同体质特点,建立和规范体质评判标准,了解体质证候的外现和演变规律,以及在疾病和非病状态下的不同特点等,这样才能在中医防治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心理层次证候的研究应注意观察、总结情绪化证候、心理特质证候和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人体的不同心理应答等问题,一方面要研究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证候规律,另一方面则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种心理干扰时所表现出的证候规律。对环境层次证候的研究也同样应包括疾病和非病两个方面,并且应重点研究环境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特点、证候演变规律及亚健康状态下环境证候的特点等。对生活方式层次的证候,研究时应主要抓住饮食饥饱、劳逸调适的关系,明确因饥饱失调、劳逸太过导致疾病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由此而致不适(亚健康状态)的证候规律。对生活方式病的其它因素和类型也应进行分层研究,以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和预防养生。, 百拇医药(黎敬波)
一、证候的含义
通常说“证候”即证的外候,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证候又与证相对应,即证候就是证,是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病理反映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候是疾病的表现形式,有疾病才可能有证候,证候反映疾病状态(病因病理及病势等)和疾病发展趋势(预后)。但除此之外,中医辨证还特别强调辨体质、辨情志状态和地理、气候环境因素等,因此,证候又有体质、情志和环境等方面的含义。
(一)证候的病因病理含义 在中医文献中“症”、“候”、“病”、“证”是相互关联的概念,《伤寒杂病论》以病(症)或理(法、方)为证,病(症)、理(法、方)与证互通。《诸病源候论》则以候(症、因、理)为证,候(症、因、理)即代表所要辨的证。这些都是以疾病的病因病理为基础,代表疾病特有的病因病理改变,它是辨证用药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反映疾病病因病理的证候,以总体趋向性特征为主要表现,即它具有病因病理特征所决定的某些必然的典型表现,同时它也可有或然症状。因此,证候是对临床有规律症状的总结,它代表着特定的病因病理改变。
(二)证候的病势含义 病势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种突出状态的病机概括,如胃气上逆、邪正交争、阴盛格阳等。病势含义的证候也是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病理反映,但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辨病势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病势含义的证候主要反映疾病的病机趋向,呈现自然或干扰因素下疾病的病机特点,在临床中除具有对势治疗的意义外,还常起到“参机变”的辨证诊断意义。
(三)证候的疾病发展趋向含义 辨证除指导施治用药外,还有判断疾病预后的作用。因此,证候又代表疾病发展的趋向,这时的证是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内在本质,证候是这种发展变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征兆),如邪伏膜原证、热入营血证、虚阳浮越证等。此外,如麻疹先兆、正复邪退等临床表现也属反映疾病发展趋向的证候。
, 百拇医药
疾病发展趋向含义的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些关键点的病机或病势的概括,它可以提示疾病方向。这种证候概念有的与证相联系(即证的外候),如邪伏膜原证等;而有的却不能与证挂钩,如正复邪退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候是指与疾病有关的人体功能变化趋势的规律性的客观外现,即疾病病理趋向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症状集)。
(四)证候的体质含义 体质因素不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构成个体具体疾病的表现,而且相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具有相同规律性的功能反映外现。如阳虚体质的人怕冷、易出汗、喜喝热水等。了解这些表现的意义不仅可指导治疗用药,更主要的是提供这些个体在可能受病情况下个体化预防方案或原则。
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中,获取反映体质的证候更具重要意义。因为亚健康状态人体除了确实处于疾病的前期(潜伏状态)或某种致病环境条件下之外,更多的是由于个体的体质状况不同,从而导致对恒常环境的特别反映。人的体质并不完全是终身不可变的,它与先天禀赋(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生活状况、环境条件及疾病经历等有着密切联系。体质含义的证候是个体在通常条件下,或潜在疾病因素、环境作用下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的外在表现。
, 百拇医药
(五)证候的情志(心理学)含义 情志异常导致疾病,其证候属病因病理含义的证候。若在异常情志状态下人体并未患病,那么这时的证候就是非病状态的情志含义证候。无论是病理或非病状态,情志含义的证候必然带有情志致病或作用的特点,如烦躁易怒、忧思不宁、失眠多梦等。
情志含义的证候是指人体在某种异常精神、心理状态作用下,出现的异常反映或个体在情志方面的某些偏向,其易受外界影响,而表现出的症状或心理不适感。因此,情志含义的证候也是亚健康状态常见的表现形式,同样,这些表现形式可能是疾病的先兆、潜伏期或不典型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个体由于社会压力、精神负担或情绪干扰所出现的不适应状态。情志含义的证候具有多变性、夸张性和易受暗示性等特点,其也可以是病因病理证候的特殊形式。
(六)证候的环境含义 环境所导致的疾病,其证候属病因病理证候的范畴。正常情况下人体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若环境因素作用强烈,或人体适应能力弱,则可能出现不适感,或身体异常改变,这是亚健康状态下的环境证候。环境证候包括环境所致疾病的证候和疾病状态下机体对环境反应的附加证候。环境证候即是人体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特异性证候形式。外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气候、地理、生物和人类社会等,其具有相对恒定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等。
, 百拇医药
(七)证候的饮食劳逸(生活方式)含义 证候也可以反映个体饮食、劳逸的情况。饮食的调摄失当、劳逸失度均可导致疾病,或引致人体的不适感。研究饮食劳逸证候规律,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并有预防、调理和康复等方面指导意义。饮食劳逸作为病因导致人体疾病,其证候也属病因病理含义证候范畴。
饮食劳逸含义的证候也可见于亚健康状态。人们生活规律失调大多不会立即导致疾病,但却可能会给许多人带来烦恼或痛苦,这些烦恼和痛苦的症状、体征表现就是亚健康状态下饮食劳逸含义的证候。
二、证候的分层研究方法 既然证候具有多重性含义,因此研究证候的方法也不能简单划一,而必须分层或分类进行研究。所谓分层是指将证候分为以上7个方面。每个层次的证候,又可以分为疾病和非病、既病和未病等不同类型,治疗或预防所采取的对策也应有所区别。
病因病理、病势、疾病发展趋向层次的证候,在其研究中应结合具体疾病,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提炼出能较准确反映疾病发展演变规律的外现特点,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施治用药,这类似于通常说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体质层次证候的研究则应重点把握个体的不同体质特点,建立和规范体质评判标准,了解体质证候的外现和演变规律,以及在疾病和非病状态下的不同特点等,这样才能在中医防治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心理层次证候的研究应注意观察、总结情绪化证候、心理特质证候和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人体的不同心理应答等问题,一方面要研究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证候规律,另一方面则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种心理干扰时所表现出的证候规律。对环境层次证候的研究也同样应包括疾病和非病两个方面,并且应重点研究环境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特点、证候演变规律及亚健康状态下环境证候的特点等。对生活方式层次的证候,研究时应主要抓住饮食饥饱、劳逸调适的关系,明确因饥饱失调、劳逸太过导致疾病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由此而致不适(亚健康状态)的证候规律。对生活方式病的其它因素和类型也应进行分层研究,以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和预防养生。, 百拇医药(黎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