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生痰之源”刍议
“脾为生痰之源”,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这一论断为后世学者所接受而成共识,并作为理论依据多加引用。析“脾为生痰之源”的依据,按中医传统理论的解释是:脾主运化,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则水液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因此,“脾为生痰之源”的病理实质可以概括为“脾虚生痰”。尽管这一过程可能有肺与肾的参与,但由于脾居于中州,为制水之脏,既可上助肺主调节,又可下佐肾司开阖,在痰之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显然非肺、肾所能及。痰生成后,可随气机升降而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阻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因而上述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一理论认识具有片面性,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解释痰的生成原因,进而无法指导立法用药。兹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脾虚生痰”病理变化的关键显然在于脾虚,但脾虚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即绝对的脾虚和相对的脾虚。绝对的脾虚即脾的功能低下,运化能力不足。而相对的脾虚并非脾功能低下,只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限制了脾运的发挥。以高脂血症为例,脂质即油质、脂肪,源于水谷,可化入血中,丰润周身。若转输、利用、排泄失常,则会蓄积体内,成为动脉硬化的基础。对于蓄积体内的脂质,多数学者认为当属于中医学“痰浊”的范畴。按照传统的“脾虚生痰”观,有些情况下就难以解释高脂血症的形成。笔者认为,尽管这种痰的产生与脾有关,但实际上属于上述的相对脾虚。现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显而易见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加重了脾之负担。一旦超过脾之运化承受能力,便不能为机体所利用而停留蓄积体内,化为痰浊,渗入脉中导使血脂升高。这一过程可称之为“脾荷过重生痰”。由于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直接相关,而动脉硬化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一观点对于解释这些疾病的发生乃至指导治疗都有一定的意义。
按照“脾虚生痰”论,其治法当为健脾化痰,而对于高脂血症,这种治法未必有效,这似可作为“脾虚生痰”片面性的佐证。如果根据“脾荷过重生痰”论,则应以消法最为适宜。关于消法,《医学心悟》认为:“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这一观点为消法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运用消积导滞之保和丸加减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效果,即可为“脾荷过重生痰”提供临床实例。, 百拇医药(朱光)
“脾虚生痰”病理变化的关键显然在于脾虚,但脾虚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即绝对的脾虚和相对的脾虚。绝对的脾虚即脾的功能低下,运化能力不足。而相对的脾虚并非脾功能低下,只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限制了脾运的发挥。以高脂血症为例,脂质即油质、脂肪,源于水谷,可化入血中,丰润周身。若转输、利用、排泄失常,则会蓄积体内,成为动脉硬化的基础。对于蓄积体内的脂质,多数学者认为当属于中医学“痰浊”的范畴。按照传统的“脾虚生痰”观,有些情况下就难以解释高脂血症的形成。笔者认为,尽管这种痰的产生与脾有关,但实际上属于上述的相对脾虚。现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显而易见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加重了脾之负担。一旦超过脾之运化承受能力,便不能为机体所利用而停留蓄积体内,化为痰浊,渗入脉中导使血脂升高。这一过程可称之为“脾荷过重生痰”。由于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直接相关,而动脉硬化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等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一观点对于解释这些疾病的发生乃至指导治疗都有一定的意义。
按照“脾虚生痰”论,其治法当为健脾化痰,而对于高脂血症,这种治法未必有效,这似可作为“脾虚生痰”片面性的佐证。如果根据“脾荷过重生痰”论,则应以消法最为适宜。关于消法,《医学心悟》认为:“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这一观点为消法在高脂血症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运用消积导滞之保和丸加减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效果,即可为“脾荷过重生痰”提供临床实例。, 百拇医药(朱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脾-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