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编号:71922
血小板与血栓形成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2月12日 科技日报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份,外形呈圆盘形或椭圆形,在微循环中它被红细胞挤向血流柱的周围,沿着血管壁附近流动。

    1881年发现和报道了它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的过程。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血小板可以融入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当内皮细胞脱落时血小板还能沉着于其留下的空隙。因此血小板对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有重要作用。血管破裂会带来出血,此时血小板会粘附于破损的管壁,随着它被激活,活化的血小板由盘形变成球形,相互粘着,聚合成团,称为血小板聚集。聚集的血小板可释放出多种促进凝血的物质,导致血液凝固,从而终止了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因此血小板参与的止血和凝血过程,防止了血管破裂带来的大量血液丢失,对人体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在病理情况下,血管壁可有损伤,但并未断裂和出血,此时血液发生凝固,并无保护意义,只会带来血液循环障碍。这种在流动的心脏或血管中血液凝固形成固体团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血液固体团块称为血栓。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烧伤以后微循环中有血栓形成。为了观察全过程,可用激光连续烧灼微血管某一点,随着管壁损伤,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于损伤的部位,又网络了白细胞和红细胞,最终形成血栓团块,可以完全堵塞血流,带来组织缺血和坏死。烧伤时血栓形成与烧伤的深度和面积密切相关,已证明皮肤烧伤后改善微循环和减少血栓形成可以防止部分皮肤坏死的Ⅱ度烧伤向全层皮肤坏死的Ⅲ度烧伤发展。

    心脑血管疾病时,可见类似的血栓形成过程。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遭到破损,它可引起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此外在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病人还证明,血液中激活血小板的物质也增多;共同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促凝物质,带来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堵塞了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管,致使组织器官缺血和坏死,引起严重的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的发作。

    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过程是通过其粘附、聚集、释放三个阶段,最终导致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针对血小板的变化,可以对血栓性疾患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患时,取血测定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往往增高,提示血液凝固性增强或有血栓形成的趋势,需及时加以防治。

    在治疗方面,西药阿司匹林、潘生丁等,中药牛膝、没药、水蛭、丹参、川芎等,以及我国从中药当归中提取出的阿魏酸钠均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早期的治疗成为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一环。, http://www.100md.com(赵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