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中药文库
编号:7206
重新解读“免煎中药饮片” 名称·用法·前景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1日
     ——来自中药界专家的最新学术视点

    汪洋

    编者按:中药现代化是传统医药在21世纪发展的永恒主题。当我们面对洋中药大军压境而惊呼“狼来了”的时候,当我国中药大国的国际地位岌岌可危,被排挤出四强之外,只占有国际中药市场份额5%的时候,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中药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中药改革涌现了许多新形式,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为了繁荣学术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特开辟“中药发展论坛”,供一切关心中药发展的人士畅所欲言。

    传统中药汤剂因其局限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临床应用的需要。近年来,一种中药改革的新形式,因其服用、携带方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该项改革提出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虽各种报道不断,但学术界和药品管理部门在其名称、用法等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而也未能在临床中得到普及推广。究其原因何在?笔者最近就此问题走访了几位中药专家,请他们发表各自的看法,现摘要汇总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名称的探讨

    这种中药新形式呈颗粒状,因此有人在其名称中冠以“颗粒”二字,如“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精制颗粒饮片”。又因其为一种创新形式,服用方便,故又被称为“新饮片”、“方便饮片”、“方便汤药”。由于它有无需煎煮的特点,因此还有不少人称之为“免煎中药饮片”。从这个名称上看,它似乎是一种中药饮片,但实质上却并非如此。于是就有人对“免煎中药饮片”这种提法提出了一些质疑。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经过炮制而成饮片,饮片经制剂变为汤剂或中成药。由此可见,饮片是供调配中医临床处方和制备汤剂及成药的制剂原料药,是依据中医理论,将中药材经净选、切制和炮炙等炮制过程制成的一定规格的原药薄片,是不经过任何溶媒提取、浓缩、制粒等工序的。可这种新形式是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加水单煎提取而制备成汤液,再将汤液经浓缩而制备成颗粒状剂型,实际上是一种中药制剂,它可以像饮片一样配方,但绝非中药饮片。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7“颗粒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这种新形式应属于可溶性颗粒剂范畴,其真正的名称应该是中药颗粒剂,而不是“ΧΧ饮片”。
, http://www.100md.com
    那“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名称又是否科学呢?首先从用词来讲,作为固体的饮片,如何浓缩?如果一定要浓缩,就必须提取,可一旦提取,又怎能称之为饮片?其次,从制剂角度讲,无论什么药物,在经过提取后,都要经过浓缩,可以说浓缩是制备颗粒剂的一个必要程序,所以在命名时,是否有必要将浓缩专门提出?第三,饮片是制备一切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如果饮片制成的颗粒剂可以称之为饮片颗粒剂的话,那么由饮片制成的胶囊是否也可以称之为“饮片胶囊”,是否也就可以有 “饮片冲剂”、“饮片丸剂”、“饮片散剂”和“饮片汤剂”等名称了呢?

    从商业角度讲,“免煎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等名称易于突出产品的特色,容易得到普及。可是从学术的角度讲,每一个学科的名词,都是有其专业术语的,因此在命名时,不应该具有如此大的随意性,还是应该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去规范它的名称。

    对这种新形式推广的几点建议 目前国内的中药饮片及可作为饮片调配的中药制剂有三种。第一种是根据《药典》规定的工艺生产的中药饮片,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饮片。第二种是中药颗粒饮片,目前正在研究中,还未被收入药典。它来源于汉代的“仲景咀片”,在《伤寒论》中有记载,其大小“约如大豆”,其实就是一种将中药粉碎得比较大的粗粒饮片,再经过红外线消毒,单剂量包装而成。第三种就是这种新形式——即“免煎中药饮片”(为表述方便,以下均用“免煎中药饮片”的名称)。它由饮片投料,经提取、煎汤、过滤、浓缩、制粒,再经单剂量包装而成。应该说,“免煎中药饮片”的生产,改变了传统中药饮片煎煮费时、费力、且携带不便等缺点,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从中药现代化和学术研讨的角度出发,还有以下几点仍需考虑。
, http://www.100md.com
    1. “免煎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亟需制定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条“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第三十二条“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作为一种新药,应该说,“免煎中药饮片”目前仍处于科研阶段,还没有一个已经进入《药典》的法定的质量规范。可是现在全国除由国家指定承担这个科研项目的两家制药厂在生产“免煎中药饮片”外,北京、辽宁、河南、重庆等地也有新厂在生产这种产品。一位老专家在谈话中指出“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不治病是要致命的”,所以“免煎中药饮片”在临床推广之前,至少要制定如下五个规范:

    (1)药材品种规范:制备该饮片的中药材的来源,即此药材来源于哪一科的哪一种植物必须规范。众所周知,一味中药可以来源于数种不同的植物,如贝母,分为川贝母和浙贝母。其中川贝母的药材来源又包括有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和甘肃贝母四种,这四种贝母的药材质量也不相同。那么在制备药材贝母颗粒剂时,是用川贝母还是浙贝母,如果用川贝母,又该选择上述四种中的哪一种,实应有规范可循。且有许多中药材只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材,极易混淆,如贝母与土贝母、麦冬与山麦冬、木香与青木香等,据统计共有28类64种,如果在制剂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药材品种规范,一旦张冠李戴,后果不堪设想。
, http://www.100md.com
    (2)炮制工艺规范。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减毒和增效。目前全国的中药材炮制规范尚未统一,如熟地黄,在《药典》中就有两个工艺,即蒸熟地黄和酒熟地黄。当前各地中药饮片炮制多是按各地方标准执行的,不同的炮制标准就可能造成药材有效成分及其煎出率和毒性不同。因此,以饮片投料生产的“免煎中药饮片”,其原料炮制标准的差异,将导致各地习惯用药的限制和质量的不同,很不利于其规范和推广应用。

    (3)饮片质量标准。中药讲究道地药材,药材的采集地点、采集时间以及采集后的贮存方式和时间,对所成饮片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以什么样的饮片进行加工直接影响到“免煎中药饮片”的质量。

    (4)制备工艺规范。“免煎中药饮片”在制备过程中要经过哪几道工序,用料与水的比例,提取、浓缩、干燥时间的长短等,都要规范。

    (5)产品质量标准。制备的“免煎中药饮片”应该含有哪些成分,其含量是多少,以及粒度大小、可溶性如何等都应有标准可循。且“免煎中药饮片”缺乏形态学鉴别,所以只能通过成分和指纹图谱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因此若要推广,则有大量的续后工作要完成。
, 百拇医药
    2.规格不全,工艺不统一 中医临床中,一味药常有不同的制法,且其功效各不相同,毒性也不同。以大黄为例,有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和大黄炭。生大黄泻下力宏;熟大黄则泻下力缓,可活血化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且活血化瘀力更强;大黄炭则凉血化瘀解毒。可在“免煎中药饮片”中却只有大黄一味药,因此很难满足中医临床应用的需要。再如厚朴,含有厚朴酚,经姜制后为制厚朴,其毒性减低。而“免煎中药饮片”中却只有厚朴一味药,它到底是生厚朴还是制厚朴,缺乏一个统一的规范。所以“免煎中药饮片”若要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就必须增加其品种规格,并规范其命名,才能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

    3.传统制备汤剂与工业化提取工艺有所不同,是否等效 传统汤剂制备根据饮片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的不同,而工业化生产则很难做到。工业化生产,一般分三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再经浓缩、制粒、干燥等,加热过程较长,有的饮片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因受热过长而分解,从而影响药效。如成方“三黄泻心汤”,当经浓缩制成干膏时,其所含的番泻甙、小檗碱、黄芩甙等有效成分含量降低23~94%。因此,有些中药在制备时是否适用此工艺,还应进行对比研究为好。
, 百拇医药
    4.多味饮片合煎与单味饮片单煎混合制备中药复方汤剂药效是否一样

    汤剂是由经配方的多味饮片,以水为溶媒混合煎煮,去渣取煎液的一种液体制剂。一般说来,其中的水溶性成分,可呈分子分散在溶剂中,有些呈胶体存在,而脂溶性成分与水共煎时,由于天然乳化剂的存在可呈乳化状态,一些难溶性物质,又以微粒状态存在于汤剂中,所以说汤剂是溶出多种成分,较为复杂的一种溶液、胶体、混悬和乳浊液的混合液,是一种多种药效成分共同起综合作用的液体制剂。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的研究均表明,复方汤剂在合煎中可出现增溶、沉淀、分解和产生新成分等现象,起到了增效和减毒的作用。如中国药科大学严永清等教授对生脉散进行研究表明,在合煎过程中,当麦冬、五味子与人参配伍时,人参皂甙发生水解,其含量和组分均发生了变化。同时麦冬与五味子合煎还会产生一种名为5-HMF(5-羟甲基-2糠醛)的新物质,这种物质可降低缺血小鼠血清中LDH的含量,降低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是生脉散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之一。故中药生脉散全方合煎的药效明显优于该方三味药单煎或两两组合配伍或三药单煎后混合的药效。
, 百拇医药
    再从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情况来看,目前,日本的汉方配方,多数用的是粗粒,即前面提到的“仲景咀片”,而非“免煎中药饮片”。而中药颗粒剂在日本使用得比较多的是中药复方颗粒剂,单味中药颗粒剂只作为辨证时加减使用,因为日本是不提倡只用单味中药颗粒剂调配汤剂的。韩国和台湾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可见他们也认为中药复方合煎与单味药煎提后配伍应用在药效上有差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所以对于中药多味合煎与中药单味单煎制粒的内含成分的变化和药理、毒理作用应该做进一步的研究,尽管其难度较大,但这对于中药制剂学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5.加强对免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管理和研究 根据新《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免煎中药饮片”由于其成分含量比煎煮汤剂时相对高,所以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要成分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的药物,就更要谨慎。如《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第11期就报道了服用山豆根精制颗粒后儿童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病例为7/23,而在汤剂中使用山豆根饮片却从未发生不良反应。日本也有服用中药颗粒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由此可见,加强对“免煎中药饮片”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其毒性的研究,建立对其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才能真正有利于“免煎中药饮片”的发展,切实对患者负责。
, http://www.100md.com
    中药饮片改革出路何在 中药饮片改革势在必行,可是怎么改?应该说中药饮片改革由来已久,从汉代的仲景咀片到宋代的煮散再到解放初期的饮片精制膏,我们的前辈们早已在这条路上孜孜以求,探索了很久。中药饮片改革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未取得突破,而突破的关键就在于临床。因为中药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药改革的每一步都要经过中医临床的检验。只有将中医中药相结合,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反复比较,反复印证,才能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对前人宝贵经验的继承,实现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即GPP(Good Preparation Practice)。中药饮片炮制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每味中药材该如何炮制,历代都有创造,如仅半夏在古书中就记载了72种制法。饮片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减毒和增效,可是在这些制法中哪一种最科学,就有待于临床的对比验证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现代中药炮制学就是要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找出这些古法炮制的合理内核,并不断创制新的工艺使其更加完善,找到它最佳的炮制方法,再通过实践使其量化,结合现代科技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使饮片炮制由传统的做坊式变为现代的工业化生产,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可以这么说,只有实现了炮制工艺的规范化,从制药原料上下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中药制剂的科学和规范。可是从现实来看,我国的饮片炮制研究起步晚,基础差,还有许多工作尚未完成。然而目前对此学科的资助却很少,甚至在“九五”期间被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拿了出来。长此以往,必将造成该学科人才的流失,中药炮制这一富有中医药特色学科的继承与发展与中药现代化步伐的距离必然愈来愈大,这不能不令人忧虑。此外,以中药复方浓缩颗粒为主,单味“免煎中药饮片”为辅以兼顾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需要和复方合煎两个特点的改革方法,在台湾、日本、韩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这在我国中药改革中也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总之,传统的中药饮片和汤剂经过几千年发展而未被取代,足以证明它的科学性和独特性。中药饮片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其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发展”的原则,将中药改革与中医临床相结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验证和比较,才能推动中药现代化的步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