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编号:74640
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20日 网易
     在与小朋友游戏的时候,你的正上中班的男孩总是容易与别的孩子发生争吵或冲突。有时,他甚至将大班的孩子都打得哭着找老师去了。看到这种现象,你的心情一定很复杂:首先你窃窃自喜,因为你的孩子不是弱者而是强者,而这个世界历来就是适合强者生存的世界;另一方面,你又有点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好斗,长大了谁还管得了。且不说他能否有孝心孝敬父母,将来不成为“问题儿童”就该谢天谢地了。

    和成人生活的世界一样,儿童个性成长的过程也存在着许多两难选择:孩子太外向,就不容易管教,也不太懂礼貌;孩子太内向,做事不大方,又容易受人欺负。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培养一个集优良个性于一身的好孩子:既不太外向,又不太内向;既不怯懦,又不过分争强好胜;既不自卑,又不盛气凌人。很多家长虽有许多设想,但不知从何入手。结果,孩子总是在家长的理想和孩子的现实两者之间的较量、冲突和妥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定型了。蓦然回首,你弄不清为什么自己会弄出这样的小冤家来。

    良好的个性和优秀的智力、品性(道德)和身体一起,构成了少年儿童成才的重要基础。但是,良好的个性到底是什么、优良的个性如何培养,目前连心理学家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如,心理学中对个性的理解不是借助于“个性是……”这种通常下定义的方式来展开的,而是利用对个性的分类如内向与外向、情绪型与智力型、冲动型与被动型、稳定型与不稳定型来进行的。此外,对个性的形成过程,目前也有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等多种解释。这就决定了个性的培养不存在什么万能的灵丹妙药、甚至缺乏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 http://www.100md.com
    但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还是总结出了许多有用的方法或原则。

    1.良好个性的起点。稍加留心的父母都会注意到,很小的孩子就会表示同情。比如,如果别的小孩哭了或不高兴了,自己的孩子有时会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递过去,以示安慰。心理学家认为,同情心是人性发展的最初起点,是其它情绪如羞耻、内疚和骄傲产生的基础。没有最初的同情心,就不会有从承担家务到为国捐躯的所有行为。所以,培养良好个性首先要从爱护儿童的同情心入手。比如,当孩子将自己的玩具、食物送给别人时,不要批评,甚至不要有不高兴的暗示。

    但光有同情心还是不够的。良好个性还需要另一块基石:自律。自律,即对自我的约束,是由自尊、自控、社交能力和责任感等心理特征综合而成的一种心理品质。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很任性,不知也不会约束自己。那么,自律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孩子的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接受、热情、坚持原则和规矩以及支持孩子的独立活动的教养风格容易培养出健康的个性,而“对孩子控制很严的父母更看重服从而非独立性。他们更可能告诉孩子不要质问大人、孩子的观点无关紧要因为他们还是小孩,等等。在这类家庭中,表现独立性会引起皱眉,并被等同于不尊敬长者”(美国Temple大学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斯腾伯格语)。
, 百拇医药
    2.榜样与模仿。不用费力回忆,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一组画面:当一群小孩一块游戏时,如果一个孩子带头往湖里扔石块,其它孩子很可能都争着来掷石块;当领头的孩子说他不跟某个孩子好时,他的众多追随者也都可能做出同样的表示。

    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父母,大家都对榜样或模仿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印象深刻。因此,才有“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至理名言,才有父母对孩子所上学校的风气和所交往朋友的深刻关注。但是,光知晓榜样或同伴有影响作用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到榜样作用的时代特点:在西方,“当今父母所遇到的课题是,在与教学、学校和四邻的传统联系大为破坏的日益复杂和伦理混乱的世界中,如何培养出健康的孩子”(《美国新闻》周刊,1996年6月3日)。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急剧变革,儿童在选择其学习榜样,心中偶像和想成为的人方面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说,10多年前,儿童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和英雄大多是科学家、革命烈士、解放军和大学生等,而当今他们可能崇拜的是歌星、富商、高官。当少年儿童的学习榜样发生变化之时,家长是否意识到了其对孩子个性成长的影响?
, 百拇医药
    3.动力。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了事,打他一顿虽不太常见,但说他几句或批评他一通却还是普遍的现象。一般说来,处罚或批评至少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制止错误的继续存在或再次发生;二是为了调动孩子内部的力量,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这是因为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相信“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动力”。

    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我们想调动孩子内部的哪种动力?更明确地说,我们是要通过批评或惩罚调动孩子的羞愧、内疚或恐惧感,还是应该通过赞扬、鼓励和支持调动儿童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如兴趣、热情和上进心等?对于这个问题,稍微介绍一点儿童教育史,就会使大家处理起来更有分寸。

    在弗洛伊德之前(在中国,大约是在陈鹤琴、鲁迅等倡导新式儿童教育之前),儿童是被当成小大人来看待的。因此,对其施以批评、羞辱和体罚在当时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当心理分析派的理论传播开来之后,人们普遍认为由惩罚和批评等所带来的羞愧、内疚和焦虑感不但不会促进儿童的发展,反而会导致将来的精神和人格障碍。再加上后来人权运动、民主运动、自尊运动和儿童中心主义的推动,消极教育手段和方式几乎在西方被完全废止。下面这则故事就可生动地说明这一问题:
, 百拇医药
    母亲发现其6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偷回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母亲去幼儿园找老师,希望共同找出办法以帮助孩子认识到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听完母亲的陈述后,老师说:对不起,夫人,在幼儿园我们不用“偷”这个词,我们称其为“不合作行为”。

    但最近的情况又表明,心理学家已不再相信羞愧和负罪感会导致心理疾病。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情绪反应,儿童的个性就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但大多数专家仍认为,公开羞辱、批评或惩罚所调动起来的是丢脸和气愤,而不是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尽量寻找更温和、更中性的办法来纠正儿童的不当行为。

    4.习惯:你上中学的儿子的卧室乱得如鸡舍。一方面你为总替他收拾房间而牢骚满腹,另一方面你又担心:这么乱的屋子是否说明他的个性有某些问题。对此,你爱人总是开导你说:这是小问题,只要他学习成绩好就行。
, 百拇医药
    对于习惯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专家们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有些专家认为,良好的秩序和生活规律是良好个性的基础和标志,应该作为个性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些专家认为,习惯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只具有审美意义。比如说,成人之间在习惯上的差别就很大:有的从不收拾房间,有的则总是要求一切整洁。但两者在成就上却难分伯仲。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十分看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尤其是要守秩序、有纪律、信守诺言和不撒谎等,并通过校规、校风、传统教育、竞技活动和各种奖励手段加以强化。也有些教师和家长不太重视这些“硬性的”行为表现,而更重视学习成绩、自尊心、学习兴趣与生活热情的提高和发展。很难说这两种做法孰优孰劣,主要是要根据环境要求、传统和学校与家庭的实际情况去做。但关键是,各方面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和一致,尽量避免和减少相互矛盾、彼此不协调的要求。

    5.环境。影响儿童个性成长的远不止于教师和家长或学校和家庭。广播电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社会场所和机构等,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协调和强调这诸多方面和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教育家一度曾强调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和配合作用。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克林顿夫人1995年曾写了一本名为《全村尽力》的关于儿童教育的书。其书名来自“全村尽力才能养好一个孩子”(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这一谚语。为了更加具体地说明环境的影响作用,我们不妨引用一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儿童心理学家帕普利等人所著《儿童世界》中的一段话,题为《儿童在生活中所学到的》:
, 百拇医药
    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难为情。

    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内疚。

    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忍耐。

    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

    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去寻找爱情。(来自爱宝宝网站), http://www.100md.com(王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