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经方研究文集
编号:77749
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研究述评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摘要 伤寒论方是《伤寒论》理论精华在论治方面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疗效是复方中各成分的综合效应,既与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与机体对各成分的处理不可分割。因此,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在伤寒论复方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配伍过程中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可揭示其配伍规律,为改良处方、创制新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体外模拟法和体内研究法研究复方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明确影响复方疗效的环节和因素,对合理用方、制订给药方式、剂量及间歇时间等都十分重要。研究已表明,四谱结合色谱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及体内过程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的有效综合分析方法;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方剂疗效的物质基础,发掘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体内分布代谢规律。应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结合药效学、药动学、制剂工艺及药材品质开展研究,以配伍中各成分的变化规律及体内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为研究重点,以明确各成分间的相互比例、各自的浓度范围及代谢规律,发现并提取复方中的有效成分组合或生物活性物质或代表性成分,建立复方的质量评价标准,阐明复方化学成分与配伍、制剂工艺、给药方式与时间、个体差别及饮食等的关系为研究目标。可为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及用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 百拇医药
    伤寒论方是仲景医疗实践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伤寒论》理论精华在论治方面的集中体现。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其全方位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发掘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而且可为推广应用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近10年来国内外对伤寒论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但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效学方面,而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较少。伤寒论方疗效的物质基础都是其化学成分的总和,既与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与机体对各成分的处理不可分割。因此,化学成分的研究在伤寒论复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其配伍的科学内涵,而且可探索复方配伍制剂过程中及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及用药方案。现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内容加以述评。

    一、 伤寒论方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药复方的特点在于通过药物配伍产生全方的整体综合疗效。研究配伍过程中化学成份的变化规律,为改良处方、创制新方提供科学依据。
, 百拇医药
    丁林生等应用定性反应和薄层层析法检出白头翁汤中小檗碱、七叶甙、白头翁皂甙A3皂甙B4的存在;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和七叶甙的含量,发现皆比黄连和秦皮中的含量降低,尤以小檗碱显著<1>。杨卫贤等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和秦皮乙素的含量,探讨药物配伍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连、黄柏与秦皮、白头翁配伍后,汤剂中小檗碱含量有所下降,尤以白头翁配伍后下降最为明显。而白头翁、黄连、黄柏与秦皮配伍后,汤剂中秦皮乙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影响大小顺序为白头翁>黄连>黄柏;当4药合煎时,汤剂中小檗碱和秦皮乙素含量下降并不符合单味药影响的加和<2>。丁林生等研究表明:当黄连与白头翁汤组方中各药材分别煎煮时都能产生含小檗碱的沉淀,推测系药材中某些化学成份存在使小檗碱溶解度降低而析出<3>。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了黄连甘草参与配伍的方剂六首,如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等。日本野口卫等曾报道二分子黄连素与一分子甘草皂甙的葡萄糖醛酸的二个羧基可呈离子结合态,组成新成分而产生沉淀<4>。李祥等研究了甘草、黄连相配伍后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草皂甙与黄连素以1:2~5的比例混合时均可产生黄连素单甘草酸盐的沉淀,且沉淀量随甘草皂甙量的增多而增多,苦味亦随之消失<5>。梅全喜等对含黄连的泻心汤类方剂研究发现,复方中同时含有大黄或甘草时,煎液中小檗碱的强烈苦味消失,不含大黄或甘草的煎液仍有强烈苦味,原因是小檗碱与大黄鞣质、甘草酸结合生成了难溶性沉淀物。甘草酸与小檗碱产生沉淀会导致黄连抑菌活性的降低以至丧失<6>。
, http://www.100md.com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代表方,其中附子含生物碱,单用强心作用不明显,且可导致异位心律失常;甘草、干姜无强心作用,但与附子配伍后复方强心升压作用显著,并能避免单用附子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裴妙荣等应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配伍的“四逆汤”的3种乌头碱毒性成分进行测定,发现甘草可降低汤剂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对附子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干姜有类似甘草的佐制作用,但效力次之<7>。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配伍四逆汤中13种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药量及药味的变化对各元素煎出的绝对量未见明显影响,煎出率则随药量及药味的增大而降低<8>。

    研究认为石膏清热之功在于钙离子,麻杏石甘汤清热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中的微量元素同有机成份的协同作用有关,即石膏的主要无机元素钙、铁、锰、锌等与麻黄碱、甘草酸、杏仁甙形成络合物。吴炳辅等发现麻杏石甘汤中的微量元素可与有机成份(如麻黄碱)形成1:1络合物,这是一种天然协同态,偏废有机与无机任何一类,此种络合态即行消失,其活性将受到影响;且观察到生石膏、麻杏石甘汤、模拟麻杏石甘汤(麻黄碱、甘草酸、铜、铁、锰、锌的组合)对家兔均有降温作用,而盐酸麻黄碱加甘草酸单钾盐组反而升温,说明清热作用是方中有机、无机两类成分络合而起协同作用的结果<9>。
, http://www.100md.com
    含柴胡的复方中若加入牡蛎,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皂甙d的含量明显提高,而柴胡皂甙b的含量降低,主要是因为牡蛎使汤液PH升高,阻止了柴胡皂甙d的分解,使药效增强<10>。

    二、伤寒论方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

    复方作用于人体而发挥疗效,故体内的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复方体内化学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环节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如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内服后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离子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减轻血管渗透性,发挥清热作用。因此,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对合理用方,制订给药方式、剂量及间歇时间等都十分重要。

    1、体外模拟法:如孙静芸等以麻杏石甘汤剂、散剂及同剂型的单味药在人工胃液、胃-肠液中进行体外模拟实验,并给予兔灌胃进行对照实验,分别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对胃、胃-肠内容物进行提取分离,对主成分溶出度、含量变化规律及四种溶剂分步提取物的化学成分、PH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部位提取物的总体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组兔灌胃法一致<11>。证明了体外模拟法取代兔灌胃法的可行性,为体外模拟法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法引入体内过程因素,能较准确地反映复方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比动物实验法简便易行,条件易于控制。
, 百拇医药
    2、体内研究法:寺泽捷年用酶标免疫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甘草芍药汤体内化学成分浓度。成功证明芍药配伍甘草可明显提高甘草次酸(GA)血药浓度,并以GA为测定标准,大鼠口服甘草酸、GA、芍药甘草汤后,血中GA含量因伍用芍药而明显提高,同时尿中排泄GA量亦明显比单用甘草高,但尿中排泄量仅占投入量的3%~4%,而粪便中服用甘草汤时GA的排出量多,高于服用芍药甘草汤,推论伍用芍药后血中GA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某种因素使粪便中排出量降低,而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12>。从植物化学角度分析,甘草附子汤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相互间的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活性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难以想象,但研究表明,大鼠口饲甘草附子汤水煎液后,血中有紫外吸收的物质仅检测到2种化合物:桂皮酸和6E,12E-十四碳二烯-8,甘草中的黄酮类、甘草次酸及附子成分均未在血中检测到。由此推论上述二种化合物可能是甘草附子汤在体内发挥疗效作用的活性化合物<13>。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体内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显著临床效果的患者血中甘草甜素浓度在6~12h明显上升呈峰值,而未显一定经时变化的病例未见临床效果;用热像图观察四肢皮肤温度的变化,获得显著疗效的病例的皮肤温度的变化与血中甘草甜素的推移相关,无临床效果的病例未见相关性,以上规律在6个月疗程前后的重复性良好<14>。田中茂对三黄泻心汤体内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研究表明,大黄酸血浓度在不同证的患者体内存在差异,严重实证便秘患者血中大黄酸峰值浓度较轻型实证便秘者为高<15>。矢船明史等测定了小青龙汤提取剂经口给药后8个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血中麻黄碱浓度,结果表明:任何给药方式,第2天以后血中浓度的变化几乎相同,但2次/d和3次/d给药方式血中麻黄碱浓度有明显差异。2次/d给药时,第1、2次给药之间血药浓度很低,而3次/d给药时,在同一间期内增加1次给药时,显示出相当高的血药浓度<16>。松木容彦对健康成年男子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剂胶囊后麻黄碱的体内动态观察表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都在3小时为最高血浆浓度,此后缓慢衰减;给药后8小时再次出现峰值浓度,其后较迅速消失。两者的半衰期都约为9小时,表明本品每天服用2-3次,血药浓度能维持一定水平<17>。Nishioka等于早饭前后分别给予健康受试者口服7.5g小柴胡汤提取剂,比较观察体内甘草甜素、GA和黄芩素等血浆浓度变化。饭前给药后血浆中甘草甜素于0.5和2h有2个峰,分别为1.18和1.05μg/ml,浓度缓慢下降,至8h后为最低值;给药后8hGA出现峰值,饭前与饭后的峰值分别为1.11μg/ml和0.52μg/ml(P<0.01);饭前给药,黄芩素2个峰分别在2h和12h出现(0.62和0.49μg/ml),饭后给药2峰分别在4h和12h出现(0.49和0.52μg/ml)<18>。结果提示,食物对小柴胡汤中甘草甜素、GA和黄芩素的吸收有明显影响,故饮食有可能影响方剂体内动力学及其疗效。
, http://www.100md.com
    三、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酶标免疫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测定GA血清浓度,此方法非常灵敏,特异性强,用于芍药甘草汤体内GA浓度测定时已证明成功地测定到常规剂量下体内血清和尿中微量的GA。但方法复杂、检测费时,限制了推广运用。荧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由于缺乏分离层析手段,不能排除方剂中具有类似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多组分干扰,特异性不强。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单体化合物体内动力学研究具有快速、灵敏、专一、方便等特性,不受样品挥发性的约束,对于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尤为适用,用于方剂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前面三法前进了一大步,愈来愈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方剂在体内化学成分复杂,不能单靠某一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品一致,并以此定性,而必须依靠气相色谱-质谱等进行解析。三维高效液相色谱(3D-HPLC)能同步检测多组分物质,尤其能区分保留时间相同而UV波长不同的物质,特别适用于方剂多组分体内的定性定量。如王喜军等利用3D-HPLC对茵陈蒿汤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建立了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该方剂有效成分的6,7-十甲氮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都桷子甙及番泻叶甙A的方法,为整个经方的分析建立了基础材料<19>。日本学者大多采用HPLC结合质谱法,有的还联合3D-HPLC法,使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更加科学。
, http://www.100md.com
    四、述评

    伤寒论方剂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化学成分并不是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其临床疗效是复方中各成分的综合效应,其中的单体成分可以是强效的,也可以是弱效的,不能简单地以为主药的主要成分即为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显示,四谱(UV、IR、MS和NMR)结合色谱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及体内过程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的有效综合分析方法,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方剂疗效的物质基础,发掘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配伍前后及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复方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应以复方配伍中各成分的变化规律及体内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为研究重点,明确各成分间的相互比例、各自的浓度范围及代谢规律,发现并提取复方中的有效成分组合或生物活性物质,阐明复方化学成分与配伍、制剂工艺、给药方式与时间、个体差别及饮食等的关系为研究目标。应创造条件,采取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四谱法及2维、3维HPLC法,结合药效学、药动学、制剂工艺及药材品质开展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方剂的配伍规律、作用原理、物质基础及体内代谢规律,为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及用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丁林生,唐元军,王勇等. 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检查和测定. 中成药1992;14(9):34-35

    2. 杨卫贤,杭玉秋,毛文学. 白头翁汤中药物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4-605

    3. 丁林生,徐瑞华,吴振洁等. 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含量降低原因. 中成药1993;15(1):18-19

    4. 野口卫等. 生药学杂志(日)1978;32(2):104

    5. 李祥,树长春,陶 等. 黄连、甘草配伍制剂与其成分的关系. 中成药研究1988;(2):8

    6. 梅全喜,朱学君. 甘草的配伍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8;(2):35-36
, 百拇医药
    7. 裴妙荣,梁秀如,廖晖等. 薄层扫描法对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分析. 中成药1993;15(6):33

    8. 裴妙荣,王世民,廖晖等. 不同配伍四逆汤的无机元素分析. 中药理论与临床1994;19(9)565-567

    9. 吴炳辅,陈求浩,王小燕等. 石膏、麻杏石甘汤、模拟麻杏石甘汤之退热作用研究. 中成药1992;14(5):26

    10. 赫堀,生药学杂志1975;29(2):99

    11. 孙静芸,谢年庚,陈萍等. 麻杏石甘汤、散剂实验研究的方法学探讨.中成药1994;16(8):8-11

    12. 寺泽捷年等. 和汉医药学会志1985;2(3):536

    13. Kano Y, et al. Shoyakugaku Zasshi, 1989;43(3):199
, http://www.100md.com
    14. 金井成行等. 当归加吴茱萸生姜汤体内动态的探讨: 与热象图比较. 第九回和汉医药学会大会要旨集1992:69

    15. 田中茂等. 血中浓度测定法对汉方方剂的“证”疗效决定法的开发(日). 和汉医药会志1986;3(3):276-277

    16. 矢船明史等. 小青龙汤给药后血中麻黄碱的动态.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2;43(2):35-43

    17. 松木容彦. 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剂胶囊投与后麻黄碱的体内动态(日). 汉方研究1992;(10):340-342

    18. Nishioka Y. Et al. Chen pharm Bull 1992;40(5):1335

    19. 王喜军,孙晖. 茵陈蒿汤的三维HPLC分析. 中成药1993;15(12):33-34, http://www.100md.com(朱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