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伤寒史学研究
编号:77821
有关伤寒史学研究成果述评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纵观伤寒学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理论不断得以丰富而又颇具特色,对伤寒、《伤寒论》的研究,据文献记载,迄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其间,仅对《伤寒论》的研究,注家以千计,论文逾万篇,硕果累累,成就斐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学说。为求更深刻认识伤寒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其现实价值,学术界日渐重视有关伤寒学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史学研究。笔者仅就已掌握之资料,简略评述如次。

    一·相关人物研究:

    伤寒学是历代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伤寒学发展之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实为无数医家辛勤劳动史。因此,对伤寒学相关的医家和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以表彰其对伤寒学之贡献,并借此从侧面探索伤寒学发生发展规律性,是伤寒史学研究工作者十分重视的一条途径。

    有关历史人物之研究,大要不离生平、故里、事迹、贡献等几方面。就伤寒学术之发生发展而言,贡献最大者,当首推《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惜乎伟哉如斯者,竟无传记见诸正史。其相关记录,均只言片语散见于两晋隋唐医籍、史书中,而相对系统的传略则见于唐·甘伯宗所撰之《名医录》,以寥寥数十字之笔墨,对其故里、师承、事迹等作了简略介绍。其后,为之补传者不乏其人,而以章太炎《张仲景事状考》、陆九芝《补后汉书张机传》、黄竹斋《医圣张仲景传》等,尤为著名。建国后,围绕仲景生平等问题,学术界曾发生数次争鸣。关于其生卒具体年份,各说不一<1~5>,然时在东汉末年,则确然无疑。故里考证,研究者在认同南阳郡的基础上,却有棘阳、涅阳之争,而以赞同涅阳者居多。廖氏通过对古地名及所属郡县的沿革考证,明确认为仲景故里为东汉南阳郡涅阳县,即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稂东镇的张寨村<6>。至于有关事迹的考证,更是令人无所适从,其焦点在于“官居长沙太守”一事。两派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然皆无确证使人信服。至医圣祠晋碑发现<7~9>,似为持肯定说者提供了力证,但学术界对此反应仍很谨慎。
, http://www.100md.com
    《脉经》作者王叔和,尽管后世对他伤寒研究的成就毁誉不一,然经典著作《伤寒论》赖其力而得以流传于今,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关叔和之生平事迹,亦未见于史传,其记载始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据《养生要集》、《甲乙经》序,王氏名熙字叔和,高平人,曾任太医令。有关王氏之史学研究,多集中在其籍贯和任太医令事的考证方面。近期研究表明,据历史地理沿革之考证,魏晋时期之高平,并非今山西高平县。王叔和应属山阳高平人,其地在山东邹县与微山县两城之间,或说山东微山县,约生活在公元170~255年之间<10~13>。其任太医令,当在魏时<12>,或先仕于魏,再仕于晋<11>;而林亿所说之“晋太医令”,所指非确。

    大凡历史上著名医家,多精研伤寒,于伤寒学之发展每有贡献,而有关研究则多寡不一。然纵观医史人物研究,总体而言,多散乱无序,缺乏系统性,此其憾矣。而“不以医自鸣”之伤寒大家如柯琴之流,其研究成果更难尽人意。因此,进一步强化伤寒医家及人物之研究,是伤寒史学研究之一个重要任务。
, 百拇医药
    二·相关著作研究:

    伤寒学发展之轨迹,基本体现于历代伤寒学专著和其他相关文献中。因此,对重要著作和文献的基本内容、版本流传、著述动机、时间、地点等的系统研究,实为伤寒史学研究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国内外研究成果颇丰,令人目不暇接。

    众所周知,伤寒经典著作《伤寒论》的版本及其流传情况,是史学研究者长期关心的敏感话题。自《伤寒杂病论》散佚后复经王叔和编次整理以来,传本歧出,真伪难辨,而尤以两晋至北宋800余年之流传情况,最为复杂。叶氏梳理其脉络,认为此间流传并存世者有《脉经》本、《千金翼方》本、《金匮玉函经》本、宋校本和成注本等几种主要版本,并对其整理情况作了系统考证。认为经北宋校勘整理及成氏注释后,《伤寒论》传本基本定型,由此而形成宋本、成本和《金匮玉函经》三大刊本系统<14>。

    钱氏就王叔和至北宋治平2年之间《伤寒论》流传史,亦作了全面而详尽的论述。认为在宋本之前,存在着《脉经》卷七本、《隋书经籍志》著录之《辨伤寒》十卷本、《金匮玉函经》八卷本、《千金方》本、高继冲本、敦煌残卷本等,并对上述传本内容、相互关系及相关史事进行考证<15>。对于上述传本,其他学者亦曾专题研讨<16~24>,但结论难求统一。
, http://www.100md.com
    在传统刊本之外,近代陆续发现一些传本,如敦煌残卷本、康平本、康治本、桂林古本、长沙古本、涪陵古本等。这些传本内容多寡不一,编排体例不同。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些传本对研究《伤寒论》版本及内容有一定意义,并就诸本之内容、意义、流传变迁、刊本情况等进行了考证<14,15,25~33>。但部分传本之真伪,尚无确据可证。

    在伤寒相关著作研究中,书目研究是伤寒史学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姜氏对清代伤寒书目著录加以评析<34>,1991年唐明华《历代伤寒著作书目辑录》收录伤寒专著1326部,廖氏则从国内60余家图书馆查阅收集,总获历代研究仲景学说的专著3130种,其中伤寒2763部,金匮360种(包括日本的920种),并以朝代顺序按正文、别本、注释、发挥、方论、歌括、图表、合编进行分类整理。专著确认范围: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著作,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专著作进一步探讨而又联系仲景原著内容的著作,研究广义伤寒及原论的著作,丛书、全书、类书、全集中关于仲景学说的著作,运用仲景学说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医疗中的经验总结方面著作<35>。
, 百拇医药
    而叶氏认为,《伤寒杂病论》问世至1990年,共产生伤寒著作1770部,其中存世931,存目839。其收录范围:历代不同伤寒论白文本、注释本、发挥本、伤寒方论、伤寒论方医案、伤寒杂著和伤寒金匮合编本。所采用之研究方法:广泛查阅,进行整理、考订、核实、避复,然后按朝代和类别编出书目清单。日本存世本数据,指存于中国大陆之数,不包括其它任何地区之书;另日本著作未带“伤寒”字样及内容不专一的书,未作收录<36>。

    傅氏则认为,伤寒专著包括确定与基本确定之著:一是研究广义伤寒的著作,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三是研究前述两类著作的著作,四是类书、丛书、全集内属于上述三者之一的部分。据此标准统计,共有研究专著1061种、753家,其中80%留存于世<37>。

    从前述可知,由于统计标准、统计时限及收采范围不一,研究者的结论自然有异,但不可否认这些结论是伤寒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外,对相关著作的学术思想探讨,尽管其本身属于伤寒学研究范畴,但对不同时期的重要著作内容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论伤寒学发展之内在规律,而且是目前研究伤寒史的必经之途。有关此类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对各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伤寒学术思想,如《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注解伤寒论》、《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等,都从不同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伤寒史学研究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 百拇医药
    三·相关事件研究:

    学科的发展,除受其自身内部规律制约外,尚受社会、经济、政治及其他学科的影响。因此,研究历史重大事件,尤其是医学领域内的事件,对探索伤寒学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伤寒杂病论》成书:在伤寒学发生发展历程中,与之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首推《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这一事件标志着伤寒学理论系统的基本形成。然而,对该书的撰写过程及时间,医史界至今尚无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今多据其自传推断,其著述应始于建安10年(公元205年)之后,终成于建安15年(公元210年)以后,亦有认为其著应毕于建安10年之前,即约于公元202、203年撰成<38>。另有观点认为:“建安纪年”为建安12年<39>,则著书应是在建安20年以后。尚有人认为建安乃建宁之误<40>,则著述应始于建宁10年(公元178年)之后。总之,其著述的起讫年份尚待考证确定。

    2.东汉末年大疫流行:与前一事件相关联的事件,是东汉末年的大疫流行情况。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灾疫连年。民众对医药的迫切需求,是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根本动力。其自序所及的灾疫,是在建安年间。然而,有学者考证,建安初期无大疫流行之记载,反是建宁年间则有多次灾疫肆虐之记录<40>,特别是《千金要方》汉建宁二年之疫流行、南阳惨罹其祸的记述,对考证研究《伤寒杂病论》成书有积极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3.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无疑是伤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成书后不久即佚而复辑,辑而复抄,从而对后世伤寒学研究进程及发展方向造成重大影响。其间,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事件,是伤寒史学研究必须澄清而目前又极难完成的工作。有关其编次的记载,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序》。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王氏在其《脉经》中大量引用《伤寒杂病论》内容外,另将仲景著作单独编次传世。但亦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其对仲景著作的整理,融于其《脉经》的撰写工作中,并未单独编次整理而另成传世之本<41~43>。孰是孰非,尚无足够史料可证。

    4.唐臣奏请颁令医师必修《伤寒论》:唐初名家孙思邈曾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而不传,说明此前《伤寒论》的传播处于民间口诵手抄状态。而《唐会要》记载公元760年朝臣奏请颁令将《伤寒论》列为医师必考课目,说明此时《伤寒论》已在医界广泛流传,并已存在较统一的传本,且其学术价值和地位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同<44>。研究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了解唐初以后伤寒学的发展情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5.北宋政府组织校刊医籍:北宋政府组织大规模校刊整理古医籍行动,无疑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对医学,尤其是对伤寒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5>。正是肇于此时,其后之伤寒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6.朱肱撰著《南阳活人书》:公元1108年朱肱撰著《南阳活人书》,提出六经即足六经的观点,开伤寒六经实质理论研究的先河,对后世伤寒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46>。

    7.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公元1144年成无己撰成《注解伤寒论》,在伤寒文献学研究方面,首创“以经释论,系统注解”的研究方法。李氏认为,《注解伤寒论》并非约撰成于1144年,至少在1140年以前即已成书;成无己当生于庆历末年-至和初年(1044-1052),而非嘉佑、治平年间(1056-1065);张孝忠所谓成氏至海陵王正隆丙子尤存之说有误<47>。

    8.赵开美复刻仲景全书:研究赵开美复刻仲景全书之事件,对伤寒版本学源流研究,意义十分重大。赵刻全书,保存了目前通行的两个《伤寒论》传本,即成注本和宋校本,为后世伤寒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上述事件,对于伤寒史学研究而言,大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四·相互关系研究:

    医史人物师承关系、学术思想沿续关系、医学流派交叉关系、相关学科渗透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影响关系等,是揭示伤寒学发展过程中继承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的关键,因而亦是伤寒史学研究之重要内容。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涉及此类关系研究者较少,且多限于学术思想继承和相关学科渗透关系方面。

    1.《周易》与伤寒学:《周易》是阴阳学说之发源,其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大;其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内经》理论的形成影响甚大;历代医家受《周易》启发,在医学理论和临床上作出了贡献,同时发展了医学上的阴阳学说<48>。

    《周易》对伤寒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两仪四象学说与《伤寒论》三阴三阳学说存在着典型的源流关系<49>。有研究者从阴阳二气消长的质变量变的角度,阐述伤寒厥阴病的阴极阳生的病程阶段,厥热胜复的病变机制,温清并行的选药法度,进而说明易学之于伤寒学的影响,不容忽视<50>。
, http://www.100md.com
    2.理学与伤寒学:常氏系统研究了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认为宋以后很多医家把理学思想贯彻到理论研究中,使中医理论更趋系统化;理学影响了宋以后医家的治学方法,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指导很多医家的科学研究;理学使中医养生学产生了新思想;理学思想争鸣促进了中医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理学为运气论的广泛流行提供了媒介,对运气学说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理学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阻碍了中医应有的发展<51>。

    而伤寒学发展兴盛之时,正是理学盛行之际。由此我们不难悟出,理学对伤寒学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伤寒学术渊源:从纯粹的医学角度而论,一般观点认为,伤寒学经典著作《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不外以下几方面:①全面继承总结了汉时及以前古典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从《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和《阴阳大论》等著作中获取理论要素;②广泛汲取汉和汉以前医家的有效方药和各具特色的医疗成果,并将之上升为医学理论;③系统总结了仲景本人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在其渊源关系的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 http://www.100md.com
    其一,有人认为<52>,《伤寒杂病论》与《内经》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部分日本学者认为两书的文化根源不同,故而属于两种不同的医学流派。

    其二,据《甲乙经序》及《注解伤寒论序》等文字资料,《伤寒论》应继承了《神农本草》和《伊尹汤液》之成果,与之构成直接之渊源关系。但令人颇感困惑的是,《伊尹汤液。既属《伤寒论》主要学术渊源之一,而在其自序里却未提及。

    在伤寒学术体系形成时期,叶氏《伤寒学术史》认为,有两大基本体系并存:一是仲景主要继承《内经》学术理论而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一是华佗主要继承扁鹊学术思想而建立的由表入里(皮、肤、肌、胸、腹、胃)辨证论治体系。这两大体系渊源有异,而其学术影响,在不同时期各有千秋。

    五·历史规律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经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的全过程。然而,因学科本身特点及其内部规律的制约,中医药各学科的发生发展并不同步,且各具特殊性。科学地对伤寒学历史进行分期,并揭示其各阶段性特征和各期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亦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于阐论伤寒学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内在联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就伤寒学发展史的研究而言,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有关伤寒学史料的分析综合,揭示伤寒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在具体研究中,其首要任务当属历史时期的划分。在这一方面,国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如下两种观点。

    叶氏《伤寒学术史》将伤寒学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时期:

    1.伤寒学形成的前奏曲(汉以前):认为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即有伤寒之类疾病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对伤寒的基本认识,是伤寒学体系形成之前奏。

    2.伤寒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东汉末—西晋):此期是伤寒学体系的形成阶段,表现为两大伤寒学体系的建立:华陀伤寒学与仲景伤寒学双峰并峙。

    3.伤寒学的多极化发展时期(东晋南北朝—唐):此期仲景伤寒学虽有一定影响,然并未形成统治地位,因之在伤寒学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诸说并存的局面。
, 百拇医药
    4.伤寒学的兴盛时期(宋、元):优胜劣汰规律决定了晋唐诸家伤寒学说必然无力掩益仲景伤寒学的光辉。此期仲景学说脱颖而出,奠定其在伤寒学领域的统治地位,伤寒学研究由此呈现出全面兴旺的气象。

    5.伤寒学流派形成和发展时期(明、清):此期伤寒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在于此领域研究由探讨伤寒病发展到探讨《伤寒》书、由探讨外感病的辨证发展到内伤的辨证,即由对伤寒的辨证渐及对杂病的辨证。其表现特点在于共奉仲景《伤寒论》原著为经典、伤寒学领域百花齐放、再度争鸣局面、以及师承各别、观点自异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6.伤寒学中西汇通时期(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科学和西方医学的传入,直接导致中西合释《伤寒论》潮流的兴起。对于伤寒学而言,中西汇通是民国期间的主流。

    7.伤寒学的繁荣和创新时期(建国后):建国后随着中医政策的落实,伤寒学研究进入繁荣和创新时期,其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质量均显著高于历代任何一个时期。
, http://www.100md.com
    笔者在同期亦曾专文就伤寒学发展历史分期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53>:伤寒学术发展史应以伤寒学所固有的专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其分期的首要原则;而能够体现阶段性特点之标志性事件,是其分期的重要依据。根据上述分期原则,将伤寒学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1、学说形成时期(先秦—公元219年):此期的特点是对伤寒概念、性质、范畴、脉症、治法、方药进行初步研究,并逐步形成系统理论。而《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则是伤寒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2、传抄整理时期(公元219年—1065年):《伤寒杂病论》的成书,逐渐导致伤寒学内涵发生重大变化,伤寒学研究范围从单纯研究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扩展到对外感热病和《伤寒论》著作的研究。此期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研究亦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因史料缺如而难窥全貌,而对《伤寒论》著作的传抄整理工作,因之成为此期研究的主要表现特点。1065年林亿等校刊工作完成,是此期结束的标志。

, 百拇医药     3、偏重临床时期(1065—1144年):因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伤寒学研究以继承整理为基础,自然渐转为较有系统地运用六经辨证方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探索时期,并奠定了其后理论与临床并重、学科研究兴旺发达的基础。

    4、理论与临床并重时期(1144—1894年):成无已首注《伤寒论》,标志着伤寒研究进入理论与临床并重之全面发展阶段。六经理论研究、临床运用探索、《伤寒论》著作整理,构成了此期研究的主要特色。

    5、综合研究时期(1984年—现代):西学东渐,必然导致伤寒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变革。唐容川医书的付梓,开中西汇通义释伤寒之先河,表明伤寒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此期除继承前期特点外,最具特征性者,在于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大范围、多途径、新方法,普及与提高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成为此期显著特点。其所谓综合研究者,实指多元立体化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上述两种分期观点同中有异,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伤寒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百拇医药
    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伤寒学具体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部分研究者亦曾作过探讨。通过对宋代及金元时期伤寒著作的反复研究,张氏认为,这一历史时期《伤寒论》的研究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就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及后世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成就:1.始终坚持《素问·热论》的伤寒观,认为伤寒所言疾病乃是外感热病的总称。2.对《伤寒论》大胆进行重新整理编次,增强了《伤寒论》的条理性、系统性,使其容易学习记忆。3.对《伤寒论》的补亡,诸多医家都做了大量拾遗补缺,对伤寒的流传起了重要作用。4.使研究伤寒学的方法角度更加丰富,有以证类文、以方类文、以法类文、专题研究等多种方法。都使伤寒学更加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温病学科独立的奠基学科<54>。

    赵氏认为,宋代研究伤寒学的主要成就体现于:1、通过二次整理,为《伤寒论》研究提供了范本;2、通过条文编次比较和专题发挥,探讨了《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3、在《伤寒论》探讨基础上,孕育萌发了温病学说;4、开创了《伤寒论》研究的新方法<55>。
, 百拇医药
    欧阳兵系统研究了明代《伤寒论》文献,认为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明代后期,各家标新立异,互有新说,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伤寒学派内部的学术论争由此而始。此期伤寒研究方法大略有:以症类证法、以方类证法、重编整理法、以经释论法、专题摘要性研究及其他方法<56>。同时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病学说直接受其催化而趋于成熟,明刻本《伤寒论》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依据,重编整理导致了后世编次方法之多样,学术论争深化了后世的《伤寒论》研究。明代时《伤寒论》研究影响并规定了清代乃至近代的《伤寒论》研究模式和水平<57>。

    胡氏等介绍日本江户中后期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概况,特别列举了日本医家学习运用清代朴学训诂考据方法,对《伤寒论》的文字训诂、校勘以及名物方面进行的研究。作为例证,简介了有关《伤寒论》中“似”、“几几”、“钱匕”、“微除”、“喘冒”等的考证,同时也指出日本学者研究《伤寒论》中存在繁, http://www.100md.com(万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