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内经、难经类 > 黄帝内经 > 概述
编号:77835
第二节 《内经》伤寒学术思想
http://www.100md.com 《黄帝内经》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全书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有关其成书年代和作者,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内经》一书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许多医家智慧之结晶。就其文字内容而言,其主体部分成于战国时期,但有部分篇章成于秦汉之际,甚者有撰于魏晋以后者。

    其于外感热病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其专篇论述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者,有《热论》、《评热病论》、《剌热论》、《寒热病》、《热病》等篇。而散在之有关论述,则于全书各篇中时可或见。今仅就书中有关内容,简要撰述如次。

    一.伤寒概念

    伤寒一词,始见于《内经》。就其所论,这一概念有两种基本涵义:

    1.病因概念:《素问·热论》曰:“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处伤寒之语,实指寒邪伤人之意,即热病、温病等发作之原因。按孙思邈的观点,将“寒”作“邪”解,如是则伤寒一词,可理解为伤于外邪之义。是以风、寒、暑、湿、燥、火诸邪,伤于人者,皆可谓之伤寒。由此可知,《内经》伤寒一词,若以病因学而论,是一切外感热病之病因概括。
, 百拇医药
    2.病名概念:在《内经》全书中,伤寒概念多指病因,而以之作为病名概念者,最突出者体现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语。正因此语,伤寒成为一切外感热病之代称,后之所谓伤风、伤燥、伤湿、伤暑等,皆可谓之伤寒之类。是故《难经》据之而演绎,明确界定伤寒病之外延(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二.六经概念

    六经概念,原与伤寒学术无关。但在后世伤寒学术体系中,六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因而考证其源,竟成必要之举。

    六经源自《内经》,首见于《素问·阴阳应大论篇第五》。其词于《内经》中数见,曰“六经为川”、“六经波荡”、“六经不通”、“六经调者”等等。

    《素问·阴阳应大论篇第五》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在论五脏与天地风雷雨相通相配之后,将六经、肠胃、九窍并列,以江河、海洋、水注之气相比属,实则暗寓经络、脏腑、孔窍之关系于中。是以肠胃者,脏腑之代称也,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六经者,经络之替词也,为气血津精运行之通道;而九窍者,则是气血精微所流注之孔穴。
, 百拇医药
    其后各篇涉及这一概念者,或曰“波荡”,或谓“不通”,皆与其江河之喻密切相关,是以其通行气血之功用,昭然若揭;而人身之中,运行气血精微之责,则非经脉莫属。故而可知,六经一词,其初始本义,是人体经络之概称。

    《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论经脉起止及离合之道,曰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更以“三经”别谓“三阳”、“三阴”。由此推论,前之所言六经,即此“三阳”(经脉)与“三阴”(经脉)之合称。正源于此,三阳三阴与六经概念,彼此混淆,或分或离,以至演成六经实质之千年讼案。

    三.外感热病发病机制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中于虚邪者,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
, http://www.100md.com
    结合前面伤寒病因概念,我们可以推论:《内经》认为外感热病之发病,决定于正邪两个方面。首先是正气不足,外邪才有入侵之机。其次是外邪的存在,而邪气之性质,则在发病类型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病途径,是外邪经由皮毛腠理而入。另外,发病与季节有着明确的关系,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四.三阳三阴分证体系

    《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

    此段文字,反映了三阳三阴受邪而病伤寒的临床表现,同时揭示了由太阳而至厥阴之自然病理过程。

    1.伤寒临床脉证:太阳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病,身热目疼而鼻干;少阳病,胸胁痛而耳聋;太阴病,腹满而嗌干;少阴病,口燥舌干而渴;厥阴病,烦满而囊缩。据此可以看出,其脉证以经脉病变为主,且以邪气盛实和病性属热为其病理特点。
, http://www.100md.com
    2.伤寒病理过程:初起于太阳,依次经由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终止于厥阴。这种病理演变过程之论述,即后世传经理论之肇始。《百病始生篇》同样作了类似论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传舍于经,……传舍于输……传舍于伏冲之脉,……传舍于肠胃,……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两者所论虽异,但其精神实质则一:外邪致病,其演变规律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至重。

    五.治疗原则与方法

    在确立外感热病三阳三阴分经审证辨证诊断体系的基础上,《内经》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而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可泄而已。”这种治疗原则基于《内经》对外感热病病理机制的认识而确立的,邪气盛实,脏脉壅滞,故以通为法。在外者,汗而散之;在内者,下而逐之。

    至于具体方法,《内经》侧重于针灸手段,主要内容见于《剌热篇》,而鲜用方药治疗。但我们可以从其所载为数不多的方剂运用中分析出,《内经》亦同样运用方药治疗与外感相关的病证。其半夏秫米汤所治之邪气客人不眠,尽管主要病机非外邪所主,然与外感并非绝无关联,可视作外感热病过程中的一种兼变证。
, http://www.100md.com
    六.预后及调护

    经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又曰:“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上述文字,明确描述了外感热病的预后转归及判断指征:①外感热病自然病程以六日为期,或愈或死,皆与这种自然病程相关;②病证轻浅者愈期短,病证深重者愈期长;③病证复杂(两感)者预后不佳;④不同病证转愈之预兆各有特点。

    在论述外感热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之后,又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治之宜“视其虚实,调其逆从”,进一步论述了病愈后的调护禁忌和食复的治疗原则。

    以上仅就《内经》主要篇章,简要总结其有关伤寒学术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从伤寒概念、病因病机、发病途径、临床脉证、病理进程,到治疗原则、方法、预后判断和瘥后调理等,均有详略不一的论述。因而可以认为,伤寒学术理论体系框架,在《内经》中已初露轮廓。尽管这一框架,尚显得较为粗糙,但在《内经》其他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特别是在贯穿全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无疑为其后的伤寒学术理论体系的初步完善和继续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