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哺乳,妈妈们的头痛事
一
"第一次生孩子,初为人母的喜悦让我把生产中的阵痛和艰辛抛至一边。我还以为过了这一关就万事无忧了,可有桩烦心事在困扰着我--生完孩子都两天了,一直感到乳房很胀痛,可奶水好像不舍得出来。量太少,我真怕会饿坏宝宝,看来得再给宝宝冲点奶粉才行……"
很多妈妈都有这种体验,产后2-3天会感到乳房胀痛。这是因为乳腺此时已开始产生乳汁,但乳房腺管还不十分通畅,这就使乳汁积聚在乳房中出不来。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乳房腺管的通畅,使乳汁能顺利流出。不要轻易给新生儿吃奶粉等母乳代用品。在新生儿一出生就要让他努力吸吮母亲的乳头,这样可促使乳腺管通畅,乳汁排出。虽然在产后的第1-2天,乳汁的分泌量较少,初乳量不是很多(每次喂哺量仅18-45毫升,每天250-300毫升),但已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只要让宝宝频繁地吸吮,母乳量在产后第三天就会骤然增加。同时还可以用手按摩乳房及用热毛巾敷乳房。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新生儿不能吸吮时,可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或用手挤出奶汁。正确的挤奶方法是先按压乳晕(指乳头周围颜色较深的皮肤部分)周围,然后向乳头方向挤压,而不是挤压乳房。一般来说,经过这些处理,乳房胀痛很快就会消失,乳汁的分泌也会增加。
, 百拇医药
二
"刚开始喂奶那十几天,倒没感觉到有什么不适,奶水也还是充足。可好景不长,现在宝宝一吃奶,我的乳头就痛,弄得现在一到喂奶时间我就有一种恐惧感……"
有些产妇因婴儿吸吮的姿势不对,含接不好,只含了乳头或部分乳头,或每次哺乳时间过长,使得乳头的皮肤磨擦过度而产生裂伤。乳头的损伤使母亲喂奶疼痛而惧怕哺乳,结果造成乳房积奶胀痛,严重者可发炎。正确的哺乳方法是:让宝宝的整个身体与母亲的身体紧贴,同时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宝宝才能有效地吸出乳汁。此外,每次哺乳的时间不必过长。因为如果哺乳姿势正确、乳汗充足的话,一般在哺乳的头2-4分钟就可以吸出80%-90%的乳汁,每次喂奶10-15分钟即可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每次喂完奶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以保护乳头皮肤。一旦出现了乳头损伤,可暂时停止哺乳24小时,但应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也可在破裂处涂19%复方安息香酊或10%鱼肝油铋剂(铋油)以促进伤口愈合。但在哺乳前应将油膏擦去,并注意乳头清洁,防止感染。切忌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
, http://www.100md.com
三
许多母亲总担心乳汁不足影响新生儿的营养,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乳房是一个精密的供需平衡器官,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就会刺激体内分泌一种叫做催乳素的物质,催乳素可促使乳房泌乳。婴儿吸奶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这种刺激也就越强,产生的乳汗也就越多。换句话说,只要母亲营养充足,不处于疾病状态,初生婴儿需要多少奶水,乳房就会产生多少奶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母亲可以满足不同体重、不同年龄大小的初生婴儿儿吃奶要求的原因。即使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母亲,也可以分泌足够几个孩子吃的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农村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几乎是100%的母乳喂养,产妇乳汁不足的发生率较低;而在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反而容易出现产妇乳汁不足的现象,这显然不是因为营养问题或母亲本身的生理问题造成的。
那么,有哪些原因造成奶水不足?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是产后早期采用了奶瓶喂养,或新生儿吸奶次数少,不愿或不会吸吮母亲的乳头,对乳房的刺激不力,造成乳汁分泌减少。防治的办法是在新生儿一出生的几小时内就让其吸吮母亲的乳头以刺激泌乳。
, http://www.100md.com
其次是使用了奶粉等母乳代用品。有些母亲担心婴儿满月后生长发育快,乳房的产乳量不够,便加用了奶粉,或晚上喂奶、白天喂奶粉。这样势必减少喂母乳的次数,导致母乳分泌量减少,甚至母乳喂养失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利用婴儿的饥饿来增加吸吮的次数,促使母乳增多。同时,哺乳期女性应多喝汤水,增加营养。一般2-3天后母乳量就会增多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第三个常见的原因是精神因素。有些产妇产前过分紧张,吃不下,睡不着,精疲力竭,造成产程延长,影响了产后泌乳;有些产妇的情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不良刺激的影响,常因一些小事感到伤心、焦虑、抑郁、烦躁,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泌乳功能。所以产妇周围的人尤其是亲人在此时应特别给予关心、体贴、照顾,产妇本人也应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这对于保证乳汁充足是至关重要的。过于疲劳、睡眠不足或营养不足,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因此哺乳妇女应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加强营养,多吃汤类食物,如排骨汤、鸡汤、鱼汤等。若经过上述处理乳汁仍然不足,可以服一些催乳的药物,如母乳乐、乳宝冲剂,或用中药王不留行9克、漏芦9克、木通9克、当归9克、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也可将上述中药装在纱布袋内,封口,与猪蹄两只一起炖烂,吃肉喝汤。, 百拇医药(王蕴慧 林仲秋)
"第一次生孩子,初为人母的喜悦让我把生产中的阵痛和艰辛抛至一边。我还以为过了这一关就万事无忧了,可有桩烦心事在困扰着我--生完孩子都两天了,一直感到乳房很胀痛,可奶水好像不舍得出来。量太少,我真怕会饿坏宝宝,看来得再给宝宝冲点奶粉才行……"
很多妈妈都有这种体验,产后2-3天会感到乳房胀痛。这是因为乳腺此时已开始产生乳汁,但乳房腺管还不十分通畅,这就使乳汁积聚在乳房中出不来。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乳房腺管的通畅,使乳汁能顺利流出。不要轻易给新生儿吃奶粉等母乳代用品。在新生儿一出生就要让他努力吸吮母亲的乳头,这样可促使乳腺管通畅,乳汁排出。虽然在产后的第1-2天,乳汁的分泌量较少,初乳量不是很多(每次喂哺量仅18-45毫升,每天250-300毫升),但已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只要让宝宝频繁地吸吮,母乳量在产后第三天就会骤然增加。同时还可以用手按摩乳房及用热毛巾敷乳房。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新生儿不能吸吮时,可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或用手挤出奶汁。正确的挤奶方法是先按压乳晕(指乳头周围颜色较深的皮肤部分)周围,然后向乳头方向挤压,而不是挤压乳房。一般来说,经过这些处理,乳房胀痛很快就会消失,乳汁的分泌也会增加。
, 百拇医药
二
"刚开始喂奶那十几天,倒没感觉到有什么不适,奶水也还是充足。可好景不长,现在宝宝一吃奶,我的乳头就痛,弄得现在一到喂奶时间我就有一种恐惧感……"
有些产妇因婴儿吸吮的姿势不对,含接不好,只含了乳头或部分乳头,或每次哺乳时间过长,使得乳头的皮肤磨擦过度而产生裂伤。乳头的损伤使母亲喂奶疼痛而惧怕哺乳,结果造成乳房积奶胀痛,严重者可发炎。正确的哺乳方法是:让宝宝的整个身体与母亲的身体紧贴,同时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宝宝才能有效地吸出乳汁。此外,每次哺乳的时间不必过长。因为如果哺乳姿势正确、乳汗充足的话,一般在哺乳的头2-4分钟就可以吸出80%-90%的乳汁,每次喂奶10-15分钟即可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每次喂完奶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以保护乳头皮肤。一旦出现了乳头损伤,可暂时停止哺乳24小时,但应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也可在破裂处涂19%复方安息香酊或10%鱼肝油铋剂(铋油)以促进伤口愈合。但在哺乳前应将油膏擦去,并注意乳头清洁,防止感染。切忌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
, http://www.100md.com
三
许多母亲总担心乳汁不足影响新生儿的营养,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乳房是一个精密的供需平衡器官,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就会刺激体内分泌一种叫做催乳素的物质,催乳素可促使乳房泌乳。婴儿吸奶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这种刺激也就越强,产生的乳汗也就越多。换句话说,只要母亲营养充足,不处于疾病状态,初生婴儿需要多少奶水,乳房就会产生多少奶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母亲可以满足不同体重、不同年龄大小的初生婴儿儿吃奶要求的原因。即使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母亲,也可以分泌足够几个孩子吃的奶。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农村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几乎是100%的母乳喂养,产妇乳汁不足的发生率较低;而在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反而容易出现产妇乳汁不足的现象,这显然不是因为营养问题或母亲本身的生理问题造成的。
那么,有哪些原因造成奶水不足?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是产后早期采用了奶瓶喂养,或新生儿吸奶次数少,不愿或不会吸吮母亲的乳头,对乳房的刺激不力,造成乳汁分泌减少。防治的办法是在新生儿一出生的几小时内就让其吸吮母亲的乳头以刺激泌乳。
, http://www.100md.com
其次是使用了奶粉等母乳代用品。有些母亲担心婴儿满月后生长发育快,乳房的产乳量不够,便加用了奶粉,或晚上喂奶、白天喂奶粉。这样势必减少喂母乳的次数,导致母乳分泌量减少,甚至母乳喂养失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利用婴儿的饥饿来增加吸吮的次数,促使母乳增多。同时,哺乳期女性应多喝汤水,增加营养。一般2-3天后母乳量就会增多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第三个常见的原因是精神因素。有些产妇产前过分紧张,吃不下,睡不着,精疲力竭,造成产程延长,影响了产后泌乳;有些产妇的情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不良刺激的影响,常因一些小事感到伤心、焦虑、抑郁、烦躁,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泌乳功能。所以产妇周围的人尤其是亲人在此时应特别给予关心、体贴、照顾,产妇本人也应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这对于保证乳汁充足是至关重要的。过于疲劳、睡眠不足或营养不足,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因此哺乳妇女应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加强营养,多吃汤类食物,如排骨汤、鸡汤、鱼汤等。若经过上述处理乳汁仍然不足,可以服一些催乳的药物,如母乳乐、乳宝冲剂,或用中药王不留行9克、漏芦9克、木通9克、当归9克、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也可将上述中药装在纱布袋内,封口,与猪蹄两只一起炖烂,吃肉喝汤。, 百拇医药(王蕴慧 林仲秋)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育儿宝典 > 怎样做个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