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
遗尿症(enuresis)是指小儿5岁后夜间(伴或不伴白天)不自主的排尿。正常小儿1岁左右白天已能自行控制排尿,但夜间仍难免尿床。据调查4.5岁时的尿床者约10%-20%,9岁半约5%,15岁时2%仍尿床。男女性别比3:1。
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指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展迟缓,生后从来不能控制排尿;后者指儿童曾经形成过控制排尿的能力,后来又出现遗尿。本病按病因又可分为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两种,小儿多属功能性遗尿,约占遗尿症75%-80%,预后较好。
病因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国外报道30%-50%患儿父母单方或双方有遗尿史,且发现单卵双胞胎同时遗尿者较双卵双胞胎高,国内有类似报道,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
2.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有研究发现,患儿膀胱容积较小(小l/3),膀胱肌肉控制排尿机能差。患儿睡眠过深,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占优势,膀胱充盈时的刺激不能使中枢兴奋,患儿难以觉醒。遗尿症儿童常见有异常的脑电图,最普遍的是异常的慢波。遗尿患儿少数智商偏低,也说明有神经发育不完善的因素。
, 百拇医药
3.社会心理因素
(1)剧烈的精神刺激 如意外灾害、家庭破裂、亲人亡故、剥夺母爱、失去亲人照料、居住环境变动引起儿童焦虑惊恐、精神过度紧张引起遗尿。许多患儿在上学考试、激烈运动,过劳后加重。有的儿童因亲子冲突,出自报复心理和为取得父母的关心而遗尿。据调查有1/3以上患儿有心理因素存在。
(2)个性和行为特征 本病好发于胆怯、温顺、被动、孤僻、情绪不稳、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小儿。此外长期遗尿羞于见人而离群独处,日久形成自卑内向性格,做事缺乏信心,行为退缩。
(3)不良的教养态度 在排便训练中,父母过分严格(厌恶儿童的大小便,严格规定孩子的排便时间)或过分迁就(忽视排便训练)导致儿童不能自主排尿。或者儿童失去爱抚、受虐待、打骂责罚,尤其是偶尔遗尿受到家人训斥,睡前被警告不许尿床,反而加重心理负担,起到暗示作用而加剧遗尿现象。
, http://www.100md.com
(4)其他 冬天寒冷,保暖不足,皮肤血管收缩,不显性失水减少,晚餐多饮或吃稀饭排尿增多也是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遗尿症表现为患儿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有时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可持续数年。
预后良好,多数最迟也在性成熟期后自然消失。
遗尿症往往对患儿不良心理影响较大。人们通常不认为遗尿症是疾病,而被看成是件不体面的事。可使患儿产生自责、羞愧、恐惧、退缩、缺乏信心;加之家长不当责罚,进一步挫伤患儿自尊心,更加忧郁自卑,羞于见人,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参与集体生活,形成孤僻内向性格。成人后遗尿症虽已痊愈,但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可能伴随终生。
诊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须符合以下3项:1、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2、遗尿严重程度:5~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治疗
一、 病因治疗
二、 一般治疗:晚间限水,睡前排尿,应用药物丙眯嗓或针灸、中医等疗法可减少或停止遗尿,缓解症状。
三、 常用的心理疗法:
1.认知疗法和支持性疗法 向患儿及家长解释,说明该疾病本质是暂时的功能性失调,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树立康复信心。对患儿多劝慰、鼓励,而不应斥责和惩罚。稍有进步就予以表扬,以增强患儿信心。
, http://www.100md.com
2.行为矫正疗法
(1)训练增大膀胱容量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使膀肮容量逐渐增大,让患儿体会膀胱胀满的感觉和排尿的需要。同时鼓励患儿排尿时有意中断排尿,并记数,然后把尿排尽,以此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2)建立条件反射培养定时排尿 在以往尿床前约半小时用闹钟或其他警铃装置及时唤醒儿童下床排尿,使铃声与膀胱充盈同时出现,建立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延长睡眠时间,推迟响铃时间,直至尿床减少以至消失。排尿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不可中断,否则前功尽弃。
心理护理
(1)对患儿关心体贴,改善生活环境,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和疲劳。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冲突不要暴露在患儿面前,以免造成患儿的心理创伤,诱发遗尿。
, http://www.100md.com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训练良好的排尿习惯。对没尿床的表现,可在表上贴一红星,以示鼓励;对尿床患儿可以指导其自己更换床单,了解后果,以示处罚,但不要责骂。
(3)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和情绪不安。多抚慰、鼓励,避免讥笑、斥责或惩罚,减轻遗尿症患儿的自责、自卑感。
(4)入睡前少饮水,按时唤醒(或用闹钟唤醒)患儿排尿。睡眠时注意保暖。
预防
(1)提倡优育、优教,对儿童约两岁以上即进行排尿训练,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耐心鼓励训练膀胱收缩,自主排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2)避免心理创伤和精神刺激,避免过劳,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负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消除遗尿症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 http://www.100md.com
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指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展迟缓,生后从来不能控制排尿;后者指儿童曾经形成过控制排尿的能力,后来又出现遗尿。本病按病因又可分为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两种,小儿多属功能性遗尿,约占遗尿症75%-80%,预后较好。
病因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国外报道30%-50%患儿父母单方或双方有遗尿史,且发现单卵双胞胎同时遗尿者较双卵双胞胎高,国内有类似报道,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
2.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有研究发现,患儿膀胱容积较小(小l/3),膀胱肌肉控制排尿机能差。患儿睡眠过深,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占优势,膀胱充盈时的刺激不能使中枢兴奋,患儿难以觉醒。遗尿症儿童常见有异常的脑电图,最普遍的是异常的慢波。遗尿患儿少数智商偏低,也说明有神经发育不完善的因素。
, 百拇医药
3.社会心理因素
(1)剧烈的精神刺激 如意外灾害、家庭破裂、亲人亡故、剥夺母爱、失去亲人照料、居住环境变动引起儿童焦虑惊恐、精神过度紧张引起遗尿。许多患儿在上学考试、激烈运动,过劳后加重。有的儿童因亲子冲突,出自报复心理和为取得父母的关心而遗尿。据调查有1/3以上患儿有心理因素存在。
(2)个性和行为特征 本病好发于胆怯、温顺、被动、孤僻、情绪不稳、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小儿。此外长期遗尿羞于见人而离群独处,日久形成自卑内向性格,做事缺乏信心,行为退缩。
(3)不良的教养态度 在排便训练中,父母过分严格(厌恶儿童的大小便,严格规定孩子的排便时间)或过分迁就(忽视排便训练)导致儿童不能自主排尿。或者儿童失去爱抚、受虐待、打骂责罚,尤其是偶尔遗尿受到家人训斥,睡前被警告不许尿床,反而加重心理负担,起到暗示作用而加剧遗尿现象。
, http://www.100md.com
(4)其他 冬天寒冷,保暖不足,皮肤血管收缩,不显性失水减少,晚餐多饮或吃稀饭排尿增多也是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遗尿症表现为患儿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有时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可持续数年。
预后良好,多数最迟也在性成熟期后自然消失。
遗尿症往往对患儿不良心理影响较大。人们通常不认为遗尿症是疾病,而被看成是件不体面的事。可使患儿产生自责、羞愧、恐惧、退缩、缺乏信心;加之家长不当责罚,进一步挫伤患儿自尊心,更加忧郁自卑,羞于见人,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参与集体生活,形成孤僻内向性格。成人后遗尿症虽已痊愈,但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可能伴随终生。
诊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须符合以下3项:1、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2、遗尿严重程度:5~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治疗
一、 病因治疗
二、 一般治疗:晚间限水,睡前排尿,应用药物丙眯嗓或针灸、中医等疗法可减少或停止遗尿,缓解症状。
三、 常用的心理疗法:
1.认知疗法和支持性疗法 向患儿及家长解释,说明该疾病本质是暂时的功能性失调,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树立康复信心。对患儿多劝慰、鼓励,而不应斥责和惩罚。稍有进步就予以表扬,以增强患儿信心。
, http://www.100md.com
2.行为矫正疗法
(1)训练增大膀胱容量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使膀肮容量逐渐增大,让患儿体会膀胱胀满的感觉和排尿的需要。同时鼓励患儿排尿时有意中断排尿,并记数,然后把尿排尽,以此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2)建立条件反射培养定时排尿 在以往尿床前约半小时用闹钟或其他警铃装置及时唤醒儿童下床排尿,使铃声与膀胱充盈同时出现,建立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延长睡眠时间,推迟响铃时间,直至尿床减少以至消失。排尿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不可中断,否则前功尽弃。
心理护理
(1)对患儿关心体贴,改善生活环境,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和疲劳。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冲突不要暴露在患儿面前,以免造成患儿的心理创伤,诱发遗尿。
, http://www.100md.com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训练良好的排尿习惯。对没尿床的表现,可在表上贴一红星,以示鼓励;对尿床患儿可以指导其自己更换床单,了解后果,以示处罚,但不要责骂。
(3)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和情绪不安。多抚慰、鼓励,避免讥笑、斥责或惩罚,减轻遗尿症患儿的自责、自卑感。
(4)入睡前少饮水,按时唤醒(或用闹钟唤醒)患儿排尿。睡眠时注意保暖。
预防
(1)提倡优育、优教,对儿童约两岁以上即进行排尿训练,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耐心鼓励训练膀胱收缩,自主排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2)避免心理创伤和精神刺激,避免过劳,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负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消除遗尿症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 http://www.100md.com